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教育高投入未必带来就业回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6:04 中国青年报

  实习生 王佳

  大学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

  “要是从小学开始计算上学花的钱,差不多都够我爸买辆不错的车了。所以我找的工作,最起码要对得起这么多年花的钱。”尽管7月份就要离校毕业,可曾经面试过的几家单位
都不称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研究生苏薇(化名)仍在寻觅着心目中的理想工作。

  “截至目前,我校研究生的就业签约率大概是50%。”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的一位老师介绍,就像苏薇这样,很多学生选择“有业不就”。

  根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

  与此同时,毕业生的起薪水平却不见增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05年12月发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专科毕业生起薪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同2003年相比,本、专科毕业生的起薪略有上升,但硕士和博士的起薪却有所下降。2005年高校毕业生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20.3%。

  高投入不代表高回报

  现实的就业问题和起薪状况,打破了几十年来大学生就业无忧的心理惯性。能否收回教育投入成本的问题,摆在了大学生和家长面前。

  苏薇读研期间,学费每年1万元,再加上两年时间的投入,她希望找到比本科生起薪更高、更为稳定的工作。尽管没仔细算过这些年上学的花销,但按目前教育平均收费水平计算,像苏薇这样的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家庭的教育投资大概在10万元至15万元左右。

  “从你选择上大学那一天起,就开始了一种投资行为。”曾就读于日本神户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张宏认为,目前数额不小的家庭教育投资,使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期待较高。据有关媒体报道,按照目前大学生平均工资水平计算,收回教育投资费用,不吃不喝也要10年。

  前期的高额投入,与毕业时并非高薪的工作回报,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大矛盾。前程无忧网站《人力资本》月刊主编、资深职场专家孙虹钢认为,除工资薪金外,一份工作带来的荣誉感、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等外在因素,都是大学生择业考虑的重要问题。而这也是大多学生宁可留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漂着”寻找机会,也不愿意回到家乡稳定就业的重要原因。

  就业期待为何常常落空

  投资行为一般伴随着对回报的期待。因此,“每一个学生在就业时会有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孙虹钢对这种期待表示理解。

  但他认为,目前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过高。这种“脱离现实”的期待,最终只能落空。

  落空直接体现在大学生的工资待遇上。大学生供给数量不断加大,而工作岗位却逐渐减少。以2006年为例,今年大学毕业生413万人,同比增加44%,工作岗位却减少22%。两相对比,大学生数量供过于求,劳动力价格降低,实际工资收入减少。这样,“在工作期待与实际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导致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影响就业情况。”张宏提醒大学生应根据就业现状及时调整就业观念。

  但传统的就业观念却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期待。张宏说,目前中国的文化体系以及教育体系都未转变过来,家庭习惯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加上十几年的教育投入、心血付出、社会传统对大学生的定位影响,都造成大学生就业期待偏高。尽管国家提出把大学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但大学生是“象牙塔尖”的传统观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另外,大学生本身“眼高手低”的现状也令他们期待落空。招聘方的企业,是完全按照市场行为进行运作的组织,并非慈善或福利机构,他们需要能够创造价值的员工。大学生如果自身水平达不到高薪工作的要求,企业与个体之间则达不成交易。因此,高薪稳定的“好工作”并非没有,只是大学生本身能力尚有不足。

  尽管目前有人指出教育收费在中国过高,应该尽快核定教育成本的问题,但如果投资方向不对,“就业时照样存在问题”。孙虹钢认为,“降低教育成本不是目的,如何提高学生素质,适应市场用人需求,让大学生期待薪金与企业期待人才对等,才是关键。”

  就业期待如何不再落空

  如何合理地进行教育投资、有效地利用投资成本,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要成功就业,需要丢掉“精英”意识,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机会。

  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280万人,而到2006年则增加到413万人。

  国家人事部最近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仅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城市就接收了人事部抽查的15个省市10.9%的高校毕业生。

  更有人指出,近年北京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每年至少吸纳了全国高校一半的毕业生,这与国家提倡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号召反差很大。

  “说实话,我自己不愿意去西部和基层。除了待遇之外,西部的生活条件太差了。”苏薇坦言自己不愿意去西部的原因。

  目前中国东西部地区过大的发展差距,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向西部前进的脚步。在国内地区差异、行业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之所以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正是看中了这些城市的发展机遇、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等综合因素。“如果各地差异不大,去哪儿都行。”苏薇说,“可现实不是这样。”

  大学生面对着“走向西部、走入基层”的号召,专家认为国家应当制定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政策举措。

  据了解,美国在鼓励学生到西部创业或就业时,会以奖励土地或减免税收的政策来鼓励,而这些都是很实际的回报内容。“我们的大学生为何不到西部或基层就业?正是因为于没有真正的、实际的利益回报。”孙虹钢对笔者说。

  此外,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时,也应注意投资的力度和方向。张宏认为,教育投资应当在维持社会普通标准的前提下,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从而追加投资。否则,“如果方向不明或能力欠佳,都会出现回报不抵投入的状况,成为一种盲目投资行为。”

  针对目前即将毕业仍未签约的大学生,张宏建议他们不要“漂着”,要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选择一个

性价比最好的工作,积累经验和能力,同时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另外,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师也表示,希望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能够更开放、更灵活。如果地方保护严重,限制学生的异地就业,就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自由流动规律。

  不过,针对目前“上大学究竟合不合算”的质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认为,如果仅从读大学的“投资-收益”角度而言,未来社会将会出现一个“投资-收益”的底线——

  不读大学,则难以进入主流劳动力市场,即工资更高、工作条件更好、有更稳定的预期的劳动力市场。而且,“接受高等教育,有益于提高年轻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快速变化的社会会产生很多机会,这些机会不是传统的,格外需要知识作为背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