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网友欲捐资百万保护开封老建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04:56 郑州晚报
网友欲捐资百万保护开封老建筑(组图)

日伪时期发行的一套开封风光明信片其中一张:从鼓楼上往东看鼓楼街街景。开封市民 王盘根/翻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网友欲捐资百万保护开封老建筑(组图)

万福楼已被现代化的气息所包裹


网友欲捐资百万保护开封老建筑(组图)

王大昌店内仍保留着老式的柜台,油漆已有部分脱落,但在破旧中可明显地嗅到历史的味道


网友欲捐资百万保护开封老建筑(组图)

一位行人在王大昌门外经过


  核心提示:城市发展中经常会遇到历史建筑与新兴规划相冲突的问题,河南开封在城市发展中也遇到这样的困惑,一个署名为“曲水流觞”的帖子《网友斥资100万欲保开封老建筑》,先后在开封宋韵网、河南报业网发表后,引发了网友的高度关注,仅4天时间就达到了4万人次的点击量。引起大家共鸣的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是其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不是现代化的进程,而古城更应如此。

  一封来自法国的公开信

  尊敬的开封市领导:

  ……

  “曲水流觞”,一个土生土长的开封人(法国籍),不希望看到王大昌茶楼、万福楼金店旧址两处历史建筑(在开封的旧城改造中)被摧毁,故愿付100万人民币,期望可以保住开封市鼓楼街北侧那几座宝贵的近代建筑。

  当然,如果希望以更合适的方式使用这笔钱,譬如用这100万人民币成立“曲水流觞”开封旧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基金,本人亦不反对。

  前提条件是,鼓楼街上的几处历史文化古建筑必须得到充分保护、尊重、保留,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破坏、改造、改建。

  曲水流觞

  2006年6月4日于法国巴黎

  “帖子一发出来,当即就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响!”

  6月4日,开封宋韵网情牵故土版版主叶笑风介绍说。

  网友舞者跟帖说,“一个城市的历史总是深藏在老街深巷里,藏在一砖一石、一根根黑粗粗的房梁里。”

  “每当我向朋友说起这几座民国建筑,他们总是说‘破,该拆了’,我无言。因为我们中太多人根本就忽视了文化,忽视身边真正的美。我多希望这几座房子能够骄傲地屹立在这里,洗去灰尘,焕发生机。”网友墨痕香留言说。

  ……

  让叶笑风感到与以往跟帖不同的是,网上舆论很明显地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尽管也有个别不同声音对“曲水流觞”之举产生质疑,但达成共识的是,一致要求“保护开封古城老建筑”。

  出资百万元的动机解释

  “他能有这种举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老师蒋勇说,他在2002年就与“曲水流觞”结识,当时“曲水流觞”还在瑞士留学,学成后就留在了法国。

  “在开封徐府街长大的‘曲水流觞’,自始至终都非常非常热爱开封古城,现在国外经商。他有很多保护与发展开封古城的设想,一直都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叶笑风,开封市一政府职能部门公务员,“曲水流觞”的中学校友。

  “我不想拥有王大昌、万福楼的任何产权、使用权。”6月4日22时,“曲水流觞”说:“捐资100万元,只是想能设立专项基金,保护鼓楼街上仅存的一些汴梁宝贝。”

  “曲水流觞”进一步解释说:“原先寺后街的很多近代建筑都已经消失了,许多开封人甚至没能来得及看它们最后一眼。这一次不想再让自己失望,所以想通过这一点点努力,让鼓楼街的这几幢宝贵的老建筑为所有热爱开封风华的人们停留得更久些。我不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回到开封,满眼看到的净是些镶白瓷片的现代建筑和由混凝土建成的仿古建筑,我不希望孩子对‘开封旧城很漂亮’这句话产生任何怀疑。”

  如果说这些原因是“曲水流觞”出于一种外漂者乡土情结的话,王大昌与万福楼自身的蕴涵则是促使他有此举动的根本动机。

  “那些建筑物,都是开封辉煌历史的见证。单从建筑艺术而言,也优于现代建筑百倍。同时,王大昌和万福楼也曾经是开封有名的老字号,体现了开封历史文化的积淀。”“曲水流觞”说:“王大昌总让我想起童年时和父亲的一些往事。其实不单是我们家,对许多汴梁人来说,王大昌老字号都是许多汴梁人市井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大昌与万福楼现在状况如何呢?是否具备保存的价值?

  百年老店王大昌与万福楼

  6月7日,开封市鼓楼广场。

  这里属于开封的市中心,也是开封市最为繁华地带之一,闻名全国的开封夜市就在此处。一条横穿过广场向东的路便是鼓楼街,街北、广场东口两座与周围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阁楼便是万福楼与王大昌。

  万福楼3个字已难寻迹,“航天家电”的招牌赫然入目,一楼摆放着待售的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家用电器。这是一栋清末民初富有欧陆风格的3层建筑,与其他同时代建筑不同,它是著名工商企业家石维峋所创办的一处金店,一度生意兴隆,远近驰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石维峋与几位友人集资合股筹建开办了一座银楼,名为万福楼银楼,但市民俗称万福楼金店。

