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总十四届执委和经审委培训班大会发言摘登 :对增强工会凝聚力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2:0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是中央领导同志对工会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工会组织寄予的厚望。扩大覆盖面是基础,增强凝聚力是目的。如果工会组织缺少甚至没有凝聚力,怎么能担当起团结动员职工的重任?怎么能在关键时刻稳定好职工队伍?所以,增强工会凝聚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一、工会凝聚力的选题标准

  工会凝聚力是指工会组织对广大职工的吸引力。衡量的标准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职工对工会的认知度。有凝聚力首先表现在职工对工会性质、地位、作用和工作等方面比较了解,对工会的关注度较高。如果职工对工会“是什么样的组织,在做什么工作”等方面认知度低,就说明对职工缺乏吸引力;二是职工对工会工作和活动的参与度。凝聚力强的工会,各项工作和活动职工能积极参与。反之,职工漠不关心,参与的人不多;三是职工对工会的满意度。这是衡量工会凝聚力的根本标准。满意度决定凝聚力,只有职工对工会工作满意了,才能对工会组织产生归属感,把工会当成自己的家,职工才能团结、凝聚到工会周围。二、工会凝聚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我们工会凝聚力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职工对工会的认知度不够高。一些职工尤其是农民工,对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会员的权利义务等一些基本认识缺乏,工会意识淡薄,有些职工对工会的认识停留在发福利、搞文体活动上,对工会工作了解不多。这种认识不仅使职工入会意识缺乏,也容易造成工会基础不稳固;职工对工会工作的参与度不够高。有些基层除了文体活动外,职工对集体合同、工资协商等工作参与度不高,有些工会的工作只停留在工会委员、小组长和积极分子层面上,没有发动全体职工参与;职工对工会的归属感不强,满意度不高。由于职工对工会的满意度不高,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不再找工会,不再依赖工会。三、增强工会凝聚力的着力点

  1.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在提高职工的认知度上下功夫。提高职工的认知度是增强工会凝聚力的基础,只有职工对工会的认知度提高了,对工会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主动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融入和参与到工会工作中来。为此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对非会员的宣传。目前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还没有成立工会,半数以上的农民工还游离于工会之外,这些企业和职工是今后宣传工作的重点对象。杭州市总工会通过组建工会法律志愿服务者队伍,通过志愿者深入企业、社区宣传工会、宣传法律政策,开展咨询服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二是加强《工会法》、《劳动法》的普法教育。既要提高经营者的法制意识,也要提高职工的入会及维权意识;三是加大对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工会各项工作都要有宣传计划,让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开展某项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与自己的利益关系,激发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大对先进典型、维权实例的宣传力度,让职工看到工会维权的成果。

  2.面向职工,服务职工,在提高职工的参与度上下功夫。提高职工的参与度是增强工会凝聚力的关键。工会工作是群众性工作,只有广大职工都参与到工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来,才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产生凝聚力。为此,工会工作必须坚持以职工为本,面向职工,强化服务功能。

  在工作指导思想上,要坚持职工在工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引导、吸纳职工参与到工会工作中来,使职工成为工作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在工作内容上,要避免“职工想要的,工会不干,职工不需要的,工会大干”的状况;在工作品牌上,要打造服务职工的品牌,定位在服务职工、职工受益和职工满意上;在工作机制方法上,上级工会要变工作指令性为指导服务型,多从政策、办法、手段上给基层以指导帮助。

  3.强化维权,彰显作用,在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上下功夫。提高职工的满意度是增强工会凝聚力的核心。职工对工会不满意,原因是工会维权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充分,职工难以感受到工会作为自身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作用。因此,一定要解决制约工会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在组织体制上,要突破单一组建模式,可试行乡镇、街道工会直接吸收职工入会的方式;二是在工会干部选配上,要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工作者、向企业委派工会主席的做法,使工会干部的劳动关系、工资福利等方面与企业有所脱离。同时,要扩大基层工会主席直选;三是在工作考核评价上,要实行上级工会考核与会员评价相结合的做法。考核评价主体要突出会员;考核评价内容要突出工作质量、解决问题的程度和职工的认可度;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要实行综合评价不达标的,按程序调整或罢免工会主席,各类工会先进的评比实行会员认可度一票否决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