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城特别铁路沿途设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3:03 新京报 | |||||||||||||
核物理学家胡思得回忆研制原子弹艰苦生活
爆轰实验场隐蔽体内陈列着一颗与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同等比例的原子弹模型。
牧民东织布在核爆炸模拟试验钢板墙前。 本报讯(记者申剑丽)昨日,回忆起当年海晏奋斗的情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核物理学家胡思得,感慨颇深。 胡思得当年进藏时只有27岁,他介绍,进藏的路很长,从北京两天两夜到西宁后,待一两天调整身体后坐车进藏,大概再过一天才能到基地。 从西宁到海晏后需要换乘专门的火车或汽车,统一开到原子弹研发厂区,“上车都需要看证件,一般人不许上;海晏开往厂区的公路也是专用的,沿线都有哨卡,想进入必须过关”胡思得说。 胡思得介绍,当时前后“上万人”来到海晏地区,甚至专门从上海理发店调过理发师,从天津澡堂调过去的洗理师傅,首批进藏的人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干打垒”里,这种临时用砖头垒起的小棚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不生火,室内室外一样冷。 此外,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度,气压很低,水到80多度就开了,馒头根本蒸不熟,大家就只好吃当地的青稞面。遇到停电,食堂没电打不了火,大家把食物搁煤油炉上热热随便对付。 胡思得说,在海晏,“最不配合”的是天气,一年中就七八九月份稍微好些,其余时间都在下雨或下雪,温度最低时零下三十度,每个进藏的人都领到“四大件”御寒过冬,就是皮帽子、棉大衣、棉靴和手套。不过,条件虽然艰苦,却没有影响当年人们的创业热情。 专题采写 本报特派记者徐春柳 本版摄影 本报特派记者陈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