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查处黑车遭遇疯狂司机 协查员惨遭黑中巴碾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12:38 扬子晚报

  昨晚10点50分左右,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稽查部门联合公交治安分局及交警六大队对中央门地区的黑中巴进行查处,就在众人发现一辆8路黑中巴,并上前进行检查时,司机突然启动车子疯狂逃窜,将一名站在车前参与执法的协查员当场撞倒,车子从其身体上碾轧过去后还向前逃窜,最终被民警拦下。而那名协查员当场身亡。目前,三名涉案男子被警方羁押。

  现场一男倒在血泊中

  当晚11点左右,记者接到读者报料后迅速驱车赶到了中央门公交北站附近,此时该路段已经十分拥堵,数辆“122”警车闪着警灯停在路边,上百名围观者聚集在现场周围。记者走近才看到,马路右侧的护栏已经被撞断,一名中年男子躺在地上,头部全是鲜血。不久,一名交警走了过来,轻轻地将一块布盖在了该男子身上。随后,交警们在现场拉起了警戒线,并放起了“慢行”的牌子,交通这才得以恢复顺畅。

  中巴身上轧了过去

  “当时惨得不得了,就看见那名男子被轧后鲜血直溅,司机真是太没有人性了!”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目击者黄先生面对记者问询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事发前,黄先生和妻子骑着摩托车自此而过,他看见两辆车闪着警灯在追一辆中巴车,行至中央北路与和燕路路口处时是红灯,中巴车便停了下来。这时,后面追赶的一辆依维柯车上下来了不少人,并走向中巴车,其中一人侥幸上去后,其他的人都被关在了门外。就在此时,令黄先生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那辆中巴车的司机突然启动车子,一名从依维柯车下来的男子正好站在车前,当即被撞倒在地。司机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直接从该男子身上碾轧过去,把路边的护栏都撞断了。可能是该男子的身体堵住了车轮,中巴车熄火了,司机见状又启动了车子,再次驶了过去,并从非机动车道沿着和燕路逃窜。黄先生和妻子都吓呆了,那名男子被轧后,鲜血直喷,挣扎一番后就不动了。

  交警拦下疯狂黑中巴

  事故发生后,一辆“122”警车立即追赶过去,中巴车依旧疯狂地沿和燕路往东逃窜。一直到了红山大酒楼门前,警车才猛地超越过去,将中巴车逼停下来。司机和两名男子打开车门就想跑,结果被交警当场按倒,三人随后暂时被送至小市派出所看管。记者在红山大酒楼门前看到了这辆比较破旧的中巴车,此时车门紧锁,一名交警正在看管,准备用拖车将其拖回六大队。记者注意到,中巴车牌照为苏AG9766,后面的车牌还用一块布把最后一个“6”字遮住了。不少围观的市民都知道了发生在前面的事故,他们几乎异口同声都在谴责中巴车司机。其中一名李姓市民还称,中巴车被逼停下来后,车上还有10多名乘客,当时他们被民警喊下车时,脸色都变了,还有一名年轻女子都哭出来了。

  死者是查黑车的协查员

  随后,记者又回到了事故第一现场,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站在依维柯前不停地打电话,神情黯淡。记者待其通话结束后,跑过去进行了问询,该男子称是客运稽查部门的,那名不幸身亡的男子是参与执法的稽查队协查员,姓傅。可能是情绪过于悲伤的缘故,该男子不愿多说,只是不停地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记者了解到,这辆8路黑中巴经常在晚上10点半停在新街口附近,带一些往燕子矶方向的商场员工。当晚是南京市客运稽查部门联合公交治安分局及交警六大队进行的一场暗访查处黑车行动,怎料到黑中巴司机如此疯狂。今天上午,记者拨通了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办公室电话,一名姓陈的男子称已经知道此事,那名不幸身亡的傅某是稽查部门的协查员。对于查处黑车一事,这名姓陈的男子表示,这并不是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事,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客管处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仅今年就在全市查处了1000多辆黑车。记者随后又与交警六大队和公交治安分局取得联系,他们表示此事还在调查处理当中。本报记者郭一鹏陈迪晨评论

  想起去年黑中巴酿祸

  如果我们不太健忘,我们应该记得一年多以前,在南京栖霞大道发生的黑中巴失控致使7人死亡的惨剧,事发后,各家媒体都进行了详尽报道,讨论取缔黑中巴为什么这么难?而有关部门也联合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打击取缔活动,很是热闹了一阵子。黑车泛滥这种状况,不独南京有,其他城市也有,有的城市交通部门为了管理,可谓是绞尽脑汁,“钓鱼”就是不少城市的交通稽查的一项“绝活”。所谓“钓鱼”,就是交通稽查部门让人扮成搭顺风车的人,然后在前面拦住,以“非法营运”为由进行罚款,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钓来钓去,交通客运市场没见多大改善,但有关部门却“创利”不少,从此也多了一门新行当——鱼饵,充当“鱼饵”的人据说可以从罚款中提成,收入也颇为可观。

  我们可以想见,这次事件以后,有关部门肯定会加大处罚和检查力度。但是,城市出现黑车也好,黑中巴也好,自然有其需求的市场,规范客运市场,取缔黑车,肯定不是“钓钓鱼”那么简单,也不是出了事以后搞几次联合整治就能奏效的。我们在此不怀疑有关部门为此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只是希望我们的执法部门的工作,能够更有效一点,更科学一点。迪晨一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