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之民间记忆(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10:14 燕赵都市报

  口述:王晓林

  当年年龄:28岁

  命运安排我避开了地震

  谈起唐山大地震,我是幸运的。

  1976年7月26日,我接到父亲托人捎来的口信,他要搭便车到天津看望我的叔父,我若有意,可以一同去玩。

  7月27日上午10点,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带着6岁的儿子,来到市冷冻厂搭车。同来的还有父亲、嫂子和小侄子。

  发车之际,因临时少一辆车,要剩下两个人,我和嫂子当即表示带孩子留下。可两个孩子就像有预感要逃避死亡似的,吵闹着一定要上车去天津。这时恰好有一对夫妇临时不上车了,我、嫂子和孩子才顺利上车去往了天津。没想到第二天唐山就发生了剧烈的地震。后来,我听说那对夫妇震亡了。

  在酷热中,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抵达了天津。晚上吃过饭,我们每个人美美地洗了个澡才睡觉。

  睡梦中,地开始剧烈地晃动,惊恐中,我们抱起孩子冲到楼下。

  7月28日当天,我们在天津所住地附近的居民全搬到金刚公园露天而宿。直到29日早上,我们从广播中得知,震中在唐山至丰南一带。我们父女几个傻了眼,欲哭无泪,欲回不能。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却无法得知家中的半点消息。只看到一队队汽车满载着人员和物资飞驰而过。

  当时,天津的所有饭店都不卖饭菜了,全部烙大饼运往唐山。偶尔到街上排队买东西,听说我们是唐山人,很多人都主动让我们先买。

  8月4日下午,我的二哥和小弟骑了一夜又半天的自行车来到天津寻找我们。我们才得知,母亲、大哥、两个妹妹震亡。我们哭得死去活来。二哥告诉我们,唐山人已没有眼泪,大家全在扒人。

  8月12日,在天津朋友的帮助下,我们搭上一辆开往唐山的汽车,离开了天津,回到我们离开了15天的唐山,可这个15天却是生死离别的15天。

  (本报记者:闫漪整理)

  小启:欢迎广大读者讲述,感人的、惊险的、离奇的、温馨的救人的事、自救的事;生活的一个断面,岁月中的一朵浪花,我们一体兼收。来稿注明“民间记忆”字样。一经刊登,即付稿酬。来稿地址:唐山市新华西道72号京唐宾馆8楼《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邮编:063000;电子邮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