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渣土车又闯祸:1死21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8:06 南京晨报

  报料人:孙先生报料时间:昨天上午

  报料内容:昨天清晨5时30分左右,南京江宁开发区水阁街道上,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一辆新城巴士中巴在行驶过程中,被一辆快速行驶的渣土车撞翻,中巴车上流下的鲜血成“河”,事故造成1人死亡,另有21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记者核实

  路口清晨突发惨祸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事发现场江宁开发区水阁路一十字路口,警方拉起的警戒线将人们与事发现场隔开,多名警察与保安在现场维持秩序。事发现场路面上满地狼藉,有桃子、蔬菜、衣服、皮鞋以及小杂货等。地上的鲜血流淌成小“河”,破碎的玻璃散落了一地。出事的苏A7862×的新城村通中巴车侧翻在路口,车身被撞瘪,挡风玻璃被震碎,车门处仍在向地上流淌着鲜血。在不远处,停了一辆只有前车牌照的树种橘红色渣土车。“就是这辆肇事的渣土车,当时闯红灯飞快地将中巴车撞翻的。事发后,渣土车司机弃车逃离了现场。”这场事故虽然没有引来众多群众的围观,但由于现场惨烈,伤者较多使得场面较为混乱。据了解,出事的苏A7862×的新城中巴车,是一辆由江宁陶吴镇开往东山镇的中巴车,清晨5:15从陶吴镇发车,车上大多数是当地的菜农,带着各类蔬菜、水果等,到东山镇菜场赶早集。车上共有驾乘人员近30人。一男子当场死亡正在江宁区人民医院接受抢救的农妇陶向兰,满头是血,她流着泪说:“昨天我一大早带上两筐蔬菜上的车,上车最多10分钟就出事了。车厢地板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浑身都是血的人。我挣扎着从人堆里出来,再从车子一扇窗户处爬出车外。”身上多处骨裂的58岁农妇王世慧回忆:“昨天,我挑了两筐桃子上了中巴车,车子由南向北驶到水阁路十字路口时,突然从路口处窜出了一辆渣土车,当时渣土车车速很快,又闯红灯,中巴车司机看到渣土车时,都没有反应过来,渣土车就一头撞上了中巴车的车身,将车子撞翻。”“不得了!不得了!救命啊!……中巴车司机爬出驾驶室大喊,接着用手扒开了中巴车车窗和门,让大家爬出来,此时从车厢内不停地向外流血,附近的市民见状,连忙拨打了110。”“两辆110警车先赶到,随后又来了120救护车,把大家救上车直送江宁人民医院。而在中巴车子最后面,压在人堆最下方的一年龄在30岁左右的男子,当时就断气死去了。”王世慧说。记者从江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获悉,这起恶性事故造成1人死亡,另有21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目前事故原因警方正在调查之中。

  ■记者调查

  渣土车监管还是难

  昨天下午,记者从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了解到,在城区外围主干线上所发生的大的交通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渣土车肇事引起的,这还不包括郊区所发生的事故。尤其在夜间或清晨,渣土车肇事的恶性事故较多,有时一起车祸死亡者达2人以上,可以说渣土车已成马路“杀手”。

  而从晨报新闻热线电话记录显示,在江宁开发区、绕城公路、312国道、雨花西路、长虹路、幕府西路、江东南路等地,发生的因渣土车引发的事故居多。

  据了解,目前南京市内有4000多辆工程材料运输车,多数是东风康明斯车型,其中用于运输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渣土的车辆有2600多辆。南京市每年新开工地上千家,渣土外运量达300万吨。

  每当夜幕降临时,从工地往返城区的一辆辆渣土车,夜奔的危险情景让人吃惊。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夜晚的公路上狂飙突进,却大多没有尾灯,或者尾灯模糊得像鬼火一样。

  记者曾经在幕府西路、东路观察一个多小时,路上几十辆渣土车如飞,尘土飞扬,而这几十辆渣土车中没有尾灯的“残疾车”高达20多辆,只有一个尾灯的“独眼龙”车辆更多,而“独眼龙”也由于长期被尘土包围,像鬼火一样看不清。这些渣土车何以敢于“黑灯瞎火”地上路?无车牌或掩盖车牌为什么无人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部门都对渣土车营运进行管理,尾灯反倒是个无人过问的“死角”。

  南京市容局固体废弃物管理处是最经常和渣土车打交道的部门,一位办公人员告诉记者,尾灯的管理属于交管部门,不在市容部门检查范围之内,市容部门最关注的是渣土车的抛撒滴漏、是否超载和密闭装置是否完好。还有,由于渣土车几乎都是将近报废的老卡车,本身就已经破败不堪,尾灯残缺或仅是个摆设是家常便饭,有关检查也很少顾及尾灯。

  无车牌、前后车牌不全或灰尘掩盖车牌的情况,是司机发疯开快车、闯红灯逃避电子警察的伎俩。一位民警介绍,由于现在城区施工很多,公路上也就经常出现渣土车的身影了。交警对它们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但是这些渣土车主往往很狡猾,一般都是车头清洁,后部却刻意搞得很脏乱,用来逃避对车牌的检查,但是这样一来,即使有尾灯、车牌也被灰土蒙上了。巡逻车发现问题时,渣土车往往已经呼啸而过,而在公路上,追击时由于很危险一般被禁止。

  作者:卢斌/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