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生村官:在发展农村中成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6:5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成都首批自愿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村官”调查:打破人才瓶颈,城市反哺农村

  昨日下午,成都市有关部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今年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相关工作。今年,成都市将招募1848名大学生自愿者到基层,实施范围由去年的14个郊区(市)县重点镇所辖村扩大到全市所有区(市)县所辖村和社区。到明年,成都市所有村和社区都将配备至少1名大学生。凡是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村官,每人每月以
8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费,服务期间购买相应保险,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在报考公务员、考研、自主创业方面享受相应的优惠条件。

  去年9月,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等一系列严格的选拔考核程序,68名平均年龄仅23岁的高校毕业生被选拔到成都市30个重点镇所属行政村担任村长助理或团支书,从事为期两年的自愿服务工作。

  大学生到基层去工作,农村能接纳他们吗?他们在农村能找到自己的天空吗?“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者们期望的“双赢”局面是否能够出现呢?

  据了解,68人中除两人因个人原因中途结束服务外,其余的目前都在基层继续服务,甚至个别人因表现特别优秀被相关部门正式录用。计划的实施者们看到这个计划可行的广阔空间。

  双松村的“张大学生”

  人物素描:细长的双眼,活泼的性格,23岁的张靖蓉留着一头时下在女孩子当中特别流行的直发。这位去年7月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管理专业、从彭州乡间走出来的大学生,现在是彭州市丹景山镇双松村村长助理。在这里,她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张大学生”。

  张靖蓉住在镇上,每天,她骑着自行车到双松村上班。彭州市丹景山镇到双松村有一段陡坡,这段陡坡路就是她每天必须“下马”的地方———由于坡路太陡太长,她必须把自行车寄放在山脚的农户家,然后花20分钟步行上山,再翻过一道山梁,到达她工作的双松村村委会。

  刚毕业时,张靖蓉曾在彭州某电器公司获得了一个文员的职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关于服务期满后考研及考公务员的优惠条件吸引了她。

  双松村是彭州市丹景山镇的一个行政村,是离丹景山镇最远、全镇最偏僻的村子。村民们改善生活、增加收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外出务工。自从上个世纪知青返城后,张靖蓉是来到这个村子里工作的第一个大学生。

  村委会议室摆着村上唯一的一台电脑和一台29英寸的彩电。在张靖蓉来双松村之前,电脑还只是个摆设,现在不同了,远程教育的节目下载、设备维护、信息反馈全都由她做。为了更好地利用好这台电脑,张靖蓉周末时会把村子里的学生集中到会议室来,教他们电脑的基本操作和使用office软件,农闲时妇女来得多,她就给她们播放诸如手工艺制作、家庭养殖等方面的资料片。

  双松村村主任徐兴龙说,现在,村民们都很喜欢这个“张大学生”,有事情也爱找“张大学生”摆一下。

  这位有着十几年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村主任总结说:“搞农村工作,要累得,苦得,受得。这三‘得’小张都有了,要硬说有啥子欠缺的话,那就是经验上。”彭州市团委的杨静则告诉记者,张靖蓉的工作表现和成绩,是去年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彭州服务的大学生中的优秀生之一。

  随着村民们的认可和欢迎,张靖蓉说自己“对双松村越来越有家的感觉了”。她表示,服务期满后,还是会去考公务员,即使考不上也不后悔这两年的付出。因为这是“人生一笔非常有用的财富。”

  当“村官”的城里人

  人物素描:成豫江,男,出生于温江区,地地道道的城里人,1997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土地管理专业。毕业后曾干推销员、营销主管、开过公司、在社区从事过管理工作,现任温江永宁镇天王村经济助理。

  去年11月16日,对成豫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就在那天,这位出生、上学、成长等一系列人生阶段都在城里完成的小伙子,正式出任永宁镇天王村“村长助理”这个职位,成了名符其实“城里来的知识青年”。

  每天早上8点,成豫江骑电动自行车从温江城里的家中准时出门,30分钟后出现在天王村村委会办公楼前。村里的事琐碎而繁杂,说是到村委会上班,实际上真正坐班的时候少得很,大多数时候在外面跑,所以成豫江总是随车携带着一个备用电池,免得车子没电“罢工”。

  前段时间正是秸秆禁烧的时期,天王村虽然行政管辖属温江区,地理位置却离双流国际机场很近,禁烧工作更是马虎不得,村委会安排成豫江双号值班。于是每逢双号,成豫江的工作时间就变成了早上8点到晚上10点。这段时间内,除了吃饭,他得不停地在村里转悠,一旦发现冒烟的地方,就得前去制止。“你看嘛,我现在都比以前晒得黑多了。”成豫江笑着扬了扬手臂。

