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东医疗队员参观新唐山与救治过的地震伤员见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9:20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刘超

  昨日,烟台、临沂医疗队回访团怀着与亲人欢聚的激动,深入30年后废墟上建起的新型社区,感受着居民的热情,感受着古冶的巨大变化;同时,他们再次拿起医疗器械,为生活在古冶区老年综合福利服务中心的老人和截瘫患者进行义诊。

  古稀老人赶来见恩人

  昨日上午,烟台、临沂医疗队回访团来到了古冶区供电社区。车刚刚停到小区的大门口,记者便看到了甬路两旁手捧鲜花的孩子们,热烈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来到小区的中心广场,居民和孩子们早已为客人们准备好了精彩的演出。“我也要为古冶的亲人们献上一个节目,来表达我们的情谊!”来自烟台医疗队的张春祥主任激动地走上台,为热情的居民清唱了一段山东的地方剧。

  就在这时,演出现场来了两位特殊的嘉宾,原来76岁的郭秀珍老人在孙子的陪同下专程从家里赶到供电社区,与海军烟台407医院的王恒松医生见面。“我终于又见到了亲人啊!”郭秀珍老人紧紧握住了王医生的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地震时,我儿子12岁,我们娘俩受重伤转到烟台407医院治疗,那里的医生对我可好呢,喂水喂饭,陪我说话,照顾得特别细心。”老人说,如今孙子都要上大学了,但一家人没有忘记烟台的恩人们,他要当面感谢烟台人的恩情。

  咱家“震红”都当妈妈了

  “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啊!”见到曾经在唐家庄废墟上为很多孕妇接生的王月梅医生,54岁的王秀兰抱着亲人泣不成声。“震红很好吧,她没有改名字吧?”王医生关切地询问着当年在废墟上出生的小震红。

  1976年8月6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24岁的王秀兰马上就要临产。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烟台医疗队的几名医生顺利地为王秀兰接生,一个健康的女婴出世了。“当时很多产妇,她们都让我们给孩子起名,有的叫震生,有的叫唐烟,有的叫震红,我们找了他们很长时间了,终于知道了震红的消息。”王月梅激动地说。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震红都当妈妈了!”王秀兰说,是震红把烟台医疗队寻找她的消息告诉了她,得知亲人真的来了,王秀兰立刻赶着替女儿来与接她出世的阿姨见面。

  重温30年前的感觉

  下午,烟台、临沂医疗队回访团来到了古冶区老年综合福利服务中心,为那里的老年人和截瘫患者送去了凝聚深情的药品和补品,并为他们进行了细致的义诊。相隔30年,他们又一次在同一片土地穿上白大褂,背起药箱,询问病情。

  在福利中心的一个卧室里,在地震中成为高位截瘫的刘秀芹接受了临沂医疗队程彦唐医生的诊疗。“你一定要多活动,经常做按摩,身体的循环系统才会更通畅。”程医生一边为刘秀芹做示范,一边教她如何保养身体。

  “我们这次为这里的老人和患者义诊真是非常亲切,好像又回到了30年前,只是现在的感觉不一样了,看着今天的人们生活得这么美好,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胸前挂着当年写有“山东医疗队”字样的工作证,临沂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副院长陈权感慨地说。

  “变化真让我们吃惊”

  “这小区真美!真想不到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30年后这里却是漂亮的高楼!”看到古冶供电社区的居民楼,回访团的人们都发出了惊喜的慨叹。

  走进供电社区10号楼刘秀芬的家,回访团更是一片惊叹。“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相比30年前的帐篷,真是变化太大了!”30年后重回唐山,给了他们太多的惊喜。

  两天的时间,当年山东医疗队眼中废墟里的古冶已经消失了,30年的变化让他们的心情从惦念变成了安慰,甚至是羡慕和自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