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 文化创新释放更强生产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7:33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山东6月15日消息(记者 柴安东)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16日开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桂园、柴安东在山东文博会举行前夕独家专访了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博会副总指挥徐向红。

  

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文化创新释放更强生产力

  中央电台记者桂园正在采访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东文博会副总指挥徐向红

   记者:文化创新是山东文博会的一大亮点。请徐部长谈谈说说首届山东文博会具体都有哪些创新?

  徐向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观念的创新。是这种观念创新造成的巨大效应。可以说,思路一变天地宽。现在来看,用市场的力量来运作文博会,来发展文化产业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们感到路子是越走越宽,影响越来越大。通过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就达到了过去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所无法达到的那种力量,仅仅靠政府的投入、财政的支持是无法达到这种效应的。当然,这个文博会得需要政府的主导、政府的支持,但是更重要的是运用市场的力量,实际上调动民间的潜能,激活各个方面潜藏的文化要素,把它们充分地调动起来,实现资本与文化的对接,信息与文化的对接,人才和文化的对接,市场与文化的对接,而且使它充分地流动起来。可以说,整个全局都活了,一盘棋就活了,而且效益也很好,影响也很好,路子也比较宽阔。我们最深切的一个体会也就在这个地方。

  其次就是机制的创新。机制的创新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

  在机制创新方面,我们感觉到一个很重要的是用项目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是省委、省政府的很重要的决策。这种项目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就是用项目来集聚、调动、组合各方面的文化要素,又通过项目来组建公司,用公司来运作项目。通过一种新的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在机制创新方面,我们有很好的例子。包括编剧、舞美、灯光、音响、服装,甚至演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运作全国各地的优质资源,通过市场的力量把全国优势资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项目。而且,把它公司化、通过组建公司来进一步运作这个项目。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是一个全新的体制,包括用人的机制、分配的机制,这些都是全新的。用新的机制来盘货存量资产并且达到了促进增量发展的目的。我们感觉创新很好地体现在机制创新上,没有机制的创新就没有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通过机制创新来解除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因素,来释放被这种旧的机制所束缚了的文化要素。

   记者:首届山东文博会有哪些特点?

  徐向红:山东提出了"用市场的力量来运作文博会、来经营文博会、来开发文博会"的观念,来解决山东文化产业发展中活力不足、动力机制不足、机制不活的问题。所以,山东的文博会的举办应该是从观念的创新开始的,特别是用市场的力量举办文博会应该是这次文博会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也是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突破口。

  我们把创新的东西作为贯穿整个文化产业发展、文博会举办的一条主线,怎样运用市场的力量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来举办文博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把过去或者束缚在、或者隐藏在各个系统、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不同的所有制、不同性质的企事业单位、不同类别的行业甚至不同地域的文化要素要予以激活,调动起来,按照我们的理念重新组合。我们认为从整个社会来讲,这就是一次大的创新。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要从文化要素从不同的行业、部门、单位调动出来,要冲破原来的地域限制、部门限制、单位限制和所有制限制,形成一股新的文化生产力。这样,从整个社会来讲、从整个面上来讲,才能够达到释放生产活力的目的。从创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力量举办文博会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记者:请徐部长举个例子。

  徐向红: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文博会的各项文化活动,从组委会来讲,组织了有90多项,这90多项文化活动还不包括各市地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都可以说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活动来自不同的地域,来自不同的行业、来自不同的单位,甚至来自不同的国度,但是他们都在文博会的旗帜下进行了重新组合。过去我们是看不见的,这些要素是沉积在方面的,但是现在都被激活了,调动起来了,而且积极性非常地高,他们踊跃地要求参加文博会。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被大量地调动起来,激发起来。

  我们通过举办文博会一个非常深的感触就是社会资本是民间隐藏着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无论是资本的潜力还是人才的潜力、市场的潜力都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民间也潜藏着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热情。这种热情之高是我们过去预料不到的,省委、省政府旗帜一举,社会各个方面积极响应,文化产业要素重新地进行了组合。

  记者:请您给这90多项文化活动算一笔经济账。

  徐向红:90多项文化活动是个什么概念?能够达到7000万!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大的投资数百万、一千万、两千万,小的几万、十几万、几十万,这些绝大部分都是社会资本。把这些活动组织起来基本没花财政一分钱,这就达到了原来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运用市场的力量办文博会可以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目的。从我们组织的活动来看,达到了很好的文化效果,刺激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又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是我们的财政又基本上不花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记者:山东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举办文化领域的盛会,山东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山东是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的?

