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背后故事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10:41 温州都市报 | |||||||||
作为我省首个开展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的试点县(市、区),鹿城区历时两年编纂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鹿城卷》付梓出版,作为一个完整的载体,供人们追寻儿时百听不厌的故事与传说。昨天是全国首个文化遗产日,记者走访了参与《中国民间故事全书·鹿城卷》编纂工作的相关人士,有关该卷的幕后故事也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用温州方言讲故事
“有个紧性人,到摊儿里吃点心,臀儿未坐落,就连声叫:‘喂!来碗面,煮紧,煮快!’老板也是紧性脾气,腾腾响端来一碗夹生面。急性人正要伸手去接,哪里晓得老板把面扣在桌上,拿着碗,转身就走。紧性人气得火冒头顶心,责骂老板硑道理。老板说:‘这个碗等要洗嘛。’紧性人肚饿,三下两下把桌上面吃个精光……”《中国民间故事全书·鹿城卷》(以下简称《鹿城卷》)用地道的温州方言原汁原味地“讲述”了165个精彩故事,既有街巷和地名的传说、历史人物传说、名胜古迹传说,也有俗语故事、生活故事、笑话等。 “仲夏的夜晚,搬出凉椅竹床,熏起驱蚊草,摇起蒲扇,老的小的围坐在一起,听大人讲故事,一个个民间传说在夜幕下伴着星星和月亮,还有蛙声……”社区居民王奇说,翻看这本书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孩提时代,现在的孩子很难再听到这样鲜活的故事了。 《鹿城卷》选取了此前我市出版的《温州街巷地名传说》、《温州历史人物故事选》、《鹿城区民间故事选》等书部分作品,其余是从新采集到的各种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挑选的优良作品,堪称温州民间故事的“四库全书”。 七成故事大王已辞世 《鹿城卷》中的165篇作品,其讲述者、采录者、整理者都进行了一一标明,其中大部分作品采录于上世纪80年代。在采录过程中,民间故事大王们打开话匣子,倾囊而出多年口耳相传的故事。 “讲述者当中,估计七成已经辞世。”《鹿城卷》执行主编、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一钢不无遗憾地说。 作为民间故事家的代表,《鹿城卷》还为林永森、李永桃、黄银洪这三位有名的鹿城民间故事家立了小传,作为附录。林永森是三人中唯一健在的“故事大王”,书中收集了他讲述的15篇作品。 1931出生的林永森是鹿城区人。他少年摆烧饼摊时,听了不少民间故事,常“现买现卖”,转述给别人听。1956年后,他在温州市文工团、曲艺团当演员,讲相声、讲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调入市群艺馆工作。由于讲述时语言幽默风趣,边讲边演,绘声绘色,被誉为“故事大王”。 昨天午后,记者辗转找到林老的住址,发现门户紧闭,铁锁上已经蒙上了一层灰。邻居说林老被送进养老院已有好几个月,但不知是哪家养老院。虽然没有见到他本人,但邻居都知晓林老的事迹。“他的故事讲起生动兮,我现在还记牢他讲的《婚姻三部曲》呢!”邻居老陈对林老讲的故事记忆犹新。 抢救工作与时间赛跑 随着一批民间故事家的去世,很多民间故事也随之消失。对此,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一钢颇为着急。他说,《鹿城卷》的付梓出版及时抢救和保护了最原始的温州方言和民间故事,但这种保护工作仍需“与时间赛跑”。 潘一钢的担忧不无道理。在《鹿城卷》收集编写过程中有一个遗憾:没有收集到一篇神话故事。曾参与多篇民间故事记录的叶海琴对此解释,民间故事由于口耳相传,缺少书面记载,很容易散失湮没。再加上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间文化生存的艰难不言而喻。 “对民间文化抢救的过程,就是保存一份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人类记忆遗产的过程。”潘一钢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过去四五年间经历了“从冷到热”的发展,老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正倾注越来越高的热情,但保护前景是“希望与忧虑并存”。 说起近期的计划,潘一钢希望能及时抢救其他县(市、区)民间口头文学,但苦于缺乏经费。他透露,如果能有100万元左右的经费,就可以出版其他10个县(市、区)的民间故事卷。本报记者叶慧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