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考:刻着时代印迹走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1:43 江南都市报

  上世纪50至90年代5位“过来人”回首当年

  50年代关键语:知识就是力量

  背景资料:1950年开始是新中国建立后红旗飘飘的时代,第一次全国性高考也在这一年的7月21日至8月10 日开始。新中国的第一次高考,让终于扬眉吐气的中国人有些意外,
有些兴奋。1951年,全国高考的统一日期改为7月1 5日至17日。但这两届高考只是时间上的全国统一。随后的一年,真正意义的全国统招形成,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 全国高校一律参加统一招生。也是在这一年,高校人才选拔制度建立。这个年代,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的学生都可 以“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在全国彭湃着“三年赶超英美”的声浪中,全国的高校如雨后春笋,大批有志青年开始 强烈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

  个案:李年生 1958年参加高考进入南京大学 现为高级工程师

  “我那时参加高考,正是“大跃进”时期,之前,江西只有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农业学院、江西医学院3所大学,但 两年之内就多了几十所。”李年生说。

  “考试前两天,我拎着一床被子和几个伙伴跳上汽车,从樟树赶到宜春的考场。在当时,我们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抱 着考考试试看的态度,反正考上考不上在工作中并没有质的分别。考完以后班上的同学几乎没有人去关注考试成绩,而是不约 而同地来到县政府报名参加工作”。在李年生那个年代,“一切为了祖国,站出来让党挑选”是所有有志青年的座右铭。李年 生说:“我们都是深受保尔、柯察金影响的一代,当时想的就是尽快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

  60年代关键语:“政治挂帅”

  1960年,虽然我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初、中等教育很落后,但高等教育却是“大跃进”,那年全国高校 共招收32万人,是共和国建国11年来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暴露出高中生“供不应求”的矛盾。1963年至19 66年,“四清”运动又在中国大地风涌而起,“做又红又专的工农子弟兵”,“一颗红心向着党”,诸如这样的话语在60 年代的考生中频繁出现。而且60年代的高考有一个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当时很正常的现象,即看重家庭情况和阶级成分,甚 至在录取时政治情况重于考试成绩。凡是有亲属在海外或在台湾、香港的,或是对当年的饥饿情况说过怪话的,因饥饿到食堂 偷过饼子、红薯的,一般都不予录取;凡家庭出身是地主、富农的,考试成绩再好,也只能考取地区级的师专之类。不少参加 高考的考生都因为烙上了家庭成分的“金印”而不得不卷铺盖回家。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全国统一高 考的制度也因此中断了10年。

  个案:徐少荣 1964年参加高考进入江西师范学院

  “我是个女孩子,读书的时间要稍晚于同年龄的男孩子,当时我们心中几乎没有什么私心杂念,心中想的只是学习知 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在我们那个年代,政治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我们在参加高考的过程中,有一 些同学就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而不能进入更高学府学习”。在徐少荣的印象里,她的高中生涯过得比较简单,就读于南昌三中 的她当时一门心思想着象两个哥哥一样考上大学。“高三一年都处于紧张地复习之中,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集中在学校吃住 ,低年级的学生还会帮我们洗衣服,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准备高考。那时为了响应振兴本省教育的号召,我选择了江西师范 学院。原本毕业后的满腔理想却被“文化大革命”中断,当我再想为祖国报效的时候,却发现一生最珍贵的青春岁月已经逝去 了,这是让我最感遗憾的事情”。

  70年代关键语:没落与复苏并存

  1970年到1977年,中国无疑处在一个动荡的年代。风风火火的“上山下乡”运动将无数学生送进了农村接受 贫下中农再教育。在1966年高考废除后,国家曾在1971年恢复高校招生,但是在“四人帮”的把持下,定出的招生条 件是: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的办法。基本上把应届毕业生排除在招生范围以外。相反,在那个年代却诞生出了张铁生那样的“白卷英雄”以及“不学数理 化,照样闹革命”的荒唐语言。直到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 见》。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 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1977年岁末,也是至今高考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考试, 积聚了十几届的570万高初中毕业生从四面八方走进了久违的考场,27.3万人成为大学校园的幸运者。考试进行的那几 天,是莘莘学子心目中永远的阳光灿烂的冬日。当时570万的考生却没有那么多的纸印考卷。教育部领导找到新闻出版署, 请他们调拨一部分印刷报纸的纸张。但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后经中央决定,允许动用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印刷高考试卷。

