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产力的“解放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9:5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记者张平阳

  几年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考察了西安高新区,感到“很受鼓舞”,“留学生创业活动也很活跃,有些方面甚至比我熟悉的北京中关村地区还有新意。”

  成立15年来,西安高新区通过自主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
重大突破,主要经济指标连年高速增长,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及一批在国内外知名的骨干企业,已初步形成具有高成长性和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事实和数据说明,西安高新区已经成为“四区一基地”的领跑者、千年古都的“增长极”!

  2005年,西安高新区完成营业收入1042.3亿元,是1991年的近500倍;实现工业产值618.1亿元,是1991年的480多倍;上缴税收35.6599亿元,相当于1991年的914倍;合同外资额达到4.16亿美元,是1991年的16倍。2005年,西安高新区实现GDP270.11亿元,成为西安市和陕西省最大的经济增长极,连续7年拉动西安经济增长超过4.5个百分点。2005年在西安市GDP新增部分中,高新区占到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目前,西安高新区内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20亿元企业11家,过10亿元企业22家,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38家;上市企业总计达到30家。

  西安高新区的创立与崛起,对这座东方第一古都的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绝不仅仅只是表现在经济增长上的数字大小。西安高新区的建立和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让古城人民在生动鲜活的事实面前更新了思想观念,增强了自信心和凝聚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西安人最羡慕的莫过于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速度和骄人业绩。大批在周秦汉唐故都难以施展聪明才智的“孔雀”,费力地扇动沉重的翅膀,一拨接一拨地飞向他们向往的“东南”。高新区的成立,为西安本地大批优秀人才搭建了事业的平台,教授下海、博士创业蔚然成风。

  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一批科技人员变成了“老板”,一批科学家变成了企业家,一批硕士博士成了总裁、董事长,一批小老板成了名震江湖的富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退休教授肖良勇64岁创办西安海天天线公司,68岁时企业在香港上市;如今海天已占领了国内100%的小灵通天线市场,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讯基站天线供应商,研发了国际3G标准之一的TD-SCDMA的智能天线系统。国家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西安高新区的科技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名列第二。

  如今,不仅当年一些南飞的“孔雀”回来了,就连在海外求学的留学人员也回来了。仅在西安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就有500多位归国留学人员扎根,创办了400多家留学人员企业,其中一批已经成为国内外的行业“小巨人”。此外,西安高新区还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率先启动实施了“百名院士创新创业工程”,一下子轰动海内外,短短两年就吸引了20多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这块热土上创业。

  西安高新区十五年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说明,只要不断推动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科技发展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即使是在深处内陆、观念相对滞后的西安,照样可以创造出并不逊色于深圳、浦东、中关村的速度和业绩。随着西安高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人们旧的思想观念逐渐烟消云散,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自信心逐步取代了自卑、封闭、保守等落伍观念。

  如此说来,西安高新区不仅是飞速发展的科技园区,更是生产力和思想观念的解放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