  自万福楼向东10米便是王大昌,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商业建筑。步入店内,一股清香的茶味浸入心脾,迎面是一个1.2米高、12米长的老式柜台,外侧用紫铜铜皮包覆,并用铜钉嵌成“王”、“大”、“昌”、“茶”、“庄”5个大字,柜台上方高悬着“王大昌”黑漆金字大匾。柜台上的字迹已有部分脱落,但仍可让你嗅到历史的味道。创始人是河北冀县人王泽田,清宣统年间(1913年7月)始开茶庄,取昌盛之意,定店名为“王大昌”,并由书法家了然和尚亲书“王大昌”3字。

  有着“老开封”之称现年57岁的王盘根拿出他翻拍的一张三四十年代的街景照片说,解放前,附近一带的大街两侧都是这种风格的建筑,其整体视觉效果与今天的开封书店街相似,目前就稀稀拉拉剩下几座。“它们都不是文物,但是个历史的见证,应该得到好好保存。如果说万福楼只剩下一座建筑的话,王大昌则是一块活化石,参与、见证了开封商业界近百余年的沧桑历史。”

  王大昌与万福楼是否最终要被拆掉呢?

  能否领到“免死牌”依然未知

  “很有这个可能,在道路规划中已经压了红线。”王大昌的产权所有者开封市果品总公司有关负责人司马敏不无担忧地说:“现在从鼓楼广场向东的鼓楼街很窄,因车流量较大被暂时改成了单行道,从1992年起就有声音说要拓宽鼓楼街,把两边建筑都拆掉,近两年,随着规划日渐提上日程,弄得我们心里也没有底。”

  司马敏说,“王大昌一旦拆除,对这个百年老字号来讲,打击力度无疑是前所未有的,作为一个老字号,除了名声,另外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自始不变的地址。老字号除了自身的文化符号外,更需要与它所处的环境相配套,如果换到别的新址,王大昌的元气会很难恢复到现在的这种状况。”

  据了解,开封市果品总公司属国有企业,王大昌茶店的年销售额近100万元。2002年,王大昌正式入选全国百年老店。2003年,经有关部门测量,这座老建筑土地面积153平方米,不算店内的其他设施,仅房屋一项评估价值近50万元。

  万福楼目前归属河南航天家电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该公司策划部李露丝表示,如果政府在拓宽鼓楼街需要拆除万福楼的话,“航天家电会配合拆迁工作”。针对“曲水流觞”出资百万要保万福楼之举,李露丝未做任何评介,只是说“这位网友应该找政府谈”。

  “可以肯定这位网友的初衷是好的,是从关心家乡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的。我们对他的这种举动表示感谢。”开封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如此评价“曲水流觞”的行为,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城市规划是个整体系统性工程,具体的实施方案细节问题,还是应该由市建委、规划部门作出解释”。

  “鼓楼街一带近期内还没有拆迁两边建筑拓宽道路的打算。”开封市建设委员会土地规划科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按照原来的规划,道路宽35——40米,目前王大昌等两座建筑处路面宽度远低于这个标准。因地处开封市最繁华的地带,路面狭窄给交通带来很大不便,常常在非高峰时期都会发生堵车。“不过,对于王大昌这种百年老店,拓宽时应该会有所考虑。”

  针对两座建筑物历史较长,是否应该予以保护的问题,开封市房屋拆迁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按照有关拆迁规定,确定为文物的就按政策办,“非文物建筑就做正常建筑处理”。

  专家呼吁延续开封历史文脉

  “想当年,河南的第一条步行街就是开封的马道街,那是何等的繁华?具有异国情调的建筑和一字排开的老字号让开封人着实自豪了一把。斗转星移,老字号慢慢地消失了,取代它们的是一间间时尚小屋。可是开封人自己都不认可,何况外地人?”宋韵网网友“于是无声”为此感到惋惜。

  事实上,“曲水流觞”此举算是未雨绸缪,但也从另一个侧面也映射出一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好城市建设规划与保留重要历史建筑之间的关系。而这,也是一座城市的经济利益与历史文化片段保存利益的博弈。对于新兴城市如此,对于一座古城更应如此。一座城市的重要历史性建筑如同一位老人一样,触摸它的角角落落,都会勾起这座老城中的人对过去历史的记忆,见证了这座城市所走过的每一步。

  6月8日,开封市政协副主席、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教授梁留科说,现代化是每一座城市发展的目标,但是历史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的符号。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开封落伍了,但并不是历史文化拖了开封发展的后腿,正是文化成全了这座城市,历史的足迹不可能被现代化的混凝土所掩盖。“对于民国时期的一些老建筑应该进行保护和修缮,做到和宋文化的点面结合”。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范丽珠博士说,上海的外滩有一些老建筑,但是上海在现代化进程并没有抛下他们,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进步的动力,是城市发展历史的积淀,是一座城市的财富。它蕴藏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生活的隐秘,是可能摸到的消逝了的真实。

  “近20年来,中国城市空间的拓展与老城保护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安阳、苏州、西安等城市的拆迁与保护都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杨小无”在河南报业网留言道,“比如改造后的安阳老城,已经把文峰塔变成了闹市区一个可有可无的建筑。作为安阳历史文脉象征的文峰塔,已不能让人们怀想。孩子站在塔下,除了嘈杂的声音和眼花缭乱的广告,不会有一丁点的思考。文化的传承就这样被弱化、被割裂。”(郑州晚报记者 陈祖强 游晓鹏 文/图)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