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破解世界难题教授朱熹平:把失败看成常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9:01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6月7日电 题:“把失败看成常态把成功当作偶然”——与庞加莱猜想“封顶”者之一、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面对面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李斌、李菲、郑天虹

  黑板上,满是数学符号和几何图形。

  教室里,数十位风华正茂的研究生凝神倾听。

  6月6日上午,中山大学一间普通教室。44岁的朱熹平教授像往常一样,平静地讲授《黎曼几何初步》。探询的目光,不时“扫”过全场:“听懂了吗?清楚了吗?不行我可以再讲。”

  就在3天前,

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在北京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朱熹平和旅美数学家、
清华大学
讲席教授曹怀东彻底证明了国际数学界关注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

  一时间,朱熹平、曹怀东等人为中外所瞩目。

  细雨迷蒙,绿树成荫。在朱熹平宽敞简朴的办公室里,这位始终不愿意“露面”的数学家,接受了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的独家专访。

  “我从未给自己定下任何目标”

  记者(以下简称记):第一次有挑战世界数学难题的冲动,是在什么时候?

  朱熹平(以下简称朱):(哈哈大笑)其实,我第一次对数学难题的挑战就以“失败”告终。在中山大学读大三时,我就不知“天高地厚”,尝试论证“连续统假设”。这在当时是一个已经破解的世界难题,但我完全不知道。当我自信满满地把证明过程拿给指导老师看时,老师拒绝了我,只丢下一句话:如果你错了,我不用看;如果你对了,我也看不懂。从那以后,我意识到做学问要静下心,不要先想到要攻克什么难题,而是要潜心积累。

  记:破解庞加莱猜想的过程中,对您触动最大的是什么?

  朱:这是一个希望与失望不断反复的过程。在攀登庞加莱猜想这一高峰的途中,我和我的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失望。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远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连串的。有时,想到了新的论证思路,却不敢动手去做,因为每次的论证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几率是失败的。常常感到颠覆性的挫败,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选择。

  记:成功往往是在失败的总结中得到的。从这些失败中获得最多的是什么?

  朱:因为我经历了太多的失败,所以凡事顺其自然,不强求结果。我现在的心态是,已经把失败看成常态,把成功当作偶然。在破解庞加莱猜想的过程中,我从未给自己定下任何目标,只是沿着这条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数学科学的研究上要达到某个高度,需要积累起前人所积累过的一切知识。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数学家已经不是‘孤独的思考者’”

  记:1992年30岁时,您已经发表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偏微分方程领域的论文,为什么没有继续在这个领域走下去,而是尝试学术转型——做几何分析?

  朱:我是学偏微分方程出身。我喜欢直观的事物,从读硕士开始,就对微分几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微分方程和微分几何最好的结合点就是几何分析,所以转型到几何分析。

  记:您从1997年开始研究猜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压力是什么?

  朱:是5年里几乎没有什么学术成果。因为这个新的领域对于我来讲确实很难,没有一定的积累,就提不出问题,论文也就更难做。虽然我所在的中山大学有免考核的特殊政策,但还是感觉到一种无形压力。这个过程,很痛苦。有时也怀疑自己的转型是不是错了。

  记:在猜想的整个论证过程中,团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朱:现在的数学家已经不是“孤独的思考者”。我们的团队有5个人,包括曹怀东、陈兵龙等。他们每个人都非常出色,遇到难题时就会提出来,不断进行讨论。我们也会在学术问题上有争执,但研究气氛非常好,非常和谐。在论证过程中遇到难题想放弃时,是团队的力量,使我坚持下去。

  记:在一些人眼里,数学看着都头疼。您是什么感觉?数学是美的,您同意吗?

  朱:数学自有它的语言,如果能熟练掌握这套语言,下面的路就会觉得很有趣。我读博士时才开始真正的启蒙,那一年我24岁。我的博士生导师是丁夏畦先生,是他让我深切地领会到数学的奥秘。

  “历史时刻到来前,所有的工作都是积累”

  记:在您的学术历程中,谁对您的影响和帮助最大?

  朱:在我看来,几何分析的开创者——丘成桐先生是我最敬仰的前辈之一。我的成功转型得益于丘先生。可以说,是他给了我灯塔般的指引。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我第一次与丘先生对话。为了这次对话,我足足等了5年。我是以5年的积累,换来了一次与丘成桐对话的珍贵机会。可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对话一谈就是20天。这20天是扎扎实实的20天,上下午连轴转,没有停顿。丘先生的学术热情是常人没有办法想象的。我对丘成桐“倾其所有”地讲述了在这5年里所掌握的一切,包括我念过的所有文献,这强烈吸引了丘先生的注意,他鼓励我研究美国数学家汉密尔顿开创的Ricci流。我想,与高手交流,对学者来讲,是快速成长、少走弯路的重要途径。我之所以能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遇到了好的领路人。

  记:从1992年转型到2006年完成庞加莱猜想的完全证明,您用了14年时间。怎么看这14年?

  朱:积累的过程。好的学者有好的眼光,他可以告诉你有些问题是到了历史上该解决的时候了。如果你正好有机会参与其中,就是你的幸运。在这个历史时刻到来之前,所有的工作都是积累。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

  记:国内外科学家对您的学术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朱:曹怀东介入这个领域的时间比较早,研究时间有20多年,经验丰富。汉密尔顿是个有胸怀的学者,他的每一次发现都会以论文发表的形式与同行分享,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您下一步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朱:作为学者,我最喜欢安静。我只想安安静静地生活和做学问,同时把自己的研究拓展到其他数学流派或领域。

  眼前的朱熹平如此年轻,充满活力。只是不经意间,几丝白发会从他的满头黑发中,顽皮地“跳”入记者眼帘。此刻的他,露出憨厚可爱的笑容。(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