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要轻贱自己的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10:39 公益时报

  近十多年来,他一直奔走于山川乡野,像精卫填海一样挖掘和抢救民间文化。他说,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 。他因此忧心忡忡,不辞辛苦地奔走各地,以最贴近生活的姿态亲近民间文化,保护民间文化。他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特约记者刘桂芳

  本报记者雷晓寒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遗产保护日”。日前,本报记者就中国民间文化保护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冯骥才。

  记者:今年的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对于以这样的方式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您有什么 看法?

  冯骥才:确定“文化遗产保护日”是我两年前在人大的提案,经过多方的呼吁最终确定下来。这对于我来讲自然是非 常重要的事。但大多数人还不能清楚地看到、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纪念日的方式确定,就是加强人们对文化遗 产保护的重视。

  记者:目前我国的民间文化到底面临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冯骥才:基本是一种自生自灭的状况,保护的力量非常弱。比如北京的民居,最有特色的就是

四合院和胡同,但是现 在,外地人来到北京,对北京这个城市的特色没有太多感受。更别提那些边远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文化也非常脆弱 。我认识一个法国女人,研究民族文化的,她花钱雇人到各村寨专门收集古老的服装与饰物,每过一阵子,就打包装箱运回法 国。民间文化就这样流失。

  记者:这是否表明,我们许多人对于民间文化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

  冯骥才:是的。很多人认为民间文化比不了精英文化,觉得村妇的剪纸比不上齐白石、莫奈的作品。其实,每个事物 都有独特的意义,精英文化是杰出人才创造的,它代表了人类最高的艺术水准,民间文化有民族和地区的共性,能表现一个民 族集体的特征、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民间文化的意义还包括独特的习惯和生活愿望。比如说春节不让你回家你就受不了,这 就是根的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1.2亿的民工潮背后就是民间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要轻贱了自己的文化。

  记者:您认为需要哪些措施才能保护渐渐流失的民间文化?

  冯骥才: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抢救,二是保护,三是弘扬,四是发展。抢救可先采用普查的方式,弄 清楚我们的家底,再在普查的基础上,将濒危的、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保护起来。目前确定了三类需要重点保护的民 间文化:一是少数民族的,二是靠传承人传承的,三是原生态的。

  记者:您认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冯骥才:我们现在正赶上转型时期,原有的一些文化消失了,这是正常的,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有不正常的,那 就是现代化过程是突然的,不是线性渐变的。外来的大众和商业文化的到来,使中国原有的文化遭受冲击,甚至突然死亡。大 批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的消失,使城市之间变得没有区别,消失的还有大量历史人文的内容,大量的民俗和历史记忆。在这样的 情况下,我们的抢救工作和时代变革之间进行的较量变得非常艰难。

  记者:我知道你个人曾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梦想,就是用10年时间,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普查,现在进展得如 何?

  冯骥才: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两年,效果还不错,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比以前有所提高。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 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中国的文化家底摸清整理出来,包括对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搜集与整理,大到一个古村落小到一 个荷包、一张剪纸,尽量做全面拉网式普查。全国90%以上的地区都开展了这种普查。

  记者:在保护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冯骥才:首先是经费困难,更重要的还是人们文化的觉醒。对民间文化最好的保护,就是从文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商业 的角度去认识它。如果过分地开发这种具有原始艺术特质的民间文化,势必走向愿望的反面。特别是旅游介入民间文化,必将 对这种

传统文化带来损害。所以,如何将这种民间文化恰如其分地保护与开发,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者:自从从事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以来,人们发现您的文学作品少了。您以后是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民 间文化遗产保护中,还是写作?

  冯骥才:说实话,有好几个小说的题材等着我去写,我被它们折磨得很痛苦。解救的办法就是,突然有一个人说哪个 地方又发现了一个古村落,我马上就来了精神,拿上行李就走。我的一个朋友说,大冯,你现在干的事情就像精卫填海,你叼 来的东西能够解决多少问题?我笑了,精卫填海最后是吐血而死,但它的身上能够体现一种精神,我天生是为思想和精神而活 着的,如果我真是精卫,我觉得自己干的事情就值得了。但,我也会很茫然,因为有时觉得自己的声音很有力量,能够解决一 些问题,但有时又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一阵风而已,吹过去什么都没有,我可能就是一只精卫。

  冯骥才小档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之一,“文化反思小说”的倡 导者。代表作品有《神鞭》、《炮打双灯》、《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近十多年来,他全身心致力于文化 遗产的保护,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出版各种相关著作,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性文章,对当代中国文化界 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自筹资金成立民间文化基金会,是一位孜孜不倦战斗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的斗士,是当之无愧的“东方 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