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人日报社评:“选资”的眼光与发展的态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3:4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对外来资金“来者不拒”的态度反映出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表明一些地方政府不正确的发展观仍在作怪

  据本报6月13日报道,在众多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而衰退的情况下,拥有百年采矿史的山东省枣庄市提高外商落户门槛,以招商“选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上半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与实现利税
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据报道,枣庄近年来始终坚持引进用地少、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增加就业多的项目,提高外商落户门槛,坚持引资项目必须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

  在一些地方对招商引资实施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的“宽松”政策的背景下,枣庄市以严格的“选资”,筛选符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外来投资项目,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方把吸引外来资金作为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一些地方政府对外资的进入开通“绿色通道”,尽可能地给予政策支持。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地方甚至出台有违国家法规、损害劳动者利益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有的地方不惜花巨资举办各种“招商会”、“引资节”,吸引外资的青睐。在相互竞争下,一些地方对招商引资的条件越来越宽松,限制越来越少。与此同时,某些引资项目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甚至危及当地百姓健康,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埋下一定隐患。尽管如此,在“发展优先”,“先发展后治理”观念的支配下,一些地方无节制的引资冲动仍然难以遏制。一些地方对国家政策、对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甚至不惜违规操作。有关部门指出的“土地违法、环境违法都有地方政府的影子”,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枣庄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压力较大,对外来资金的渴望十分迫切。然而,该地没有盲目招商引资,而是采取了有标准的“选资”,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有选择的招商引资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这类顾虑本身并无充分依据。

  是不加任何限制地吸引外资,还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外资有所取舍?这是一个发展态度的问题、一种发展观念的问题。一些地方之所以对吸引外来资金不加选择和限制,出发点无非是希望快速发展经济,其结果可能是收到一定的短期效应。从这个角度看,对外来资金“来者不拒”的态度反映出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表明一些地方政府不正确的发展观仍在作怪。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在选择经济发展方式时,一定要从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从这个意义上看,枣庄的“选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