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海:银线飞架昆仑山 高原劲奏和谐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9:05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雪山、戈壁、沙漠、沼泽……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化,勾勒出青海高原幅员辽阔、地形陡峭、气候恶劣的地理特征,也演绎出自强不息的青海电力人在这片环境恶劣的高大陆上艰苦卓绝地架设电网、维护线路、保障供电时,那一幅幅用智慧、青春乃至生命书写的助力青海经济腾飞的时代画卷。

  电网建设:拓宽了青海经济腾飞的能源通道

  沐浴着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春风,青海的国民经济保持着稳健较快发展势头。“十五”期间,全省年均GDP增长12%,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4%。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543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0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4.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4%和5.5%。

  纵观这一道道亮丽的增长曲线,凝聚着全省各族人民五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的成果,也记载着青海电力人顽强不屈拼博的足迹。

  青海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核心业务是经营电网,承担青海电网的建设运营和普遍服务责任,承担青海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自1994年以来,公司已连续12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利税大户、省财政支柱企业,累计上缴各项税费23.63亿元,是全省惟一连续7年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行业”和“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国有骨干企业。2006年名列青海企业50强第二位。

  “十五”期间,青海电网建设实现了5个突破:电网覆盖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由20%快速提升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79亿元,新增35千伏———330千伏变电容量426.76万千伏安,线路4166.5公里,相当于“十五”以前历年的总和;投运了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750千伏官亭输变电工程,为打通西电东送北通道,实现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提高了青海电网的技术装备水平;建设了330千伏乌兰———格尔木输变电工程,结束了格尔木地区无大电网的历史,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提供了电力支撑;填补了国内在4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设计、建设110千伏供电工程的空白,破解“生命禁区”、“冻土层”和“脆弱生态保护”三个世界性施工难题,投产了世界上海拔最高、输电距离最长的青藏铁路青海段110千伏供电工程,保证了青藏铁路今年7月1日正式运营的电力供给;全面完成了一二期农网,西宁城网建设与改造,电站送出等工程,大幅提高了青海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

  自觉承担社会普遍服务责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工程的承贷主体和组织实施者,青海省电力公司精心规划组织,周密安排部署,扎实细致工作,克服施工季节短、施工环境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和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不利因素,两期农网改造共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25座,增容86.87万千伏安,线路1205.5公里;35千伏变电站100座,总容量17.076万千伏安,线路2045公里,10千伏线路9974公里,建成标准化配电台区9212个,使全省农网面貌焕然一新。农网规模获得空前发展,农网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农网装备水平有了根本改善,农网科技进步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农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极大提升,农网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农网低压线损率已从原来的30%左右降到15%以下,供电可靠率达到98.6%以上,电压合格率达到93%以上,供电能力基本符合5至10年的发展要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网用电“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和管理到户目标,进一步规范了农牧区用电秩序,使农牧民用上了满意电、放心电和明白电。

  随着农网建设改造、农电体制改革的完成,大网供电区内31个县全部实现了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电价由改造前的每千瓦0.65元降到了0.42元,每年平均减轻农牧民电费负担1.5亿元,真正让农牧民得到了实惠,体验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青海电网作为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拥有35—750千伏变电站174座,变电总容量976.61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92条,长9402.59公里,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45400公里,配电变压器容量202.77万千伏安;已覆盖3市28县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8%,网内用电量197.5亿千瓦时,占全省用电量的98.3%。

  四通八达的电网、充足可靠的电能为青海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劲的无穷动力。

  经过“十五”的发展,青海电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面对电网结构仍然薄弱、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基建施工任务繁重、调试投运频繁的严峻安全形势,青海省电力公司始终没有放松安全生产这根弦,树立“关爱员工、风险管理”和“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管理理念,培养以人为本的电网企业安全文化,落实严格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电网事故应急预案,协助省政府出台了《青海省电力设施保护办法》,有效保证了全省迎峰过冬和青洽会、《同一首歌》演唱会、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的供电需求。

  优质服务:诚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时至今日,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业已延续至今的以“对所有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环境承担责任,以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形成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标志之一,得到了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

  青海省电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为青海提供电力能源供应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他们蕴藏着企业要向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迈进,朝着“小而强”现代企业发展,只有借助建立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平台助推企业的发展来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深刻理念内涵。而如何更好地将企业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行为,他们考虑的最多,也做得最多。

  今年1至5月,青海省电力公司完成售电量81.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9.73%,增幅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排序第一。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鲜明体现。

