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孔子无助儒学精神流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21:43 新华网 | |||||||||
去世已近两千五百年的孔子长什么样?这本是“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任何阅读《论语》、接近孔子的人都应该具有解释权、发言权的。但是,如今却有人要把孔子形象标准化、统一化。 据6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山东省文化博览会组委会13日在济南向海内外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树
笔者认为,由于历史记载的匮乏,孔子形象根本无法“复原”。因此,任何一种形象化的绘画、雕塑都基于个体或者少数人理解的“文化创作”。孔子形象不能也无法统一,那种标准化的做法是一种文化解释权的垄断,反而有碍孔子与儒学文化与精神的传播。 与西方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的雕塑流传至今,孔子形象的模糊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遗憾。孔子“其生也不幸”,没有赶上照相技术发明的时代,更没有一个徒弟留心,找个画师给他留下个肖像,所有见过他的人也都没有详细的描述记载在历史资料中留传下来。相距孔子已经近400年的司马迁,其关于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的文字记载,说得模糊,有些还不可信。 历史资料的缺乏,使得后人根本无法还原孔子的形象。因此,孔子的形象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大文化创作母题。据载,“作品孔子”见诸史书的就有东晋顾恺之的《孔颜二圣像》、唐代吴道子的《行教像》、《司寇像》、南唐董源的《孔子哭虞丘子》、南宋李公麟的《孔见苌弘》、元代赵孟頫的《孔圣讲学图》等一大批绘画,金、铜、石、木、泥塑造的雕像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众多的孔子形象中,并没有一成不变的什么标准。 今天,孔子基金会和山东省推出孔子的所谓标准像雕塑,与历史上的无数孔子形象创作一样,同样是一种文化创作,前者并不因为现代或者自赋权威而获得高过其他人作品的真理性。要知道,孔子是属于所有人的,任何接触过《论语》的人,都有“创作”孔子形象的权力,任何人都不能让他们主动放弃对孔子形象的解释权,接受一种所谓的标准孔子。标准化之举其实是一种文化思维惯性,在历史上就有汉朝独尊儒术、明清把《四书》、《五经》的朱熹注本标准化的做法,结果造成了对文化多样化发展窒息和儒家经典的教条化、生命力凝滞的结果。今天,垄断解释权的孔子形象标准化做法,在有阻碍孔子与儒家文化真精神的传播外,则还有作为“商品”的孔子形象的利益垄断之嫌。 历史原因造成孔子形象模糊,不同的理解形成了孔子文化形象的多样,这种历史的遗憾是一种无法改变的文化原生态。而且,形象的模糊、不统一,并没有影响后人对孔子精神的接近,甚至孔子的去形象化,反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偶像化造成的精神隔膜。 孔子从“孔老二”世皆批判、不屑的地位“平反”许久了,中国早该从“跪拜”和“诅咒”的某种标准化态度中走出来了,让个体带有自己的生命经历和文化角度来接近孔子,让中国“轴心时代”的这位伟大哲人、教育家、思想家立体的精神,而不是一模一样的形象,走进现代人心中,走向世界。 李万刚
六月十三日上午,山东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在济南向海内外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这一孔子标准像的塑造原则是,尊重历史依据,尊重约定成俗的形象,以唐代吴道子的行教像为基础,重点突出体现孔子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的风范与气质,力求展现孔子博大、智慧、儒雅、和蔼可亲的圣人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