  

  徐向红:山东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文博会上我们提出"充分挖掘山东的文化资源,大打孔子牌"。这也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包括总书记提出的"充分发展山东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优势,在建设社会的先进文化方面"要求,我们提出深入挖掘山东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山东的文化产业发展。

  孔子出生在山东,孔子就是山东的历史文化名片。山东举办文博会,首先要大打孔子牌上,要在孔子牌上做足文章。

  我们将举办孔子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将要求国内的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为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怎样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优势和现代的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现代市场的力量,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注入科技的因素,注入现代的理念,然后进行重新包装,重新策划,然后使之走向世界。在这方面,我们要进行深入的研讨,理出发展的思路。

  其次,我们将组织孔子主题的系列活动。首先是孔子标准像的征集工作,这个工作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另外,组织了孔子塑像回家乡活动。在海内外征集了多尊孔子大像和200多幅孔子的画像。可以说,征集孔子画像的工作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支持。孔子名片在文博会上应该是打得非常响我们的目的也就是进一步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使之进一步变成山东的文化优势和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形成我们独特的孔子文化品牌,而且进一步地把它推向世界,使之走向世界,带动山东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记者:山东的民间文化久远。目前,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参与文博会的热情非常高涨,请徐部长谈谈山东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文化产业建设方面的经验。

  过去,这些都是隐藏在民间,甚至在山沟里面。我们就是通过这次文博会,让民间文化、民间艺人走出山沟,走出田间,走出炕头,形成产业。

  文博会要为他们形成产业的链条、形成产业的优势提供一个平台。所以我们非常注重民间艺术的展演、展示活动,从一月份开始我们就举行了"民间艺术展演"。在文博会上,我们将有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展示一条街,要发展这种优势的民间文化,使之产业化。另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还提出了"文化乐民、文化富民"工程,而且要进一步附设"公司+业户"的模式,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使长期以来农民的那种手工艺,几乎要绝迹的手工艺或者自娱自乐的手工艺变成产业,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日子富起来。这样就可以形成山东的各种工艺品、各种纪念品的产业优势。

   记者:我们看到,山东的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在文化与市场对接上起到了巨大作用,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徐向红:山东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据我们所知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在经济领域,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没有发现有这么一个平台,就是政府免费地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供文化企业来使用,来自由地申报,来展示,而且是面向全国和海内外进行招商引资。

  从现在的情况看,可以说它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现在已经进入我们项目库的有1400多个项目,需要向社会融资的金额也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这些项目,自从向社会公布以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找到了婆家和合作伙伴,包括鲁班研究会的几个项目,其中有两个项目与美国的两家企业达成了意向,另外还有一批项目也找到了合作伙伴。

  澳大利亚国际商会看到这个项目库之后,发现里边隐藏着很大的商机,他们在澳大利亚立即组织了10多人的代表团--有国会议员,有商界的代表,也有文化和传媒行业的人物要到山东来与我们签订文化经贸合作协议,而且他们也作为我们文博会的文化合作交流单位,要与山东进行长期合作。

  应该说,项目库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文化企业也感觉到非常地好,这个载体非常地好,非常地有用。我们在调动文化项目的时候,调动文化企业的时候,也感觉到非常地有用。这仅仅是一个创意、一个创新,它所带来的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无法估量的。

   记者:显而易见,以文博会为契机的山东文化产业改革,将在推动第三产业方面起到很大作用,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之一吗?

  

  徐向红: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个势头是非常好的。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但是现在比重还不是很大。2004年的数据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只有2.7%,比重是不高的。现在文博会的举办,让我们感到投资文化事业的势头和参与文化发展的热情是多么地高涨和迅猛。

  从前一段时间我们调度的情况来看,文博会筹办之后几个月的时间,全省新增文化企业1000多家,现在应该说是更多了。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学生报考文化专业的热情也非常高,山师文化产业专业报考和招生的比例达到82:1,文化产业热现在正在兴起。

  具体到文博会对经济和社会的拉动,应该说这是多方面的。这个主要体现在对旅游、餐饮、金融、物流等各个方面都有拉动作用。首先是促进了旅游。别的不讲,文博会的举办不是三天的文博会,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天天文博会":从开始筹办到举办这半年的时间,叫"月月有主题,周周有亮点"。把整个筹备文博会的过程变成了一个让群众充分享受精神文化成果的过程,同时也成了拉动消费、刺激消费的过程。我们90多场活动,这些活动刺激了文化的消费,活跃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精神的享受。具体的数字还不清楚, 但是应该说,起到了相当大的拉动作用。

   记者:请展望一下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

  徐向红:经过我们的努力,至少在区域布局上,我们要达到东部要崛起一个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湾文化产业集聚区,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要与胶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和山东半岛的制造业基地建设相协调、相统一,充分发挥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使山东的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特别是在高科技文化发展方面起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

  在中部,要崛起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集聚区。这一块,既有现代高科技的文化产业项目,又有传统的文化产业项目。这个方面应该是山东文化产业的腹地,也是山东文化历史底蕴非常丰厚的地区,要打造一个文化产业群和文化产业集聚区。

  在西部要崛起一个以济宁为中心的孔子及运河、黄河文化产业带集聚区,这一代,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要特色鲜明,同时又有新的高科技项目。

  这样,三个文化产业带、三个文化产业集聚区由东到西形成山东文化发展的长廊,使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体格局特色鲜明,分工明确,而且各有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通过这样一个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进一步组合、调动文化产业要素,实现文化产业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山东一个体系完善、基础雄厚、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牌和人才创作队伍、并且拥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市场份额的产业集群。

  同时,这里面也要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把山东的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争取在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更多的比例,更多的比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更多的贡献。

   记者:十分感谢徐部长接受我们的独家采访!谢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