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荒漠变绿洲 改造传统藏药 科技群星耀高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10:05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编者按:“十五”以来,我省科技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为了肯定我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成就,鼓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2006年全省科技大会分别对2005年度在科技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的科技工作者予以表彰。本报也对我省部分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采访。

   李润杰:誓让荒漠变绿洲

  现任青海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省级重点试验室和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科技研究部主任的李润杰,自1988年大学毕业来到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以来,一直从事水利水电科研工作,在灌溉、治沙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由于在工作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他被评为我省“十五”期间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记者从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了解到,参加工作以来,李润杰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攻关课题、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取得国家级科研成果1项,省级科研成果10项等。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各1项,并曾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评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青海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

  李润杰告诉记者,由于工作的性质,他常年在野外作业搞科研,在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重大项目《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的实施时,人力物力十分紧张,为完成3000余亩防风固沙林试验区的建设任务,他和课题组全体人员顶着野外的寒风,白天在试验区内进行放线、种植,晚上忙着浇水,有时忙得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当地的农民都误以为他们是农民工,搭话开玩笑说他们是挣钱不要命。经过20多个昼夜的工作,他们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试验区的种植任务。由于技术路线正确、时间抓得紧、定根水浇的及时,从而创下了在柴达木盆地苗木成活率达到95%的纪录,现在该试验区已林草茂密,危害农田的流动沙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李润杰告诉记者,虽然工作很艰苦,但是每当看到示范区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的情景时,他就觉得他的付出值得,而且他还要一直干下去,让更多的荒漠变成绿洲,让更多的人受益。

  史建全:首次建立裸鲤资源监测体

  青海新闻网讯在青海省科技厅下达的“十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中,“青海湖裸鲤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项目经过项目组5年的努力,为正确评估青海湖裸鲤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同时,该项目的主持人———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也因此荣获2005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据了解,史建全自2003年7月至今,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从事青海湖渔业资源管理工作并担任主任。曾主持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恢复与提高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的研究”和青海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青海湖裸鲤人工繁殖生物学与放流技术研究”,就青海湖渔业资源现状、青海湖裸鲤资源衰退原因和恢复渔业资源提出了对策建议。

  6月11日,记者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看到,在十几口面积约为50亩的池塘中,人工自繁培育的湟鱼苗自由地游着。据史建全介绍,青海湖裸鲤生长缓慢、生命周期长且怀卵量少,所以对这一鱼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将关系到裸鲤种群存亡、鸟类群体繁衍、生态稳定和青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史建全告诉记者,青海湖裸鲤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项目应用技术手段,首次建立了青海湖裸鲤资源监测体系,摸清了青海湖裸鲤资源的状况。

  同时,在青海湖裸鲤渔业资源和水体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项目组还进行了青海湖水域理化因子的年度监测和湖面海拔高程、湖泊面积的变化情况监测,为分析青海湖裸鲤相关生存环境的演变趋势提供了基础数据。

   党小红:努力提高辅助生殖技术

  青海新闻网讯(记者 王瑞) 青海省首个试管婴儿的诞生,使得青海辅助生殖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6月9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大会上了解到,担任此项课题研究的青海省人民医院医学生殖研究中心的党小红也因此荣获2005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据了解,党小红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临床妇产科专业工作,在参加国家“七五”期间计划生育科研项目时,被国家计生委评为计划生育优秀工作者。2004年,党小红实现了第一代“试管婴儿”的诞生、第二代“试管婴儿”的诞生、冷冻胚胎“试管婴儿”的诞生,并与2005年《高原地区辅助生育技术的临床研究》荣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6月10日,记者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见到了党小红。据党小红介绍,辅助生育技术研究通过对不育症患者实施体外受精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人工受精等一系列技术后,使不育症患者受孕,研究通过了试验以及临床应用,填补了我省医学的一项空白。此项目自2003年2月开始实施至今,已为64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妊娠率达到34.3%。截至2004年12月,我省共有8例试管婴儿诞生。

  杨生岳:研究高原慢性肺心病22年

  青海新闻网讯由于在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和重症哮喘救治系列研究中的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解放军第四医院呼吸内科中心主任的杨生岳,在全省科技大会上被授予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68年刚刚20岁的杨生岳参军来到青海,在原陆军四医院工作,这一干就是38年。杨生岳一边从事临床工作,一边进行高原呼吸病研究。1975年,杨生岳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珠穆朗玛峰综合研究,在1979年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8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个人获得重要贡献奖。他还曾获得两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二等奖、9项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和9项四等奖。

  采访中,杨生岳告诉记者,他从1982年开始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和重症哮喘救治的系列研究。经过了22年,直到2004年才结束。杨生岳的研究成果对高原肺心病的特殊性提出了理论依据和观点,为认识、诊断、病情判断、治疗、预防和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科学依据;对高原重症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法。

  索有瑞:对传统藏药进行现代化改造

  青海新闻网讯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特色保健食品开发等方面研究工作的索有瑞,将研究方向与国家和地方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他的研究成果达到了保护资源、建设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工作出色,索有瑞被评为青海省“十五”期间优秀科技工作者。

  现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的索有瑞,1980年参加了工作,取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17项。

  采访中,索有瑞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把围绕青藏高原藏药资源和特色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以及藏药现代化作为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传统名贵藏成药的现代化改造。从1998年开始,索有瑞一直从事柴达木盆地唐古特白刺保护与持续利用研究,目前索有瑞已基本完成了对唐古特白刺资源分布、破坏程度、资源特点的研究,而且还开发出了以唐古特白刺果实为主要原料的系列高技术保健食品。

  当谈到对传统藏药的现代化改造时,索有瑞告诉记者,通过现代化改造,客观科学地解释传统藏药理论和临床应用地合理性和弊端,重点解决困扰传统藏药发展的焦点问题,研究成果对推动西部藏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杜德志:与蔬菜结下不解之缘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从2006年全省科技大会上了解到,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杜德志研究员获得了“十五”期间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据了解,毕业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的杜德志,学成后主动要求来青海从事杂交油菜育种研究工作,目前已是青海大学作物遗传育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杜德志研究员曾在1997年获得青海省首届青年科技创业奖,2002年又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同年获得了青海省政府个人重大科技贡献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杜德志作为我国春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主持了省、部级项目10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他先后培育出优质春性油菜青杂系列品种5个,分别通过了青海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其中,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青杂1号”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品种,该品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品,而“青杂3号”的选育则创造性地解决了高海拔地区春油菜高产与优质的矛盾,成功革新了高海拔地区种间替代的春油菜种植模式。这些品种已在春油菜区的青海、甘肃、内蒙古和新疆等大面积示范推广,在成果的转化中,新产品推广面积达1520万亩,创经济效益9.5亿元。(记者 薛志峰 王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