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恢复高考三十年:成为千百万人命运的转折点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0:2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8日电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刊文称,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至今已近30年。对于千百万高考经历者来说,在许多人的心中,都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它成为千百万人命运的转折点,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符号。 上世纪70年代: 高考史上的特例 十年文革,让中国和当时的年轻人失去了不少机会。在最应该读书的年纪,这些学生四处串联、上山下乡,但是很多人依然没有忘记学习,可是可供看的书太少,学习的氛围远远不够。1977年,停顿10年的高考在邓小平的拍板下得以恢复,多少青年奔走相告,为之欢呼雀跃。当年的12月11日-13日,全国570万青年开始争夺27万个大学生名额。1978年7月,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1978年的春天和秋天,两级学生走进大学课堂,这恐怕是高考史上的特例。 经历了动荡坎坷,深知国情的青年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一批人在学校如饥似渴地看书,从教室到图书馆,从早到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用功。而学生之间的年龄和阅历也相差很多,这无疑形成了一种竞争的氛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思想解放时期,文革刚刚结束,国家开始走向复苏和正规,何去何从,怎样发展,怎样看待过去的十年,这些都是大学生们思考的问题,他们想找到答案,同时也发表自己的主张。 上世纪80年代: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 上世纪80年代,是知识开始渐渐流行的时代,又是一个被人誉为“文化复兴”的时代。知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一种既新奇又时尚同时又是内涵和深度象征的名词,各色各样的书籍开始在书店的书架上出现, 知识的流行也引起了人们对高考的重视。上世纪80年代,高考已经如常进行,成了中国内地高中生必经的人生洗礼和重要考试。考得好的,将有成为“社会栋梁”、享受国家分配的权利,没考好的,进不了大学的象牙塔,也将有另外的一种出路。但无论如何,在上世纪80年代学子心中,高考,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考试,没有扩招,录取率很低,基本没有高收费的民办高校,千万考生的眼睛都盯着全国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有限的学习名额,用“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来形容80年代的高考考生,毫不过分。 上世纪90年代: 分化的高考 上世纪的90年代初,高考依旧神圣无比,对人生前途的影响也显得尤其大。所以,很多农村考生只要有一点点条件,都会拼尽全力去挤高考这道独木桥。有的考生不惜数次复读参加残酷的高考。 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以前国家发生活费相当于“国家干部”的大学生身份从此要自己掏钱读书。“3+2”高考模式的开始,使得很多高中的备考方案随着改变。 1995年到1998年间,考大学的难度没有降低,虽然没有开始大规模扩招,但那时的大学生似乎失去了一定的神圣光环,已经不像上世纪90年代初那么高不可攀。可能由于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将近20年,社会上各种类型的职位都增加了需求,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科文理兼收,所以学生对文科、理科的选择偏向也更多地投向于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反而少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心理。1999年对于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该年,全国高校招生数在1998年208万的基础上激增了22万人。此举大大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受众面,但也引发了关于“教育质量下降,大学文凭是否贬值”的激烈争论。 本世纪: 大踏步地改革 2000年后的高考,其参与者是这个时代最年轻的一批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个性鲜明,主见十足,对于高考,他们的思考已经突破传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却不可避免地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他们怀疑应试教育和高考的效益,抗拒应试教育;另一方面他们仍要被高考指挥着生活和学习。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考上好的大学,至少是本科,已经成为这代人人生起点的先决条件。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娱乐众多的时代,再者,他们本身就热衷追逐新鲜的事物。玩乐、感情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他们再也不是简单的一群只知苦读的“眼镜王”、“书呆子”,他们的高考也不再是在日日做题中度过,他们不但活在老师、辅导班、高考的指挥下,更是在竞争的现实和年轻浮躁的心理中,寻求玩乐和学习的平衡,在高度娱乐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高考已完全不同于任何时代,独显出特有的群体个性。 在社会的呼声中,高考也大踏步地改革,从扩招到资助招生,从新课程到标准分,从大综合到小综合,高考在素质和减负中寻求平衡。(钟华)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