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遗产日河南演大戏 省博物院古乐演奏梦回唐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07:53 东方今报

  

文化遗产日河南演大戏省博物院古乐演奏梦回唐朝

  6月10日,郑州举行文明圣火传递活动 记者 尚鑫 摄

  今报郑州讯 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全省各市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数百万群众积极参与。在河南博物院,一系列活动更是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参观者排成长队

  10日早上7时30分,离开放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河南博物院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还有不少群众陆续赶来。

  为了保证公共安全,大批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院方吸取去年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的教训,在排队处,用脚手架搭起了临时通道,防止拥挤。

  8时30分,赠票开始,领票的游客,还可以领到清凉油、人丹等防暑药品。10时左右,排队的观众越来越多,从博物院门口,一直到文博东路。由于现场秩序较好,大多数游客在半小时内领到了票,顺利入场。

  据了解,周末两天,河南博物院共接待游客2.6万人。

  古乐演奏梦回大唐

  10日下午3时40分,河南博物院西配楼,能容纳400余人的音乐厅坐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都挤满了人。由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专门举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华夏古乐专题欣赏会唐代音乐专场”正在进行,黄钟大吕、古琴古筝,诸般仿古乐器在唐装演奏员的击打、弹拨下成了一首首唐代乐曲,满场的观众在乐曲中细细品味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风韵。而在楼外广场上,许多观众在静静等待下一场演出。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成立于2000年,是河南博物院为传承我国古代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有益探索。自成立以来演出数千场次,备受中外观众的欢迎。此次为迎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乐团精心筹备了这场“唐代音乐专场”。无论是传统乐曲编配而成的《瑞鹧鸪》,还是表现战争给百姓带来亲人离散的《子夜吴歌·秋歌》;无论是表现瓦岗寨英雄风雪之夜投奔唐军的《四马投唐》,还是表达离情别意的《阳关三叠》,都让现场观众啧啧称赞。

  农民朋友也来赶场

  10日下午,河南博物院电教楼第三会议室,由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宇宏主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专题讲座正在举行。会议室坐满了各界群众,但与以往专题讲座不同的是,听众中多了一批农民朋友。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这些农民朋友可不是一般的农民,他们都是来自焦作市武陟县乔庙乡冯丈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员。他们今天来这里,除了听讲座外,还想请教一些问题。

  原来,前几天,焦作市武陟县乔庙乡冯丈村自发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稻花香”怀梆剧社,他们说,要利用民间力量保护无形遗产“怀梆”。据悉,这是全国第一家由农民自发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

  韩宇宏的报告结束后,冯丈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员就本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遇到的问题,向韩宇宏求教。面对这批特殊的客人,韩宇宏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指导。

  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我省18个省辖市,都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据初步统计,仅10日我省各免费开放景点,就接待游客99.4万人,两天下来,共接待了149.2万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