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自主创新铸就科技奥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9:32 北京日报

  (上接第一版)会议的原因,来自“鸟巢”特殊的结构要求。

  “鸟巢”结构设计奇特新颖,钢结构最大跨度达到343米。如果使用普通钢材,厚度至少要达到220毫米。这样一来,“鸟巢”钢材重量将超过8万吨。而且钢板太厚,焊接起来更难。

  从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Q460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比通常的建筑用钢材强度超出一倍。但是,以前这种钢只用在机械方面,如大型挖掘机等,从来没有在建筑中使用过。国内也没有厂家生产,一般从卢森堡、韩国或日本进口。

  “特殊的高强度钢能不能实现国产?办奥运就是要拉动自主创新,填补空白,只要能在国内生产,就坚决不进口!”市委书记刘淇的态度非常坚决。

  “奥运工程什么时候要,我们就什么时候供!”舞钢党委书记顾强圻当场立下了军令状。他说,奥运工程是提升企业科技含量和科研能力的一个好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舞钢的信心来自于事先长达半年的科技攻关。从2004年9月开始,舞钢的科研人员就开始着手研制Q460,并专门为用在建筑结构上的110毫米Q460厚钢板加强了抗震性能和可焊性,得出了适当的合金元素配比,实现了110毫米厚建筑用Q460的突破性国产化。

  2005年7月,为“鸟巢”准备的110毫米厚的Q460开始批量生产。400吨Q460,成为了“鸟巢”钢筋铁骨中最坚硬的一部分。同时,首钢、鞍钢等企业也接下了GJ345D、345C、420C等高强度钢材的生产订单。在奥运工程中,所有钢材全部实现国产。

  大到上万吨的钢材,小到微不足道的一粒沙。在奥运场馆建设中,自主研发的新型材料无处不见。

  仁创集团董事长秦升益蹲在奥运村工地停车场上,拿着一瓶水不断地往地上浇,一瞬间,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不是什么魔法,而是仁创集团生产的生泰沙基透水砖,原材料97%以上来自内蒙古沙漠。沙子被做成了实用美观的方砖,却还保留着沙子吸水渗水的特性。一块两寸见方的透水砖能吸收1.7公斤的水分。

  据秦升益介绍,传统透水砖依靠表面缝隙透水,一旦缝隙被灰尘堵死就失去了效用。沙基透水砖是通过破坏水滴的表面张力来透水,透水性更持久。而且能使雨水直接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

  采用沙子作原材料,生泰沙基透水砖开创了建筑材料史上的国际先例。现在,生泰沙基透水砖已经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和30多项专有技术。从下月初开始,丰台垒球场将率先铺上生泰沙基透水砖。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国的订单也纷至沓来。

  标准:绽放自主创新之花在市场竞争中,得“标准”者得天下。自主创新的最高层次,在于以开创性的工作建立为后来者广泛遵循的标准。

  没有专项技术标准,是很多奥运场馆施工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奥运场馆使用的钢材超过20种,厚度超过100种。其中,110毫米Q460钢板焊接技术标准,是众多空白中最核心的难点。

  “鸟巢”钢结构动工之前,施工单位对全世界150多个钢铁焊接的大型数据库进行了详细的检索,结果发现根本找不到任何记录。应该预热多久,用什么温度焊接最合适?相关规范全是空白的。

  几个主要奥运场馆的科研人员兵分多路,在100多种钢材之间反复进行可焊性实验。有的北上哈尔滨,实验不同钢材在零下十几摄氏度下的焊接要求;有的埋头在实验室里,测算出了室外一级至五级风下进行焊接的不同技术参数。有的对焊好的钢材进行压展、冲击实验……实验一直持续了五个多月,最终制定出了准确科学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厚钢板焊接技术及应用研究,成了奥运工程中又一项重大的自主创新突破。今后在建筑中如果再遇到同类的焊接要求,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可以奉这套标准为圭臬。

  “水立方”的创意来自细胞组织单元的基本排列形式以及水泡、肥皂泡的天然构造。这种在自然界常见的形态从来没有在建筑结构中出现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敢于实现这一结构体系的建筑,“水立方”为国内外建筑界填补了一项项空白。

  从截面上看,“水立方”墙面和屋顶都分为内外三层,9803个球型节点、20870根钢质杆件中,几乎没有一个零件是在空间定位上完全平行的,传统的二维图纸在“水立方”项目上不好用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四家顶级研究单位,把“水立方”的所有工件在三维空间上一一标出了坐标。

  30513个工件,91539个坐标值,堆成了两尺多高的施工图纸。作为自主创新成果,《新型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设计理论》填补了世界建筑业上的空白。

  类似的标准不胜枚举。随着奥运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新标准、新工艺相继浮出水面——《国家体育场结构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其中包括大跨度结构温度场研究、钢结构复杂节点研究、弯扭构件设计理论研究和复杂焊接薄壁箱形构件设计理论研究等核心技术;

  《国家游泳中心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定》,补充完善了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空白;

  《国家游泳中心膜结构技术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作为国内第一部有关ETFE膜技术及施工的项目标准,填补了国内ETFE膜结构应用的空白……

  “走出奥运工地,个个都能当总工”

  年轻,是奥运工地科研人员的一个共同标志。

  清早,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技术部部长杨庆德走进办公室,一路上不断有同事和他打着招呼:“老干部,早啊。”腰间系着一条红腰带的杨庆德笑道:“今年本命年,36了,在工程部里得算老头子。”

  奥运场馆的工程技术人员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陈蕾,35岁,作为副总工程师统管“水立方”工程的施工技术;封叶剑,29岁,参与了“鸟巢”钢结构施工科技攻关的全过程……为了帮助年轻的技术人员更好地完成攻关,奥科委组织了来自十四个单位的446名专家,为科技奥运出谋划策。通过奥运场馆建设的历练,年轻的科技人员幸运地拥有了年龄和经验的双重优势。奥运工程结束之后,他们将带着丰厚的技术创新知识和实践经验,成为国内建筑工程界的骨干和支柱。

  在“鸟巢”总承包部钢结构分部,工程师戴为志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施工流程图。仅一道焊接的工序,就画满了整整一张对开的大图纸。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工程管理者、专家顾问、技术部和焊接工程师的焊接实验、工艺评定和验收评定,全部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际安装程序。在实际安装之前,要向焊工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和强化培训,并按照严格的规范在焊中和焊后进行检查。

  通过这个流程,“鸟巢”的每个工件都能够追溯到钢材的生产厂家、加工地、焊接工和焊接时间,每一条焊缝都能追溯到人。

  合理的工程流程大大节省了人力支出,“鸟巢”工地的验收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9%以上。

  “从奥运工地上出去的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绝对有能力当总工。”看着年轻的科技人员,年届花甲的戴为志满意地点了点头。

  人才,是进行技术攻关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的灵魂。在奥运建设中培养的年轻技术骨干,为日后的科技创新铺就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截止到2005年年底,北京市已经设立科技攻关计划43项,全方位挖掘自主创新潜力,提升科技含量。

  凭借自主创新的力量,2008年奥运会将成为北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并惠及社会的发展平台。届时的北京将以创新型城市的全新面貌,成为中国高新技术和创新实力的应用和展示窗口。RJ178RJ028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