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陡河水库建设者30年后重返故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0:32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齐欣

  “快三十年了,我终于又回到了陡河!”曾经参加过当年重修陡河水库的白刚再次来到陡河水库时激动不已。6月9日,白刚从石家庄赶到了唐山,他要亲眼看看自己三十年前奋战过的地方。

  ■万人会战至今难忘

  一九七七年的春天,在那场举世罕见的大地震过后,身为知识青年的白刚来到了唐山,来到了陡河,加入到重修陡河水库的万人会战之中,那年他十九岁。

  “当时我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简而言之一句话:‘化悲痛为力量’。我当时就是依仗自己年轻力壮,每天拉起小车跑一百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能为唐山人民抗震救灾早日重建家园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就是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白刚在写在抗震救灾三十年之际》中这样写道。

  白刚说,那时候他们很早就起来干活,“甩开一副长满老茧的铁脚板,就像发动机上满了发条,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

  老白说,当时的劳动生活非常艰苦,每天早晚都是玉米面饼子和咸菜,只有中午才能吃上白面馒头和有肉、粉条的大锅菜。“当时的馒头都是论串给,一串五个,别人一顿能吃五个馒头,我最多只能吃三个半,所以我晚上还可以吃一顿细粮。”

  还有一件事让老白终生难忘。“有一次在大坝上推坡,一个被牵引的小车绳索突然脱钩,小车向我呼啸而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旁边的一位老师傅把我抱住扑倒,使我避免了一次伤害。”

  ■对电厂有一种难舍的情结

  在陡河水库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和老白到了库区,在这位负责人向老白介绍陡河水库现在情况的过程中,老白也不时地插上几句,而且处处都能说到点子上。原来,老白在来唐山前,特意从网上查找了一些有关陡河水库的资料。“真没想到,三十年来水库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一趟我真没白来。”老白说。为了多拍一些好照片,老白爬到了小塔上,闪光灯闪过,陡河水库三十年的变迁永久地凝固在了老白的镜头里。

  “看,那一定是陡河电厂的烟囱,”正在塔上拍照片的老白喊到,“我们当时的工棚就在电厂附近。”老白说,自己对电厂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特别是那四根烟囱。

  由于时间太晚了,老白没能如愿进入陡河电厂,“那就开车在电厂外面转转吧,”老白很珍惜这次来陡河的机会,“这我已经很满足了,真的很幸运,三十年后我还能再来到这个地方。”车开到高处,电厂的一角近距离地展现在眼前,特别是那四根高耸的烟囱。老白禁不住那四根烟囱的“诱惑”,还是下了车。终于可以近距离地拍摄电厂了,老白显得很兴奋,虽然路不是很好走,他还是在车下拍了十几分钟。

  往回走的途中,老白指着一处土坡说:“我们的工棚就在这附近,工棚的床铺底下就掩埋着遇难同胞们的尸骨,陡河电厂那高大坚硬的钢筋混凝土厂房也被大地震毁了。”

  在记者的劝说下,老白再次下车拍摄。透过眼前的树木,电厂的那四根烟囱依然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老白爬上土坡,这次拍摄时间很长,老白说,从这儿看电厂更漂亮,自己对电厂就是有一种难舍的情结。

  “在陡河水库的劳动生活对我来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在我的人生中却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三十年后我回来了,见到了美丽的水库、电厂,即使再过三十年我还是忘不了陡河,因为那是我为之奋斗过、为之感动过、为之魂牵梦绕的陡河!”老白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