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市着力挽留城市“流动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09:27 汉网

  我市着力挽留城市“流动记忆”

  设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展览中心首次命名13位“优秀民间艺术家”

  本报讯(记者欧阳春艳通讯员杨天平陈文胜涂腊梅)昨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在市群艺馆正式挂
牌成立,我市13位知名民间艺人也喜获“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

  作为一座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我市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古语言文字、口述文学、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与技艺、民俗表演五大类,30余位民间艺术家掌握着20多门绝技。

  然而,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我市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一批知晓武汉民间故事、民谣、民间戏曲的老人相继离世,有关这座城市的“流动记忆”正在逐渐消失,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民间技艺濒临灭绝。

  去年我市出台《武汉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并积极申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文化部刚刚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的汉剧、楚剧两大剧种成功进入保护名录。

  据介绍,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后,将继续致力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收集、整理、挖掘工作;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则会积极收藏、收购大量优秀的民间文化作品,并面向普通市民开放参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薪火相传,最关键的一环在于人。昨日,13位老民间艺人披红挂彩,获得我市首批“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他们是:汉绣唯一传人任本荣,湖北道情创始人周维,微雕艺人刘国瑞,明式家具缩微艺人闫民怡,“风筝王”陈士荣,“面塑高”高志和,透雕艺人张威铭,瓶内画艺人童建国,木雕船艺人潘正斌,剪纸艺人刘士标、何红一、沈松柏、马子遐。据透露,我市将为这些优秀民间艺术家征集传人,以期让他们的独门绝活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车延高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展览中心揭牌,并向首批13位“优秀民间艺术家”颁发证书。(相关报道见二版)右图:民间艺术家童建国正在瓶内画画。周超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