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挚诚 生命的底色 记与病魔抗争、无私奉献的郝克强医生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09:11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贾辉 陈宝林

  郝克强同志是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骨科主任,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七年前,他因肺癌切除了一侧肺叶,仍坚守岗位,忘我工作,直到癌症复发

  

挚诚生命的底色

  郝克强养病期间,经常将科里医生请到家里研讨患者病情。本报记者 杜怀宇 摄

  编者按

  郝克强同志是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骨科主任,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3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呕心沥血,为无数危重患者解除了病痛。七年前,他因肺癌切除了一侧肺叶,仍坚守岗位,忘我工作,直到癌症复发。郝克强是新时期医疗卫生战线涌现出的一名优秀代表,为促进医患和谐、弘扬正气新风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郝克强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本报从今天起,将连续刊发介绍郝克强同志事迹的报道。

  虽然距第一次采访仅有两月,但再次见到郝克强时,记者仍不免吃惊,他又瘦了,斑斑白发只剩下薄薄的一层,此前断断续续的干咳已变得一阵紧似一阵,剧烈的咳嗽往往震破鼻子里的毛细血管而导致流血不止……

  57岁,人生中金子一般的时节。作为一个医者,他尚有光热可发。作为一位拼搏半生的老人,他应该安享幸福的晚年。然而,天不作美,可怕的癌魔把他的梦想和幸福几乎吞噬得无影无踪,他越拼力去抓,仿佛就越走越远。

  从7年前被确诊癌症,切掉了一侧肺叶,到去年底复发,半年来,郝克强虚弱的身体承受着化疗、静脉支架、插植粒子的痛苦折磨。然而,尽管沉疴在身,计算着自己的日子,他的心仍然想着工作、想着患者,他用朴实的言行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与之生死相牵的医疗事业真的放不下、舍不得。

  (一)

  长时间的放化疗和药物作用,已使郝克强切除后的右侧肺功能渐失,最近一次的CT检查显示,郝克强的左侧肺出现了阴影,无论这是炎症还是新发病灶,对他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

  恶性肿瘤的扩散是疯狂的、无情的。癌瘤会在原地膨胀,也可能噬破血管,随血液转移至身体各处,并在细微的血管里停滞,然后贪婪地吸收体内营养而疯长,直至将人的脏器功能消耗枯竭。与肿瘤打了37年交道的郝克强比任何人都清楚将要发生的是什么。但每每谈及自己的病,郝克强都出奇地平和,他想得最多的是,不能工作了,社会价值和家庭价值就降低了。

  或许在别人眼中,郝克强的想法有些故作超脱,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郝克强自始至终都将事业的分量掂得很重、很重。当年在伊春林业中心医院,类似牵引复位受X线照射的活儿,别人都不愿意干,可每轮到郝克强,他都是白天忙到晚上,给病人透视,调整牵引角度,增减牵引重量,由于长期照射,郝克强皮肤粗糙、汗腺萎缩,多年来他的手都不出汗了。

  1999年,切除癌瘤仅30天,郝克强就拖着病弱的身体上班了,经过手术和化疗,脱发、气短、心律不齐等并发症苦苦地摧残着他,家里人都记得,当时郝克强一边洗澡一边掉头发,上三层楼都要歇几歇;同事们也记得,郝主任连续说几分钟话就会气喘吁吁,连换白服那么简单的动作都会大汗淋漓。所有的人都劝他回去休息,可他却说,我是科主任,科里的事我不能撂下;学生进科了,只要还有口气我就要对他们负责。

  郝克强一如既往地出特诊、上手术台、看片子,时常出诊回来就是中午,顾不上喝水就奔向手术室;同事们都下班了,他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遇到急诊,不论几点钟,不论是刮风下雨,他都随叫随到,从没有半句怨言……

  妻子高淑英回忆起郝克强最后一次出特诊的情景泪流满面:“那天中午,我去接他,其他医生都下班了,他还在诊室接待病人。由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话说得多了一些,他面红耳赤,青筋暴起,声音嘶哑。看到他难受,我心都碎了。回家的路不到500米,可我扶着老郝足足走了半小时。”

  (二)

  日复一日地超负荷工作,使郝克强放松了警惕,最终导致病魔再次向他袭来。“这回麻烦了,转移了。”郝克强将复查结果第一个告诉给了好友———头颈外科主任贾深汕。闻听此言,老贾的头轰地一声,他不敢相信,郝克强手术五年后还招呼朋友小聚,庆祝自己过“关”了、可以继续“干”了,咋说转移就转移了呢?

