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你我身边服刑 他们很安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5:0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罪行较轻或是过失犯罪的罪犯,不用蹲在戒备森严的监狱服刑,而是回家在社区开放的环境里服刑。社区矫正曾是一项特殊的服刑方式,成都在经过两年小范围的试点后,今年下半年,成都市19个区、市(县)将全面推行。

  据成都市司法局副局长曹海波介绍,5年内,进行社区矫正的人员将比目前增加30%。

  现状 武侯区全面试点社区矫正

  武侯区是成都首批试点社区矫正的区县之一。武侯区司法局基层工作科科长李军介绍,2005年,武侯区首先在晋阳、小天竺、玉林3个街道办开展了试点工作。今年4月,全区13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推行试点。目前,武侯区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一共有133人。这些人员包括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时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和被剥夺政治权利但是在社会服刑的人员。

  社区矫正人员到底犯的是哪类犯罪呢?小天竺街道办事处司法所主任冯青说,他们街办有7名矫正对象,分别因交通肇事、抢劫、故意伤害、职务侵占而被判刑。这些人员中,有在校学生,公司职员,有未成年人,也有年近花甲的老人。但是矫正人员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弱,对社会不具危害性,更没有危险性。通过社区管束、教育、感化、心理治疗、公益劳动等手段,可以纠正他们因被判刑而不良的心理倾向,让他们不会重新犯罪,回归正常的生活。

  措施 公益劳动赢得居民尊重

  “矫正对象不用蹲监狱,但是必须进行公益劳动,定期进行教育培训。”武侯区司法局基层工作科陈梁介绍,每个司法所在收到矫正对象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后,会马上建立帮教小组,建立矫正人员的个人档案。每个矫正对象,还要签订帮教协议书。每月,他们要定期参加法律法规学习,定期进行书面的思想汇报。此外,他们每月还要参加不少于10个小时的公益劳动。公益劳动成为社区服刑的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

  “9月25日,帮助空巢老人打扫家中卫生;11月3日,清除社区牛皮癣……”这是小天竺街道办事处九茹村社区一名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的记录。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幸先勇介绍,矫正人员参加的公益劳动,都是其力所能及的,并且对社区及社区居民都有帮助。多参加这类活动,不仅让矫正对象能够很快与社区居民沟通,融洽相处,而且能打消居民最初的一些顾虑,赢得居民的尊重。

  奖惩 加减分监控矫正对象

  陈梁说,对于社区服刑的矫正人员,管教人员除了每周定期电话了解他的思想状况,还会通知他所住片区的负责人,随时了解他的新动向,全方位监督,以免发生意外。根据矫正对象参加学习、公益劳动的情况,结合他的日常表现,管教人员会分别表扬奖励或给予惩戒。表现好的有加分,表现不好就要扣分。如果扣分多了,司法所会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延长社区矫正时间。反之,则请求法院减刑。目前,武侯区对7人提出了11次的记分表扬,但没有一个人受到惩处。

  关怀 心理辅导驱走内心黑暗

  “我坦然面对我过去犯下的错。”曾因抢劫被判缓刑的周飞(化名),今年19岁,他每天早上8时就要出门工作,作为电脑技术员,他每月收入可达2000元。但是,这个看上去天真的男孩子正在接受社区矫正,“刚刚从看守所出来的时候,我每天关在家里自闭,不想见任何人,想着这辈子就这么完了。”

  陈梁说,因为被判刑,每个矫正对象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隐患,害怕面对社会,更害怕面对身边的人。这种情绪一旦长时间延续,说不定有些人又会走上回头路。为了帮助矫正对象卸下心理负担,帮助他们调整消极情绪,武侯区司法局在每个街道都开设了一间心理矫正室,请来具有专业知识的心理咨询医师、大学心理专业的师生、退休老教师以及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做心理辅导员。

  “通过心理矫正,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就业。”陈梁说,现在133名矫正对象中,除了在校学生,100%就业。

  社区服刑充满人性化

  昨日,记者在开展了社区矫正的社区对20名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其中,85%的居民认为,社区服刑充满人性化色彩,10%的居民抱着观望态度,但是也有个别居民认为社区服刑容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安全隐患。一位大爷认为,回社区服刑充满了人情味,但相关部门必须做好防范措施,以杜绝可能产生的治安隐患。

  周飞是因抢劫罪被判刑的。亲自矫正他的冯青说,虽然周飞曾因无知和好奇犯过抢劫罪,但是他当时是未成年人,本身也没有危险性,电信路社区的居民了解情况的都很理解,也没有人用歧视或者害怕的眼光看待他。

  社区矫正人员将增加

  昨日,成都市司法局副局长曹海波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成都商报:下半年成都将全面开展社区矫正试点,是不是每个街道办都设立矫正点?矫正人员数量会达到多少?

  曹:今年下半年,成都19个区、市(县)全面试点,每个区最少要选择4~6个街办设立社区矫正点,以后社区矫正点的数量会逐步增加。目前看来,5年内,成都矫正人员数量将比现在增加30%。

  成都商报:矫正人员进社区服刑是否需要提前告诉社区居民?

  曹:每个街道办事处可以提前通知当地居民有人在社区服刑这件事,但是不能透露具体案情。因为每一位社区矫正人员社区服刑,实际上是回家服刑,这是按照户籍所在地决定服刑地点的,不能跨区服刑,更不可能随意选择区域服刑。

  成都商报:在社区服刑,对居民来说会不会增加他们的不安全感?

  曹:在社区服刑的人员,都是罪行较轻,没有什么社会危害性的。社区矫正两年来,没有一例矫正人员重新犯罪,这已经是一种增强安全感的表现了。而且,开诚布公地告诉居民社区服刑人员的存在,这本身也是一种公开,让他们觉得放心。

  成都商报:如何让矫正人员免受歧视?

  曹:一些社区居民把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当做坏人,这是一种戒心。要消除居民的歧视心理,除了让社区服刑人员积极接受矫正,赢得大家的尊重,也需要加大对居民有关社区矫正的宣传。双流曾有一名兽医被判了缓刑,一直不敢出门,接受社区矫正后,工作人员重新为他办理了兽医证,由于他经常免费帮老百姓家里的牲畜看病,大家都尊称他为老师。

  本报记者 赵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