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朱熹曾为李氏族谱作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0:20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朱熹曾为李氏族谱作序

  李氏家庙的立柱经过数百年的风蚀已开裂。

  

朱熹曾为李氏族谱作序

  李氏家庙里面已破败不堪,原来的彩绘画因为受潮几乎已完全脱落。林俊摄

  本报讯 12日,本报刊发《浏阳发现唐太宗后裔》一文,介绍了白沙集镇(今属大围山镇)一带的浏东李氏三门经市文物专家考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昨日,记者又随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赴浏阳,对此事做了进一步查实。

  谱系传承详细

  目前,现存的浏东李氏三门族谱有两个版本,一个为1938年修订的七修谱,另一个为1994年的八修谱。昨日,记者在李鲜兴(第一代从江西迁移至浏阳的李氏贵斌公的第十八世孙)家里,见到了八修谱,16本族谱足足装满了一木箱。根据上面的记载,浏阳李氏创谱开始于1600年前后,后于1735年、1780年、1816年陆续进行过一修、二修、三修,一直到八修。每一次修订都详细地记载了主持修订工作人的姓名,修订所用的时间等。

  第七次修谱序言说:“吾族之谱,肇基于唐,先朝功令,不祖帝王,七修吾谱,玉步已迁……”“曹王南封,发祥江右,遭时播越,淮川毓秀,述年表第。”撰写序言的为李柱国,在族谱上尊称其为华轩公。李柱国生于1881年,少年时先在湖南西路师范学堂(今常德市一中)就读,后被清政府选拔赴日本,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与孙中山熟识。李家还一直传有一张李柱国与孙中山的合影,可惜在“文革”时被毁。

  李鲜兴说,贵斌公从江西义宁(今修水)迁移至浏阳,江西的李氏宗族与这边一脉相承。但六修谱之前的族谱只从贵斌公开始才有详细的传承谱系,唐朝至明朝的则极为简略。李柱国主持第七次修订族谱时,从江西修水借调到了李氏宗族的龙凤谱,上面详细记载了李家从唐朝至明朝的谱系传承情况,充实了浏东李氏三门族谱。据此前族谱上记载,龙凤谱当年贵斌公曾从江西带来一套,可惜在明朝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尤为珍贵的是,七修谱上增加了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于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为李氏撰写的《李氏修谱旧序》。

  李鲜兴称,老一辈人里,浏东李氏与江西修水李氏家族都有来往,只是在近年来才断了联系。记者也注意到,浏东李氏散落的区域最近的离江西边界只有10余公里,跨省来往甚至比进趟浏阳市还方便。

  专家表示,《新唐书》和其他历史文献上证实,李世民十四子为曹恭王李明,后李明玄孙嗣李皋为洪州刺史、江西节度使,随后李氏家族开始在江西一带繁衍。“龙凤谱”其名也彰显出谱系传承的显赫身份,只有帝王世家才能使用“龙凤”之名。

  目前,浏东李氏三门为唐太宗后裔的基本事实已经弄清,尚有细节有待赴江西修水查看龙凤谱进行考证,这样一来,浏东李氏三门的身世问题就会完全清楚。

  文物保护状况堪忧

  在浏东李氏宗族聚居之地的濠溪、黄花洞、黄泥坳一线,有许多与李氏家族相关的历史遗迹,代表性的历史遗存为“一庙一桥五祠堂”,即李氏家庙、华公祠、仁公祠、凤公祠、能公祠、猷公祠和光裕桥。

  但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几处历史遗存的保护状况都不是特别好,李氏家庙多用青砖麻石建造,大的足有100公斤,古朴肃穆,整个正殿由六根柱子支撑,每根柱子的柱础上,都依稀可见曾经精美的花纹。但家庙里面已经破败不堪,原来的彩绘画因为受潮几乎已完全脱落,立柱经过数百年的风蚀也开裂。此前,家庙还一度被当成了木料加工厂。

  猷公祠是为纪念贵斌公第十世孙而建造的,建造猷公祠历时很长,在现存的大门一侧,一块青砖上雕有“乾隆癸卯年”字样(1783年),相隔很远的一处青砖墙中,青砖上刻有“嘉庆十八年十月十四年卯时造”(1813年)。专家推测,这应该是为了庆祝这座祠堂的落成而特意刻上去的,两个时间也恰好与李氏族谱上的记载吻合。猷公祠原来规模庞大,有“一百零八间”之称,现只剩下地坪、大门和祖堂,其余的部分或被拆除,或成为民舍的一部分。日前,浏阳市文物管理处已经派人对这些历史遗存进行鉴定。

  (林俊 刘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