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手住宅均价突破6000元大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00:00 东南早报

  早报讯(记者林泽贵)5月份厦门楼市显现升温迹象。全市商品住宅价量齐升,均价首次在6000元/平方米之上。二手房市场依然保持上扬态势,但成交量有所回落。

  5月全市一手住宅均价首破6000元大关,达到6047元/平方米;成交达30.61万平方米,也创出新高。

  业内人士分析,5月份均价之所以较高,一方面是由于数个高档楼盘集中在5月推盘,如国贸春天、福隆东方丽景、银聚祥邸、源昌商业广场、源昌国际广场等,这些楼盘不仅均价较高,销售情况也相当不错,因此大幅拉高了全市的平均价格;另一方面,新一轮调控政策存在滞后效应,效果尚未在5月份显现。

  今年以来,全市商品住宅供应略超过需求。1-5月,商品住宅预售批准量116.6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56.12%,同期销售量为110.57万平方米,比去年略降0.24%。前5个月供需矛盾得到缓和,扭转了此前供不应求的格局。5月份商品住宅的年累计供应量268.71万平方米,超过累计销售量235.11万平方米,累计供销比达1.14,自今年3月份以来,连续第三个月超过1。

  另据市国土房产局的统计数据,5月二手房出现较有力度的上扬,全市二手房均价3505元、平方米,比上月的3395元/平方米上升了3.2%,其中,全市二手住宅均价达3896元/平方米,比4月份的3650元/平方米上升6.7%,二手住宅交易量为12.17万平方米,比4月份的15.93万平方米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仍然保持在去年初的高峰水平上。

  相关新闻

  政策导向造成高房价70%国人应租房住

  节约集约用地专家论坛上,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束克欣指出———

  早报讯(记者林泽贵)在昨天于厦门举行的节约集约用地专家论坛上,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束克欣指出,我国现行的住房政策过分鼓励买房,导致购房需求过大,造成房价居高不下。为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有必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二是鼓励住房梯度消费,提倡租房消费,并大力发展租赁房。

  束克欣指出,根据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接近82%。在国外,城市居民拥有产权房比率最高的是美国,自有率为68%,英国的自有率为56%,欧洲等其他国家为30%至50%。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世界第一。即使以剔除房改房后的住房自有率计算,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原因在于,在现有的政策导向下,住房需求欲望越来越大,大家动辄追求买大房、新房,连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都急着买新房,住房消费超出了普通购买者的承受能力,甚至有些人温饱问题才解决也张罗着买房。束克欣强调,这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导向,有可能威胁到经济和金融安全。

  住房消费是有梯度的,一般来讲,30%的人有财力买房居住,房地产市场就相当不错了,其余70%的人应是租房群体。对于这一块,政府该管的主要是解决谁投资建适合这些消费者的租赁房的问题。束克欣认为,主体应是吸收社会投资,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精神,要求开发商建设大量90平方米以下住房,卖给中产阶层,再由他们出租,实行租赁价格的上限管理,搞活房屋租赁市场,税收政策可以给予一定优惠。政府也可以投资建设一部分公有住房,供公务员租赁。当然,这还需要工资制度改革相配套。政府还可以建一部分廉租房,供纳入社保的人群租赁。建立这样一个梯度住房消费体系,才有可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地方房价上涨过快,有人认为是土地出让实行招拍挂推动了地价上涨,从而把房价抬高了。束克欣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房价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土地招拍挂只是缩小以前开发商通过协议拿地取得超额利润的空间,而开发商不肯追求合理利润,肆意涨升房价。天下没有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因为地价便宜,就把房子便宜卖,而是市场上能卖多高价就卖多高,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鹭岛短波早报讯(记者林维真通讯员周溶冰)来自火车站的消息,随着天气放晴,受水害影响的列车运行情况也恢复正常了。今天开始厦门火车站售票大厅恢复预售3日内的车票,其他联网售票点恢复预售9日内的卧铺票及10日内的座位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