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厦门"宜居"全国第二,"宜资"全国第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3:31 海峡网-厦门晚报

  本报记者独家连线零点董事长袁岳,解读厦门“宜居城市”相关数据

  

厦门"宜居"全国第二,"宜资"全国第九(图)

  前言

  “今年的中国宜居城市排名出来了?不用看我也知道,厦门肯定上榜!”厦大王女士的反应在厦门很有代表性。对于厦门获得2006年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第二名这类好消息,厦门人越来越自信并泰然处之了。

  确实,在近年大大小小的人居、宜居城市排行榜中,厦门都是当然的座上宾。“宜居城市”像一个耀眼的光环,给厦门人抹上了一层自信的眩晕。眩晕过后,我们是沾沾自喜还是要有所反思呢?什么是宜居城市,一个城市是否宜居应该由谁说了算,排名靠前是否就代表宜居水平高呢?记者昨日在深入解读这份调查报告的过程中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一起来关注。

  宜居概念全国都追捧

  虽然无从考证“宜居城市”这个名词的创造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宜居城市话题在中国引起了空前关注。目前,至少有20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建设目标,北京去年更把“宜居城市”顶替先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列入城市定位中。

  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顶着“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诸多头衔的厦门在“宜居城市”类评选中一直表现不俗。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去年和今年主持发布的《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调查报告》中,厦门两次荣登亚军宝座。

  全国宜居水平勉强及格

  就在排名被我们津津乐道时,有多少人注意到这只是一个相对值呢?排名靠前说明厦门宜居性的民众满意度超过了其他城市,但这个满意度达到什么水平,以前的报道中并未显示。记者昨日通过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独家获得本次调查中的厦门数据——71.55分!全国排名第二的宜居城市,这个得分难免让人有些大跌眼镜。

  袁岳随后解释说,调查的全国总体宜居水平才61.4分,比2005年还略有降低,只能算勉强及格。宜居城市是个综合评价,不等同于人居、花园、旅游城市等。这次调查也暴露了中国目前在理解宜居和关注重点上的不少薄弱环节。表现最典型的就是城市建设硬投入和社区管理软投入的不平衡,厦门也是如此。

  社区空间得分拖厦门后腿

  “厦门的城市规划、绿色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人均居住面积满意度、户型设计的适居性等几个二级指标得分都在70分以上,有些甚至还超过第一名宁波,在国内城市中表现突出。”袁岳解读,但厦门的社区空间项得分拖了总分后腿,仅为65.36分,足足比宁波少6.5分。而经过加权处理后,厦门与宁波的最终差距只有1.15分。

  社区空间满意度由社区管理、社区配套及社区环境三项二级指标构成。主要包含居民对物业管理和业委会服务的满意度,社区医疗、社区体育设施和停车服务等配套设施齐全程度,以及生态环境和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调查显示,厦门这三项二级指标得分分别为:63.09、63.79、71.01。

  “虽然这个成绩已比很多城市表现好,社区空间的全国平均水平只有53.8分,离及格还有距离,但厦门在这方面显然还需改进。”袁岳表示。

  

厦门"宜居"全国第二,"宜资"全国第九(图)

  

厦门"宜居"全国第二,"宜资"全国第九(图)

  三成本地人愿娶外来媳

  “文化兼容性”也是本次调查中判定城市开放程度与宜居程度的新增标准之一。综合计算得分发现,在城市包容性排行榜中,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分别为:三亚、成都和深圳;而排名末三位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和大连,厦门排名居中。

  在本地人对外地人包容性评价上,有一组有趣的数据:厦门仅有29.2%的本地人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与外地人结婚;39.4%的本地人愿意与外地人做知心朋友;46.1%的人愿和外地人做邻居;不到50%的本地人欢迎外地人来本市居住。

  “虽然外地人不是很受欢迎,但在宜居城市评价中,我们发现外地人对自己所住城市的整体感受优于本地人。”袁岳表示,一个包容性的宜居城市应推动着公平发展的机会,赋予每个人充分的权力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这不仅仅是城市规划者长远的目标,也应该是每个城市人,尤其是本地人需要不断改进之处。

  市民:“宜居”要先“易居”

  采访中,不少市民还提出了“良好的就业机会意味着宜居”和“宜居”要先“易居”等概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平衡、交通环境、求学就医等固然是‘宜居’的要素,但居住成本,才是宜不宜居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在一个城市的幸福感。”在厦门工作了5年的曾先生说,“如果买不起房,或者为‘居’背上一身巨债,粗茶淡饭,惶然度日。那么‘宜居’对我们来说,就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了。”

  “我们希望引起的思考,是宜居城市为谁而建的?”袁岳说,真正的“宜居城市”不只是适宜一部分人,而要适宜大多数人居住。比如现在城市里流行的人居展,体现的大多是房地产开发商眼中的商业“宜居”理念,还需要加上展览之外的公共“宜居”概念,这个城市的“宜居性”才完整。“对于政府而言,就是开放商抢着去做的事你就不用做,开发商不屑去做的事,你才要多做!”

