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稀翁为扬“仁义”建纪念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9:38 燕赵都市报

  一位73岁的老人,为弘扬“仁义”精神,自己掏钱创办了纪念馆。

  老人名叫穆瑞民,居住在迁安市建昌营镇。在老人指引下,我们来到一条窄窄的小巷,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仁义胡同”。铺路的青石板因数代人的踩踏而磨得光亮,走在青石板上,听着老人讲述着“仁义胡同”的来历:明朝时期,相邻两家因争二尺之地而相持不下,其中一家给其在京城居显官的家人寄去一信求助。不久,此官复信至家,信上写四句小诗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二尺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这家主动提出“我让二尺与你”。不想对方听后感到惭愧,回敬说“也让二尺与你”,最后两家各让二尺,形成一条新胡同。当地官府闻此义事,曾造一匾额悬挂胡同口上,上书“仁义胡同”。

  “‘和’与‘让’是‘仁义胡同精神’的实质,在社会上要大力弘扬,一为强国家,一为正民风,这就是我建馆的目的。”穆瑞民老人说出了他建馆的初衷。老人要建个‘仁义胡同纪念馆’的念头早就有,真正开始谋划是退休后的事。1994从教育岗位上退下来后,老人先租了一间房子,为了让纪念馆“存活时间”长些,他和房主签了30年合同。但实际上,这间租来的房就是个破棚子,几根柱子勉强撑着房顶。为此,穆瑞民老人又花了一万多元钱,对“房子”进行全面修缮。1998年,建昌营“仁义胡同纪念馆”正式开始建设,2003年初具规模,后来一直在进行着完善工作。如今,一走进“纪念馆”,书香之气迎面扑来,四面墙上挂满了以弘扬仁义为主要内容的字画。西侧墙上还有穆瑞民老人自撰条幅,诗曰“细观两幅画,思潮起波动,中华泱大国,文化内涵丰,上有将相和,下有任梁让,和为强社稷,让则正民风,宜国又宜民,和让是本经,此经时代传,吾辈再弘扬。”

  纪念馆已有十多年了,但还没有正式举办过开馆仪式,穆瑞民老人总是不满意,“等建设好了,一定要搞个像样的开馆仪式,我还想请有关单位给我这个‘纪念馆’挂个牌子,叫‘青少年德育基地’或‘公民教育基地’。”

  本报记者:金花;通讯员:琳泊、淑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