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楹联爱好者力荐《大观楼长联》 作为云南重要文化标志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0:31 云南日报

  

楹联爱好者力荐《大观楼长联》作为云南重要文化标志不容忽视

  一副长联尽显云南气概 本报记者 范春荣 摄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两位云南省楹联学会的老者带着自己书写的《大观楼长联》赶到报社,为“大观楼长联”在40张入围“名片”中
赢得更多的支持呐喊助阵。其中一位老者赵椿说:“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使岳阳楼名闻名下,孙髯翁一副长联同样使大观楼蜚声国内。所以,《大观楼长联》有足够的理由成为云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赵椿,大理鹤庆人,年近七旬的他有很多头衔:云南大学理学院教授、云南民族画院副院长、云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云南省楹联研究所所长。著有《鹤庆楹联选》、《对联学概论》、《古滇联苑碑刻集》。当年他参加高考时,有个不成文的要求,那就是熟背《大观楼长联》。时隔40多年,赵椿依然能对《大观楼长联》熟背如流。

  自小的楹联兴趣伴随了赵椿一生,虽然他的职业是物理教师。退休后,对楹联的研究却占了他的大部分时间,“越研究,就越能感受到,这‘海内第一长联’可不是吹出来的。”他详解说,首先在长联的结构和篇幅上,此联一反以前对联短小精悍的特点,洋洋洒洒,达180字,开创了楹联史上长篇巨制的先河。上联写景,下联写史,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可以说是楹联史上新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后来有不少人开始尝试长联,形成长联创作高峰”。

  “其实,‘滇人擅联’早已闻名,四大名楼都有滇人楹联的踪影。”赵椿对记者说,楹联承载了云南人深厚的文学底蕴,作为云南文化的一个标志,它的优秀代表“大观楼长联”理当入选。

  新闻链接

  关于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人孙髯翁撰。此联在康乾年间即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而且直至道光年间,仍然当之无愧。光绪以来,才陆续出现了比此联更长的鸿篇巨制,不过多少都是受此联影响的结果。

  孙髯翁,姓孙,名髯,字髯翁,号颐庵。云南昆明人,祖籍是陕西三原,幼时随父流落昆明。据说“生而有髯,故以髯名”。《续修昆明县志》说,孙“喜习诗、古文”,“博学多识”,敏于记诵。其诗文豪放不羁,“名重一时”。因不满科场“以盗贼待士”,誓不赴考,终以“布衣” 落拓一生。性喜梅花,曾自刻“万树梅花一布衣” 小印一方以自励。晚年寄迹昆明圆通山咒蛟台卜易为生。后应苗氏之请,执教于弥勒,门墙桃李,一时称盛。死葬弥勒城西。清道光年间,人在其墓前立石碑,中书“滇南布衣学士孙髯翁先生之墓”,两旁题联:“古冢城西留傲骨,名士滇南一布衣”。碑联至今尚存焉。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 昆明大观楼建成。孙见诗人墨客前往吟诗作赋,作品大多是为朝廷歌功颂德之作,心中甚为恼愤,于是傲然写下此联。

  此联上写滇池风物,下写云南历史,气魄雄伟,文辞富丽。

  最初由昆明寒士陆树堂用行草书写悬挂。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大观楼毁于兵火,陆书原联不存。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大观楼重建,原二层改为三层。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命云南近代白族书法家赵潘以工笔楷书重书孙联,蓝底金字,光彩夺目。其书法端庄稳重,字字珠圆玉润。该联至今已经悬挂了一百多年。

  杨茜(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