  青海电网多为单电源辐射型线路,电源支撑点少,用电结构单一。网内90%的负荷集中在营业面积5.2%的地区,销售电价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多年来,青海省电力公司承受着黄河来水制约、电价承受力弱、市场波动大等多重压力,始终把握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从讲政治的高度服从服务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大局,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疏导电价,强化经营管理,巩固电力客户,开展优质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在电力富裕时,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积极拓展供电市场;在电力短缺时,旗帜鲜明地提出“缺电不缺服务,限电不限服务”的总体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调度,平等对待各市场主体,为重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003年至2004年,青海电网发生了较严重的缺电现象。青海省电力公司在亏损的情况下,把保证电力供应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两年从外省购进44亿千瓦时电量,基本满足了青海社会的用电,保证了青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005年,青海电网电力供需又发生了由紧缺到富裕的逆转。面对市场挑战,青海省电力公司把开拓市场、保证完成售电量指标作为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加强调度管理,努力协调省内电厂电量上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电力的供应。3月份后,面对高载能用电企业普遍减产、用电量增幅急速下滑的严峻局面,积极配合省政府出台了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铁合金等生产用电实行电价与产品价格联动政策,有效遏制了电量下滑的势头,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的增长,为改善公司经营状况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他们针对水电发电量大幅上升,省内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实际,一边利用价格杠杆扩大省内市场,一边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向宁夏和华中电网售电,实现了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用电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多赢。

  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把“四个服务”的公司宗旨化为诚信实在的行动。在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措施》、《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后,青海省电力公司把“服务优质”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着重在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不断拓展优质服务的新领域,创造优质服务新成果。推进优质服务常态机制建设,对重要负荷进行专项协调和服务,使基层6个供电公司的大客户管理所集中管理和服务用电容量3150千伏安以上客户,在省城增加了2个供电营业所,4个固定收费点,新增了邮政网点收费渠道,坚持“三公”调度,强化对电厂的服务,规范调度信息发布,营造了和谐的网厂关系。

  青海电网线长、面广,95%以上的电网覆盖农村牧区,其网架结构薄弱,电能损耗大,电网经营环境不良,用户不均衡。农牧民生活用电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百万资产售电量不到国网公司系统平均水平的50%,电网员工人均营业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是国家电网公司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而每平方公里售电量仅为3.75万千瓦时,又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0。随着电网的迅速延伸,投资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电费回收成本却大幅度增加。

  一条绵延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输电线路,它的尽头往往是一个孤零零的小村庄或一个牧民定居点,巡线和收费的电力员工常年奔波于草原的深处,跋涉在大山的腹地,完成的仅仅是对一个线路故障的排除或有限电费的集纳。

  “十五”期间,青海省电力公司在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保护生态环境,对全省居民生活电价,以电代薪和南北山绿化等优惠电费近4亿元。在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青海省电力公司不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扶贫开发、捐资助学、支援灾区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共捐款捐物185万多元,资助贫困生265人,筹资近184万元解决了三江源保护区内的称多县小水电上网、县城主街道照明和3个村的通电工程。

  依靠全体员工持之以恒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超常奉献,青海省电力公司代表国家电网公司为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实现了“国家电网”的品牌效应。

  再创佳绩:为着建设新青海

  虽说流金岁月记载着的青海电网建设的辉煌已化作青海省电力公司广大员工再创佳绩的动力,但新时期青海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又将给他们提供创新不竭的动力源泉。

  进入“十一五”,青海跨入了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阶段。据青海“十一五”规划展示: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500亿元……青海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既给青海电网建设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根据青海电网“十一五”规划,国家电网公司计划投资206亿元,规划新建35千伏以上变电站111座,变电容量1296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线路总长度16000余公里。初步建成750千伏“西电东送”输电通道,进一步加强330千伏及以下电网结构,提高电网安全保障能力,满足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投资13亿元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21座,35千伏变电站19座,新建110千伏输电线路1697公里,12个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等项目,实现在电网延伸范围内基本达到“户户通电”的目标,让广大农牧民用上电、用好电。

  思路明、干劲足。青海省电力公司目前正在加快主网架、负荷增长点和资源开发重点区域的电网建设,为即将开工的750千伏西宁变电站、330千伏湟源至德令哈至格尔木输变电工程、城网330千伏南郊输变电工程、硝湾变电站扩建工程做好前期准备,并拉开了110千伏西宁江河、东关、公园、乐家湾4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帷幕。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富有历史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精神的青海省电力公司将在国家电网公司、西北电网公司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奋发图强,一定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青海经济腾飞再做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汪永浩 何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