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完善自我勇创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林尚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9:10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马云霄

  

完善自我勇创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林尚扬

  林尚扬院士对所有采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你们采访的不应该是我,而是我的团队。“因为在我脑子里,我不过是一位合格的工程师,并不是科学家,工程师的责任就是
要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林尚扬微笑着说。

  今年7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尚扬,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工作45年来,先后从事过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在哈焊接所从零开始,筹建了水下焊接、窄间隙埋弧焊、焊接机器人、激光焊接等4个新研究领域的实验室。

  在林先生72周岁生日的那一天,回顾过去,他欣然赋诗:人生七十已不稀,知自知人却不易。为花为叶应相扶,完善自我创业绩。

  “焊接还有许多问题没解决”,冲着这话,林尚扬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

  “我一生中做过三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选择。”孩童时生活在福建厦门鼓浪屿的林尚扬娓娓道来。

  第一次选择是在1948年秋。那年初中毕业,父亲希望他在香港上英国人办的学校,当时他只身到广州就读于培正中学高中部。理由很单纯,林尚扬想在中国人办的学校念书。

  第二次选择是在1950年底,在强烈的爱国热情驱动下,林尚扬决定投笔从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使一个胆小腼腆的林尚扬,转变成敢于面对困难的人,也逐步认识到自我完善的必要性和如何完善自我,同时也锻炼了林尚扬的思维方法和表达能力。

  第三次选择是在1956年秋,林尚扬谢绝转业到地方当干部的安排,自己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本想学习机械制造,踏入校园时听老师说“焊接是一门老工艺新学科,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冲着这句话,林尚扬转报焊接专业,从此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

  要使每一个科研成果都能创新,这是林尚扬对自己的要求

  “今天回顾从事焊接技术研究的45年来,涉及不同的领域,但都有创新。值得欣慰的是,这些科研成果至今还都在生产上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尚扬说,解决生产实际需要问题是他科研选题一直遵循的原则。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低合金高强度钢。那时钢的强度越来越高,但焊接却跟不上了,“就像没有针线适合缝制那么高强度的布。”林尚扬形象地打着比方。为了抢进度,林尚扬什么都亲自干,积累一些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自己拔焊丝、焊试件,自己开刨床、铣床、磨床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林尚扬的努力下,及时研究出4种埋弧焊和电渣焊的焊丝,满足大型化肥装备制造的需要。现在这些焊丝仍在生产中使用,并都列入了国家焊丝标准。

  要使每一个科研成果都能创新,在人类进步的长河中能留下一点点痕迹,这是林尚扬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上世纪70年代,根据国家开发海洋资源的需要,林尚扬告别了焊接材料的研究,转到水下焊接技术的研究领域。为了获得第一手体验,他带领全组科研人员学习潜水。向潜水员学习不同潜水装具的使用方法,给他们传授水下焊接新技术,听取他们的使用与改进的意见。在全组的努力下,发明了一种“水下局部排水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方法”,解决了水下焊接的三个技术关键,使水下焊接接头的质量达到规程要求的水平。采用这种技术先后完成固定式和自升式平台的安装和修复等的水下焊接施工10多例,至今仍在使用。

  1976年初,课题组在上海打捞局与我国第一代潜水员一起做水下焊接实验的情景,林尚扬至今难以忘怀。他说,那年的上海特别冷,早晨到露天的游泳池里做试验之前,都要先用竹竿打碎水面上的薄冰,然后穿上百多斤重的重潜装具,手上擦上防寒的凡士林,但是一下水,手指就冻得都没有知觉了。艰苦的磨炼使课题组成员掌握了潜水的基本技能和了解水下作业环境的特殊性,而且获得进一步改进这套水下焊接装备的方法。就这样,不知熬过了多少岁月,一套水下局部排水的焊接技术终于研究成功了,使我国的水下焊接技术跃进了几十年,进入国际先进的行列。

  在国家设立发明奖的26年内,有10多项焊接成果获得过国家发明奖,林尚扬获得过2项

  从林尚扬获国家发明奖项目的推广面、应用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最突出的应属“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初,林尚扬又从水下焊接转到埋弧焊方面的研究领域。一次,在赴德国参观世界最大的埃森国际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中,林尚扬发现两家国际著名的焊接设备公司展出一种单丝窄间隙埋弧焊设备,回国后,课题组认真分析对比,林尚扬作为课题组的领头人决定采用双丝方案,使效率提高的同时改善了接头的质量。“这项成果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成功的全自动窄间隙埋弧焊方法,首次解决了大厚度容器焊接的质量与效率的矛盾,使我国的窄间隙焊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与好评。”林尚扬自豪地说。全自动窄间隙埋弧焊设备,现在已经有50多台套在我国的骨干重点企业中应用。

  林尚扬欣喜地告诉记者,2005年由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为神华集团生产的我国第一套大型煤直接液化装置的加氢反应器,通过国际招标,最终决定全部采用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全自动双丝窄间隙埋弧设备。能在我国制造的世界一流的产品上应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使林尚扬感到特别的兴奋与骄傲。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林尚扬在全国焊接界倡导“低成本焊接自动化”,并亲自领导了我国第一套大型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的研制,指导了几十套焊接自动化专机的开发。

  “林先生这一生都在科研第一线从事创新的研究,从焊接材料,到焊接工艺,到焊接设备;从水下焊接,到埋弧焊,到焊接机器人,到焊接专机,再到现在的激光与电弧复合焊接,林先生从零起点创建了4个先进实验室。这是我们焊接研究所的财富。”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所长何实这样评价林尚扬。

  在众人眼里,林尚扬一生不停地转换研究方向,向新的领域进军

  “林先生是个仗义执言的人,他认为不对的地方批评起来是很尖刻的。”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总工程师、副所长杜兵这样看待林先生。他说,林先生有个习惯,一旦发现所里有什么问题,不仅要说,而且要写,白纸黑字,签上自己的名字,每到这时,所领导就意识到一定要高度重视。

  林尚扬治学严谨是出了名的。都74岁的老人了,修改硕士、博士论文和所里的技术报告都非常认真,连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有一次,一个学生的学位论文林先生竟然改了11遍。杜兵说,一次在韩国做学术考察,他用英语作了1个小时的报告。林先生会后指出他有10多个单词发音不够准确。

  在众人眼里,林尚扬是个不停地打天下的人,不是死抱一两个成果不放的保守者。焊接技术涉猎很宽,作为一个学科的大家,林尚扬有技术的前瞻性,因此他一生不停地转换研究方向,向新的领域进军。

  他不凭这些成果来挣大钱,比如水下焊接、焊接机器人,窄间隙埋弧焊等技术研究成熟后,林尚扬就放手交给年轻人去闯市场,自己又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去创新、去拼搏。每次转换领域都要组建一个全新的团队,林尚扬总能和大家和睦相处,共同奋斗。林尚扬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是取得成功的要素。

  生活中的林尚扬十分简朴,平易近人,但严格要求自己,私事从不用公车。他的学生经常看到他和老伴挤公交车。出去参加学术会议都是和同事两个人住一间客房。他从来不使唤学生做与研究无关的事,就连寄封信都常是亲自去邮局。

  一生围绕国家需求搞命题,驰骋在焊接的不同领域,总都能开创先河,风光几十年。如今,老先生正带领一班年轻人在激光与电弧复合焊接的全新领域中驰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