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阮仪三:个性意味着生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5:45 新闻晚报

  昨天深夜,本报“新闻地理”顾问、同济大学著名建筑学教授阮仪三先生,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长三角古镇不能“千镇一面”,丢失个性,意味丧失自己的历史记忆。

  阮先生呼吁,现在江南原生态的古村落已不多,后人一定要珍惜,“旅游不是唯一,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保留文化。”

  “小桥风致,古镇不同”记者(以下简称记):目前江南古镇是怎样的现状?古镇游为什么会降温?

  阮仪三(以下简称阮):简言之,风格雷同化。不少地方有一点古建筑,自己找一点专家,不顾自己的特点,造了起来。所有地方都是“小桥、流水、人家”。其实,他们不知道,每个古镇各自不同,此小桥和彼小桥也是完全不一样。

  至于古镇游降温,江南古镇也有高潮期和衰败期,雷同的东西多了,当然就不好。

  “周庄模式”不是全部记:如何看待“周庄模式”?阮:“周庄模式”主要是一个小镇,保留古建筑特色,也有原住民。于是开发旅游,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应该说,这种模式有合理性。但我要提出,这个模式不是古镇发展的唯一,现在不少地方没有做到,导致古镇内容肤浅。我要说,发展古镇必须要保留它自身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后者是它的文化记忆和历史遗存。

  做个比喻,古镇的建筑是家里的古董,古董不是全要拿来卖的,有时候祖传下来,看看,知道自己家里有过哪些人,发生过哪些事。

  “古村落越来越少,要珍惜!”记:现在本报要发起寻找长三角古村落行动,您对古村落怎么看?

  阮:所谓古村落,和古镇比,是没有一个类似集聚的商业街。我原来做过调查,长三角有近千个古村落,最近几年则越来越少。对古村落开发,我的意见是,不必和古镇一样,完全商业开发,能保留一些原生态的东西最好。

  我在《古镇笔记》中提及,我们建很多新的古镇,要有现代元素,更多的则是要有自己文化的东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