  “勤快、能干、工作上手快得很!”这是天王村村支部张书记对成豫江的评价。

  由于担任的是村上经济助理的角色,这让他更多地从经济角度考虑事情。对于如何提高村里乡亲的经济收入,成豫江有自己一套想法:农村就是两样资源,人口和空气。空气不能拿去卖钱,就只有在人身上打主意,现在我们就是要抓住建“芙蓉绿色大世界”这个机会,尽量多转移劳动力,或者引导村民朝二、三产业发展。

  在成豫江的脑海里,农村和城市的概念并不明显,他并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城里人到农村工作就感觉到压力。“家里人都支持我的工作。我的父母那一辈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我对农村并不陌生。”

  农村———他的创业舞台

  人物素描:今年24岁个子不大的张勇,一脸朴素笑容。去年9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他,放弃了资阳南骏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营销工作,回到家乡金堂当起了村官。现在他有两个头衔:金堂县又新镇祝新村村长助理,成都新祝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三个电话,改变了张勇的人生选择。打这三个电话的人,是金堂县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龙彦。

  去年8月,金堂县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龙彦的第一个电话打来请张勇考虑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时,张勇已经和资阳南骏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签约,他婉言谢绝了龙彦的邀请。

  让他没有想到的,在资阳培训期间,龙彦再次给他打来电话,希望他能回家乡工作。没过两天,龙彦的第三个电话打来了。张勇说,如果说优惠的条件让他心动,那么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放弃已有的工作回到家乡的,还是家乡人民的热情。

  在祝新村,张勇遇到了来自河北农业大学、比他先去的西部志愿者小郝。两个年轻人一个学的农学专业、一个学的经济专业,一起取长补短,为乡亲提供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和一些致富方法。

  经过商议,两个人在村委会办起了板报,板报栏的内容一星期更新一次,内容包括了务工信息、农业新技术介绍、农村政策宣传、国内外大新闻等。村支部副书记李君林说,村里人开会时,最喜欢的就是“去看两个娃儿又在板报栏里贴了些啥子新东西”。

  两个大学生让村里沉寂已久的广播声音也响起来了。播送新闻、政策宣传、批评一些乡村陋习、宣传新农村建设等构成广播的主要内容。

  祝新村成立了成都新祝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现代农业开发、土地流转、农业服务业等,并实行“村企合一”的经营模式。因工作积极、专业对口,张勇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祝新村集体经济经营新模式非常成功,张勇自己觉得“这个村官也越做越来劲”。

  专家观点

  大学生给农村带来活力

  大学生到农村,对农村和大学生本身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整个社会而言,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省人才专家小组成员邓玲。

  记者:您如何评大学生当“村官”?

  邓玲:从经济学角度说,大学生当村官有利于缩短城乡差距,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方式。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都集中在了大城市,造成一边是城市人才相对过剩,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边却是农村人才缺乏,无人愿去的局面。

  记者:您认为大学生当“村官”的优势在哪里?

  邓玲: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有文化,有技术,理念比较新,在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上很快。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的平均文化素质比较低,思想观念滞后,大学生下基层后,对改变这种现状很有帮助。

  记者:您认为两年对大学生在农村发挥作用的时间长还是短?

  邓玲:两年是个中长期的概念。很多大学生服务期满后不会留在基层工作,这是现实。但是一届大学生走了还有下一届的大学生来。两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如果能够形成一种制度并长久坚持下来,大量人才就会滚动式的、源源不断地流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持久的活力。

  基层声音

  我们急需大学生

  “基层工作急需要大学生,这不是官话,是事实”。金堂县又新镇党委副书记刘勇说这番话时举了一个例子:以前镇上办公用的电脑都是单机上网,每台机器都要交上网费。去年,镇上来了一名西部志愿者,为我们建了一个局域网。就这一项,每年就为镇财政节约好几千块钱。建个局域网对懂计算机的大学生不是问题,但对很多不懂电脑的基层人员来说却是个大问题。

  尝到甜头的又新镇想尽办法为西部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提供好条件。为此,学经济专业的张勇被委以新祝新公司“副总经理”的重任。“我们就是要给他们提供空间,就是要让他们放手去干。只要干好了,无论是他们个人,还是我们基层,大家都有好处。”刘勇认为,现在新祝新公司能发展得很好,“说明任用张勇这步棋是走对了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学生们在这半年发挥的作用,让各个接受这个项目的区县尝到甜头,纷纷在今年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增加了名额。金堂县就从去年的32个名额增加到今年的70个名额。

  金堂县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龙彦认为,大学生到农村服务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渐进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影响农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处世方法,单靠几个大学生的力量也是不行的,必须不断有新的大学生自愿加入这个群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