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考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看似浅近实际深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0:24 上海青年报

  无论是新出现的题型还是传统考察基础知识的题型,2006年秋季上海高考试卷更强调遵循课程标准,兼顾一、二期课改教材,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昨天,上海市考试院发布2006年秋季上海高考试卷评析。

  记者 李硕君

  语文卷作文题目令人耳目一新

  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一个命题式的作文要求,它亲切平实,看似浅近,实际上仍然是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近年来作文命题思路的延续,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首先,它有一定的审题要求,能否构思新颖,对考生选材立意的能力是很大的考验。“我想”只是一个意愿,一个还没有实现的动作,为什么“想”,就大有文章可做。“你”是一个可实可虚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同学、父母、亲友、师长,也可以是古今中外政治、文化名人,或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你”还可以是虚化的一个群体,甚至可以是与自己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动物,或者一棵树、一朵花。“我想”与“你”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丰富多彩。

  其次,这个题目为考生提供了表现真情实感的机会。“我想”在题目中是一个颇具意味的停顿,将言未言,将做未做,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个贴近他们思想和生活的题目。

  整个试卷创新题型不断,更注意体现时代风貌和人文精神。如第4题要求推断欧洲城市“安静”的原因,文中并未提供答案,要求从全文内容理解分析出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已知推导未知,也是新的尝试。文言文阅读中除字、词、句、篇内容理解之外,更注重古文今读,古为今用,也是近年来这类试题的一次创新。当然,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贯通,是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的特色,这次继续在试卷中有所体现。

  数学卷没有偏题注重测试潜能

  二期课改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接受型学习转向接受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为此,2006年的试卷首次尝试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坚持考查“双基”,不出偏题、怪题。本次试题所考查的基础知识严格限制在一期和二期课改教材的公共部分,考查的数学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也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其余试题考查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强调的数形结合思想、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简单的应用能力等。

  进一步加大文、理科试卷在考查要求上的差异。在去年文、理卷差异96分的基础上,2006年把文、理卷的差异加大到120分,文科卷更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提高考生学习数学知识、增强数学素养的兴趣和自信心。

  英语卷侧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2006年高考英语卷与前两年一样,在测试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命题过程的科学性,严格按照考试手册规定的测量目标选材和设计问题,力求科学准确地测试出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听力理解部分中,不仅有要求听懂和获取事实信息的题目,也有要求听懂隐含意思,从而推断言下之意,填补“信息差”的题目;语法和词汇部分考点均为考试手册中规定的语法项目;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只要读懂文章,就能正确回答问题,不会因为对问题及选项的理解困难而产生答题困难;翻译题主要考查对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的运用能力。除了考查对所学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对中、英两种语言表达差异的敏感性。

  ■其他部分科目

  综合卷突出文理的相互渗透

  综合卷整体结构文、理交叉,布局合理,试题突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试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考查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知识迁移的过程和综合能力。

  政治卷把时事拉到学生身边

  利用时政热点设计试题,同时注重把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拉近”到考生身边,如小学生陈彦宏向国家发改委提建议,获得“公众建议献策奖”,是学生新闻中听到的事;本市开展“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中”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试题还注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今年的政治试题,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设置了试题情景,资料来源有时政新闻、文件资料、生活实例等等,有利于进一步克服死记硬背、猜题压题现象,考察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