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加分保送成当地“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10:57 今晚报

  一名家长很坦诚地告诉记者,他孩子的二级运动员证书就不是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操作这样的事,一是学生家里要有经济实力,二是看孩子的成绩是否有基础,加分有没有实际意义。”湖南省衡阳市一名体育教师说。

  据这名体育老师透露,这样的操作从4月就开始了,首先要从市有关部门弄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编造在一次体育比赛中获得前几名。这都容易,也不用花多少钱。最难过的
是省里的统一测试。某些高校的考官眼界高,要花几千元送礼。

  几天前,湖南省举办的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中,在3000多名考生中,竟然有1000多人缺考,这让一些家长感到不可思议,“高考能加10分,谁会放弃这样天大的好事?”他认为,这些考生缺考,有的就是因为听说今年靠作弊通过测试的难度加大了,因而主动放弃,也算节省一些成本。

  不仅是体育 不仅是湖南

  “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全国各地一样。考体育时,家长给监考老师三五千元后,老师就给及格了,钱给得越多,分数就越高。”许多读者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东北某省一名化名为“公正”的人士向当地招生部门举报说,当地两所中学在体育加分上弄虚作假。这两所学校在有重大比赛时,让真运动员与“欲办二级运动员证者”共同前往比赛场地,由运动员上场比赛,如果取得获奖名次,则真、假运动员共同“合影”,由“假运动员”支付给真运动员可观的“辛苦费”,最后办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是“假运动员”。他希望省里有关领导能对该市关于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加分情况认真复查,包括健美操、象棋、百米、跳远等获得者的证书。

  一名读者分析说,以三好学生评比为例,教育局每学年都会给各校下达评比指标,说是让学生评,其实遵循的是这样一条潜规则:先是照顾市县领导的子女,再是照顾局领导的子女,然后是校级领导的子女,再然后是教师子女。据4月11日河南《大河报》报道,南阳市卧龙区教体局向该市第十四小学下达了6个区级“三好学生”指标,该校却将其中的5个分配给了教师子女。在分配指标时,有的年级因教师子女多无法分配,竟然用抓阄的办法产生。

  为获取保送资格,一些考生家长早早就开始操心了。很多学生的发明作品,无论是点子、设计思路还是产品制作,多是集中了教师、家长甚至外人的智慧心血。河南省郑州市更有一名学生家长,陪着孩子到农村去了几趟,自己跟在后面为孩子拍照,请高手写了一篇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该家长通过“努力”,让孩子在省里拿了一等奖,作品被推报到中国科协,仅被评上三等奖。按有关规定,三等奖获得者不具备保送资格。该家长急了,上个月,带着大量礼品到北京找门路。

  6月15日,记者接到一名读者打来的电话,他反映说,××市有大量假华侨生。据新华社今年4月报道,由于华侨学生报考国内高等学校的联招考试与国内高考有差异,近年来,一些中介机构采取不正当手段为国内学生办理华侨身份参加联招考试,致使“华侨考生”数量“不正常”增加,2005年尤为严重。教育部规定,今年华侨生报考国内高校须在国外住满两年。

  加分保送成为产业

  “听说过高考加分产业吗?知道一个归侨子女加分证明卖多少钱吗?一个学科竞赛获奖者要投入多少时间吗?多少培训机构获利呢?”有人这样反问。

  由于许多项目与中考、高考保送、加分挂钩,形成了与此相关的产业链,且经久不衰。

  奥赛培训班的广告铺天盖地,奥赛书籍几乎在每一个校园附近的书店琳琅满目。有读者反映,因为武术可作为体育特长加分,湖南一些武馆的教练也走俏。

  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主席杜子德认为,但凡和利益挂钩太紧密的竞赛必然会出现异化。要防止奥赛变味儿,就必须让奥赛成绩与高考保送脱钩,而现在到了脱钩的时候了!

  制度设计漏洞致使问题迭出

  因为加分保送的操作权掌握在某些部门手中,结果就滋生出很多问题。比方说,三好学生加分,原本是鼓励中学生全面发展,结果因为“认证权”集中在少数部门的少数人手中,又缺乏监督,最终失去公正性而饱受社会各界质疑。

  从湖南省一些地市发放二级证书的情况来看,大权独揽,缺乏监督,正是导致证书滥发的原因之一。

  从湖南省各地市体育局自查自纠的情况来看,加分保送政策异化原因远非“腐败”所能言尽。就拿常德市来说,该市体育局有权审批二级运动员证书的干部还“存在错误认识”,换言之就是地方保护主义。还有人认为,如果严格执行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就会减少该地区学生参加省统一测试的人数,该市学生可能“吃亏”。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保送加分政策执行中之所以频暴问题,就是因为在制度设计上有漏洞。

  他说,在高考录取中对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加分是否合理,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现在高考录取是120%的投档,就是给予各高校足够选择权,容许他们在一定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有特长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考生,这本身就是对在校中学生全面发展或培养兴趣爱好的一种积极引导。结果现实的操作是,不仅提供了这种录取优先权,还设置了加分程序,造成了不公平竞争,也诱发有些考生家长、老师甚至是学校和教育部门,采用非正常手段,为某些考生攫取不正当利益。

  正是因为加分保送政策逐渐沦为“腐败通道”,有关部门或增设“关卡”,或严格把关。据了解,以前保送生是由所在学校将相关的资料交给录取高校,高校是否再进行测试自行决定。但今年教育部规定,所有高校都须对保送生进行必要的、相关领域的文化测试。

  据教育部介绍,此举出台是为了防止保送生资格不实的问题。“经过这种测试,基本上可以排除资格不实的考生混到保送生队伍里。”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