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考成了全社会的一道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3:08 杭州日报

  昨天,6月7日,是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有大约880万考生走进考场。与此同时,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还有多少人随着进入“一级实战”状态?估计全国有60%左右的人不会忽略这个日子,并且在这个日子里绷紧了弦。

  随便浏览一下昨天的各种媒体,你会发现几乎没有一家会对这天发生的事充耳不闻的。有早上6点在考场外作现场报道的;有整版介绍交通线路的;有详细预报这两天天气情况
的;有与交警联手,放宽违规车辆处罚的———“考务送考车辆违规不处罚不扣车”……

  央视二套在第一时间做了一个短片,说是给考生鼓劲儿的———《我要飞得更高》,当时就产生一个联想,好像不论鸿鹄也好,家雀也好都蹲在同一道坎的后面,如果这道坎跃不过,就没机会高飞。有点荒诞,但事实如此。

  现实是中国的家长都望子成龙心切,而优质的大学教育依然是一种相当稀缺的资源,因此全社会都认同这样一个事实———只有过了这道坎,孩子才有未来。而事实并非如此。昨天看到的消息是,国家给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当个体户,放宽了政策,可以免20项收费,这意味着,高校毕业当个体户的可能性。

  而现有的观念筑起的这道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几乎成为全社会的坎———中学的教育只是为了升学率。为了升学率而抢生源,由此产生了一个怪现象———成绩好的考生用好成绩向学校讨生活费,复读;还有“考试专业户”找到学校称,如果学校给2.5万元,可以保证考上北大清华。成绩成为一种新的“商品”,学校已然将“优秀学生”当做了工具;

  因为这道坎,补课和反补课成为力量悬殊的博弈,就在前几天,佛山的那位公开支持学生反对补课的高中教师,因为生活窘迫,撤诉了;

  因为这道坎,高考移民成为这些年来城市管理的又一新问题,许多考生家长因此变更工作环境,成为社会新的就业压力;

  因为这道坎,作弊与反作弊的较量是那么尖锐,科技手段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它发展生产力的本意。大量的人力、资源花费在这样一种甄别原委的事件上;

  有人提出可以改变这道坎———希望大学通过调整招生规则,来主导基础教育的风气和潮流,改变社会被动紧张的现状。并且以复旦前不久的招生制度改动为例,来说明这种改变是可行的(复旦是通过“笔试+面试”的方式来录取学生)。的确,为什么不可行呢?起码这种改变说明,这道坎是可以更动的。

  前几天的新闻说,我省今年有70%的考生可以上大学,也就是说,随着出生高峰的过去,大学就读率还会进一步上升,等到90%或更高的就读率时,这道坎是不是会自动消失呢?我们社会的神经是不是也可以因此松弛下来呢?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可以回归本意了呢?但愿这种假设不荒诞。(裘小桦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