  个案:徐荣宁 1978年考入江西省医学院 副主任医师

  在徐荣宁的记忆中,真正意义上的高中生涯只有一年。从1966年开始,周围的同学都纷纷加入到当时混乱的政治 运动当中。学校停课,书本被烧毁,大字报漫天飞。批斗、串联占据了他们的学习时间。从1968年开始,大规模的“上山 下乡”运动开始了。“当时我们这批高中毕业生统统下放到农村接受再教育,我们都被发放到永修或宁都,想当工人都很难, 靠推荐才能上大学的制度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任何根基的穷学生来说完全是一种奢望。我们当时就读的南昌三中是省重点中学, 考上大学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是“文化大革命”将我们的大学梦彻底地击碎。我和同学们都没有想到,这个梦一等就是10 年”。那个年代对于徐荣宁来说无疑是痛苦而焦灼的,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当时都已年过30的徐荣宁和他 的同学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77年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都没有报考,因为实在是不敢相信,直到有的同学通过考试进 入了大学,我们的心一下子被撩动了”。当时有的同学选择了回城后进入工厂,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已娶妻生子。已经年龄 偏大的徐荣宁和他的同学们脑子里却只有一个想法,上大学。徐荣宁告诉记者,为了考上大学,他和同学们都是白天上班,晚 上读夜大,下课回家后继续挑灯鏖战到深夜,还要分出时间来照顾年幼的儿子。不过那种坚定的信念让他们坚持了了下来,1 978年9月,徐荣宁考入了江西省医学院,他终于圆了10年前的大学梦。“当时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整个人就象被掏空了 一样,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追回我逝去的青春。”

  80年代关键语:一考定终身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中国,是充满着机会和变化的时期。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但对于在那个年代面临高考的考生尤其是农村的考生来说,高考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越过去就是“天之 骄子”,前途一片光明,如果失败,那就回到农村继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那时的农村考生只要有一点点 条件,都会拼尽全力去挤高考这道独木桥。当时,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的考生不少,为了跳出农门,不惜数次复读参加残酷的 高考。高考那时对于考生,就是机遇、家族和前途的分水岭。

  个案:萧客 1983年参加高考进入

复旦大学 高级职称

  “我那届的

高考录取率连1%都不到,高考完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就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千军万马过独 木桥。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甚至家族的压力,给考生的只有一条路。成王败寇,在此一举”。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萧客就 读于吉安市一中,在高考前的预考阶段,他以全省第一名的身份被推荐到复旦大学就读。从他的话语中,记者仍能感觉到当时 的那种紧张气氛。“我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办起了文学社,而且对于高考也很有把握,但在成绩公布前的那段时间,等待的那 种焦灼感仍是让我心神不宁。因为这对于我的家人和我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人生的前途和家族的前 景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保障,尤其是对于农村的考生来说,那是他一辈子唯一一次自己把握命运的机会,真是太残酷了”。

  90年代关键语:转型后的大众化

  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 主择业”的机制。以前国家发生活费相当于“国家干部”的大学生身份到这一届变成了自己掏钱。“3+2”高考模式的开始 ,使得很多高中的备考方案随着改变。95年到98年之间,考取大学的难度没有降低,虽然没有开始大规模扩招,但那时的 大学生似乎失去了一定的神圣光环,已经不像90年代初那么高不可攀。1999年对于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 年: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通过高考上大学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城镇孩子的 必选之路。这个时候,考生们明白更多的道理就是:“考大学已经从理想走到了现实”。

  个案:李忠强 1998年参加高考进入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计算机设计员

  “自从取消分配以后,高考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似乎失去了原有的神圣光环,考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完全是为了争取 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填报支援时考虑更多的是大学的影响力和专业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对所学的专业非常满意。我觉得没 必要将高考看得那么神圣,就算没有考上大学,也不是说就前途黯淡。现在这个社会,机会太多了”。在李忠强眼里,闪烁的 是坚定的光芒和对未来的信心。文/记者戴炜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