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冯骥才:守望民间文化的“精卫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10:39 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雷晓寒

  见过冯骥才的人大多对他印象深刻。他身材高大、思维敏捷,即使年逾花甲,却也步履矫健,在接受采访时他总是激 情满怀,出口成章。

  2003年初,中国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冯骥才说,为了更好地保护
民间文化,当时就想到了做 一个基金会。可是启动资金需要200万元,作为一介书生,他只能拿起手中的笔,不停地作画。2004年基本上是白天做 工作,夜里10点到凌晨1点钟画画,非常艰苦,画了有七八个月的时间,把这些画拿到北京、天津,各办了一天的展览。当 时冯骥才想,这批画即便卖掉了,不见得会卖到200万。好在有一个好朋友叫赵文煊,台湾演员,他说:“冯老师感动我好 几次,我也感动你一次。”于是他把100万元人民币的片酬捐献给了冯骥才。加上冯骥才历时10个月用自己的画筹得的款 项100多万元,由此成立了民间文化基金会,将自己从一位文学大家变成了民间文化保护的斗士。

  说起为什么会在近10年把主要精力从小说写作上转移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事业之中时,冯骥才说,他们 这一代作家有一个很强的时代印记,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批作家之所以能够走上文坛,是因为他们经历了整个中华民族 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从“文革”到改革的过渡。从“伤痕文学运动”开始,到改革文学,他们经历了关键的变革。这些作家 更关心民族的命运,这是这一代作家与生俱来的。

  “我们现在处在全球化时代,这个时代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保存本土文化。现在的文化涌入是随着商品而来的,外来 文化占据了我们的精神空间。有一个时期我们电影看香港的,流行歌曲听台湾的,爱情片看韩国的,

漫画看日本的。当社会进 入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我们就要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的文化。前几年连春节都不愿意过了,在我们这些城市人对春节逐渐失 去兴趣的时候,上千万的民工还要赶着回家过年。作家可以把这种思考写进自己的作品,可我觉得这种方式不能解决中国文化 的问题,我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直接参与我们的文化保护。这也是一种责任感使然。”

  基金会的钱不多,只有200多万元,对于民间文化的救助来说远远不够。在整个民间文化有困难的时候,基金会首 先支持弱势。冯骥才说,如果一个少数民族的村寨变成罗马花园,穿的服装都是牛仔,唱的歌曲都是王菲的,都像

超级女生一 样在村里走来走去,那他们民族的特征就消亡了。他们必须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

  今年基金会所做的重点项目,一是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普查;二是云南地区民间的版画“甲马”的调查;三是资 助一个作家做草原民族民居专项调查,年底还要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搞一个活动,帮助更多的保护者开展工作。“我今 年还要做一个民间守望者奖,就是要奖励这些年来在中国的土地上一直默默无闻地、完全奉献地做民间文化守护的这些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