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阳光女孩:谁造就了不得了的刘默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16:17 新华网

  

阳光女孩:谁造就了不得了的刘默涵

  北京大学历史系三年级学生刘默涵获北京大学五四青年奖章(4月25日摄)。来自河北省无极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刘默涵考入北大后,自强自立,靠勤工俭学,不仅解决了个人学习生活费用,还创立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基金,一年多来已帮助了37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6月1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刘江、张涛)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北大女生刘默涵自创“默涵助学金”,帮助几十位贫穷孩子上学的故事,通过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的报道广为人知。一个自小因贫穷和受人歧视而对人世心存怨怼的少年,是怎样变成了充满自强和爱心的“阳光女孩”的,成了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

  近日,记者来到刘默涵的家乡河北省无极县,对刘默涵的成长历程进行追踪采访。

  这是一次温情扑面而又令人深思的采访。

  “应该让所有的母亲都接受素质培训”

  出乎意料,在刘默涵曾经学习过的河北省无极镇中学和无极县中学,刘默涵的老师们最为钦佩的是她的母亲。

  “虽然刘默涵的母亲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妇女,但她的教育理念却十分先进。”刘默涵的高中班主任安云超说。

  宽容、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用善意理解别人,是母亲灌输给默涵最多的观念。年纪轻轻就失去丈夫,长年卧病在床无法工作,还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小姐妹,面对艰难坎坷的命运,默涵的母亲没有怨天尤人,依旧对周围的人与事保持善良与平和的心态。

  风雨飘摇的艰苦岁月中,一些亲戚的冷漠和躲避曾让小默涵很不平。母亲却总和颜悦色地对她说:“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他们不是不爱你,而是暂时也有困难。”

  这种教育使刘默涵特别懂得感恩,她记得每个帮助过她的人。直到今天,她对母校老师们说得最多的话是:“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无极镇中学校长李建良说,现在很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都教育孩子对他人设防,在孩子的周围筑起一堵无形的“墙”。而默涵母亲的“宽容教育”在无形中扩大了她的生存空间。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爱的“播火者”。安老师说,很多母亲都喜欢对孩子说“我为了你付出这么多,你要是不争气就对不起我”。这种“索回报”式的教育常常会导致逆反心理,也会增大孩子的心理压力。而默涵的母亲教育孩子的话则是:“你们有出息才是我最大的幸福。你们不要想着养活我,我能照顾好自己。”母亲的无私赢得了孩子更多尊敬和孝顺。刘默涵的同学说,她最爱、最关心的人就是她的母亲,她的自立和自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母亲的心疼。

  无极镇中学教师陈银雪说,现在特别需要重视和提高母亲们的素质,因为她们离孩子最近。很多母亲身上表现出来的人际焦虑症、心理不平衡、喜欢抱怨等人格缺陷也最容易传染给孩子,她说:“应该让所有的母亲都接受素质培训。”

  “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情感和心灵的沟通”

  刘默涵的故事被报道后,她的初中班主任,一向默默无闻的丁俊芬成了县里的名人。她帮助默涵从一个被开除的“坏学生”转变为品学兼优学生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教师们纷纷向她讨教培养成功学生的秘诀。

  李建良认为,丁老师的可贵之处,是她对所有的孩子都怀着母爱。无论学习好坏、调皮还是听话、贫穷还是富有,在她眼中都同样可爱。

  丁老师现在班里的贫困家庭学生袁培说:“丁老师可亲哩,她就像我们的家里人。”袁培从村里的小学到镇中学时,看到其他同学穿的、用的都比她好,就觉得比别人“矮一头”,性格变孤僻了。当了解了袁培家的贫穷状况后,一向端庄、沉稳的丁老师竟当着她的面流泪了。老师的泪水使女孩震动,也融化了她心灵的冰盖。那天,丁老师跟袁培讲述了刘默涵的故事,甚至还告诉她自己曾经遇到的生活中的不如意。袁培说:“我突然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老师说得对,你无法选择家庭,但你可以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

  丁老师班里的学生都说丁老师的眼睛很厉害,她好像总能看穿我们的心事;但她从来不斥责我们,总是让我们感到下次会做好。

  无极县中学校长邢志生说,“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丁老师的成功提醒我们,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情感和心灵的沟通。

  而丁老师却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教育“法宝”。她说,她只是把所有的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喜怒哀乐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

  相关报道:

  

阳光女孩:谁造就了不得了的刘默涵

  刘默涵。(资料图片)

  刘默涵的故事在北大学生中广为流传--这位来自河北无极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历史系三年级本科生,创立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基金,一年多来已帮助了37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

  刘默涵在贫困中顽强自立的精神感动着同学们,她的经历也引发了诸多思考:贫富不同的出身差异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在贫穷中保持心灵的富有?如何使卑微的人生变得博大?……

  刘默涵的老乡、北大计算机系学生马秀娟说默涵“实在不得了”!

  有人说:"走出心灵的贫困比走出物质的贫困更为重要。站直了,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你的世界就会变得阔大而多彩——贫穷会成为你前进的助推器。"这话说得的确不错。历史上许多有出息的人,往往家境都是很贫困的,由于他们敢于与命运做抗争,最后终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我想,刘默涵同学以后也会很有出息的。你不仅要与贫困抗争,你还要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我有一个博客网,我将在我的“施行网上日志”中宣扬你的先进事迹,让更多的人向你学习!

  

阳光女孩:谁造就了不得了的刘默涵

  北大培养了刘默涵。(资料图片)

  刘默涵的故事是一个在贫困的生存环境中自强自立的故事,这个故事透露出的更深层意蕴则是:贫穷,可能扭曲人格,使人变得自暴自弃,也可能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使人变得坚强、仁慈。

  因贫穷而堕落,因贫穷而“反社会”的故事和新闻我们看过不少,而刘默涵的故事则是一个反证。她使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变得乐观而欣喜,我们为她喝彩!

  父死母病,生活无着,加上学校、老师的歧视,曾经使年幼的刘默涵变得尖锐、狭隘,“像只刺猬”;而丁老师对她的关怀和循循善诱,社会的慷慨相助,进入大学后老师、同学的理解和友爱,则造就了今天的刘默涵——一个活泼宽厚、乐于助人,各方面都“不得了”的阳光女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