  袁岳点评

  厦门不能只打“温馨牌”

  “去年稍逊大连,今年略输宁波,厦门明年能得第一么?”“很难说,或者说不容易。”袁岳回答得很干脆,“那么多城市都在建宜居,你要保持排名得不断进步,要前进就得有所创新。”

  他举例说,大连去年还是第一名,今年一下掉到第13名。这不是说大连去年还很宜居,今年就不行了。而是因为这个排名由当地居民自己评分,大连人本来认可了城市环境美、建设好,但想一想又觉得大连去年前就这样,今年好像没多大变化啊?评价时的自我兴奋度降低了,评分自然比不上这一年中在某方面有明显改善的其他城市。所以,厦门想拿第一需要超越的是自己。

  袁岳表示,这个调查在国内已有较大影响,很多城市看到后都在行动,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排名。厦门今后如果不能不断创新和提升,还是只打“温馨牌”的话恐怕很难有大突破。他建议厦门可在社区空间管理上多下工夫,因为这是影响全国城市宜居性的软肋。(赵馨)

  调查显示:“宜居”≠“宜资”宁波

  本报记者 赵馨

  这次调查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提出城市“宜资”(适宜楼市投资)概念,并将其与“宜居”排名相比较,发现了不少城市的结构性错置。北京位列宜资城市榜首,在宜居城市的排行榜中却是倒数第二;宁波虽然位列宜居排行榜榜首,在宜资排行榜中却位列倒数第三。

  在这二者之间找到较好平衡点的城市,厦门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调查显示,厦门在宜居城市中排第二,在宜资城市中排第九,均进入了前十名。“从全国范围来看,厦门发展的均衡性比较好。居民生活满意度不低,房地产商和炒房族也能赚到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说,“宜居性排在厦门之后的不少城市房价都比厦门高。”

  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数据分析员张朝雄介绍,所谓“宜资”是指城市吸引房地产商和异地购房者投资的程度。这是国内首次结合房地产企业专业人士和公众视角对城市在“宜居”和“宜资”两项纬度上同时进行评价,整体上反映了城市内居民对居住环境均衡的话语表达权。

  宜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的经济性水平有关,相当部分城市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及地产投资价值提高,而使其生活花费水平整体提高,对一般居民形成更大的生活压力;宜居则是一个对更广泛的居民群体适用的概念,指一般城市居民尤其是为数甚大的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对于城市宜居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二者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

  张朝雄认为,宜居和宜资的结构性错置说明,在城市公共管理意义上提出的宜居建设定义,的确不同于开发商们提出的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前者更着眼于解决购买力有限的社会群体居住条件改善问题,而后者主要是为强势买家提供升级的居所和投资服务。

  “我们对开发商作为生意人的选择并没有责备之意。但如果是把宜居城市作为建设目标的城市管理者,在考虑资源投放时就要明确建设的是一个多元公众均认可的宜居城市,还是一个其宜居条件主要得到中高端房地产购买者和投资者认同的城市。”张朝雄说。

  

厦门"宜居"全国第二,"宜资"全国第九(图)

  来源:2006年4-5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第一财经合作对于全国范围内100名房地产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查。

  调查背景

  

  宜居数据是如何出炉的

  本次调查由零点联手第一财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等20个城市中进行,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选择年龄18—60周岁的当地常住居民进行实地访问调查,共获得2553个有效样本量。其中,厦门有效样本131个。

  零点调查运用德尔菲专家法,通过多轮意见汇总方法获得评价宜居城市的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居注空间:市民对目前个人及家庭的住房条件的主观感受评价;社区空间:市民对个人及家庭所居住小区满足其与居住、生活有关的各方面需求的主观评价;公共空间:市民对所在城市满足其与居住、生活有关的各方面需求的主观评价。其下又各设有二、三、四级指标。内容涵盖绿色生态环境、城市经济环境、居住面积、户型设计、社区配套等。各指标通过加权汇总后得出总评分。 (赵馨)

  相关新闻

  

  全球城市竞争力厦门第90名

  本报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牵头,中、美、加、意等八国学者携手完成的首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11日在成都公开发布,厦门位居第90。

  该报告在建立研究框架、设计指标体系、采集客观城市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75个指标对全球110个城市分别计量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及人才本体、企业本体、生活环境、商务环境、创新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产业综合竞争力。

  报告发现,从城市综合竞争力来看,欧美城市体现出了很强的综合竞争力和明显的竞争优势。总体上看,中国内地城市的得分比较低,排名比较靠后,竞争力还比较弱,与国际大都市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

  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1.纽约,2.都柏林,3.伦敦,4.巴黎,5.法兰克福,6.米兰,7.布鲁塞尔,8.洛杉矶,9.哥本哈根,10.巴塞罗那。

  入围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0名的中国城市:19.香港,48.台北,69.上海,70.北京,73.深圳,74.广州,77.高雄,80.澳门,85.杭州,88.大连,89.苏州,90.厦门。

  记者 赵馨 摄影 张维颖(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