  郝克强又一次躺在了手术台上,亲自主刀的贾深汕在缓慢切开郝克强锁骨部位的肌肉时默默祈祷:但愿能切下来,但愿能切下来。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癌瘤在血管壁上粘得太紧,已无法下刀了。老贾是含着泪将伤口一针针地缝合的。

  随后,放化疗和临床实验类药物一一在郝克强的病体上施用。每天,他那小小的胸腔内不知要承载多少射线和药物与病变细胞的“拼杀”,不知要经历怎样的剧烈痛楚。而令人揪心的是,郝克强比常人更熟知病情,他的心就像一台CT机,瘤子的每一点恶变、胀大,他似乎都能感觉得到。干咳不止,他知道那是肿瘤开始侵压气管壁;皮肤出现红色的斑疹,他清楚那是放疗所致;手臂渐渐酸麻,他判断是射线在刺激神经……

  隐隐作痛的胸部纵膈,连续不断的干咳常让郝克强彻夜难眠,而更令他寝食不安的是没有力量上手术台,重新拿起心爱的手术刀。多少次在梦中,郝克强好像回到了他卫校毕业后工作的伊春林业总医院,好像回到了昼夜苦读的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好像又为那些无助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其实,这哪里是梦,这是郝克强立志成学、为民行医的现实。他从一个中专生经过惊人的勤奋努力考上了研究生,又从一名医士到医学教授,个中甘苦非比寻常。也正因于此,他格外挚爱来之不易的岗位,更珍惜为病人诊治的机会。护士高会宁对记者说:“郝主任在确诊癌细胞扩散的当天,一个从满洲里慕名而来的癌症患者要找他看片子,已经到了中午,我就跟他讲主任有手术还没下台。可他一听就急了,说,我同乡的病就是郝大夫治好的,我就信着他了,多晚都等。郝主任下手术台连饭都没吃就忙着给他看片子,每说几句话就一阵咳嗽,20多分钟过去了,郝主任耐心地给他讲病因在哪里,病情怎样发展,该注意些什么。临走,还问对方听懂了没有。一旁的医生护士看了,心如刀割:郝主任也到了癌症晚期了呀!大家想哭哭不出声,想劝张不开嘴。”

  (三)

  从表面看,郝克强的确苍老了许多,可他描述自己病情时总是异常平静,他的那双眼睛特别的明亮。坐在他跟前,你会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他不服老、不惧病、更不怕死。在家养病,只要能支撑着站起来,他总是坚持在屋里屋外活动活动,还偶尔看看书、上上网。“光靠精神虽不能战胜癌症,但也别把脑袋钻进牛角尖,把一切想得太悲观,悲悲切切的没啥意思。”郝克强常用这样的话来安慰看望他的亲人和朋友。

  郝克强的助手主治医师李连财说:郝主任刚强,也很好强。他不愿让亲友看到他病病歪歪、萎靡不振的样子。更听不得患者的痛苦呻吟、看不了患者那无可奈何的眼神。在哈医大20多年间,郝主任做手术五六千例。其中有许多是难度大、别的医生不愿“粘手”的。他曾为7岁的小杨鑫成功切除右肩部侵犯锁骨下区肿瘤,劈开患者王亚杰耻骨联合取出盆腔肿瘤,上提股骨与髂骨融合让患者乔兆敏获得新生……

  提起这些,郝克强显得从容而淡定:“按国际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门的划定,十大易发性肿瘤,我们科一个都没有,别的科医生比我担的风险要大,比我付出得更多。”

  从民主党派而加入共产党的郝克强近年来先后获得了省、市和医院多项医德模范和先进标兵称号。可在他家里却看不到一个奖杯和证书。妻子高淑英告诉记者,奖杯、奖状都放在箱子里了。对于荣誉,郝克强认为,我不是不当回事儿,而是不把它看得很重。奖励是组织上对我个人工作的具体评价,我做的这些,一般的医生也都在做,没什么特殊的,心里挺不安的。

  今年初,经历各种治疗,依然没有阻止癌细胞的恶化,郝克强通过妻子向医院递交了一份遗嘱:我现在已不能做手术了,身体情况不是太好,如果我死了,就把我的遗体交给医院供医学解剖吧。妻子的答复只有两行热泪,因为她知道,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郝克强的心里还是只有医院、只装着医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