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填报志愿:与命运的赌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14:57 今晚报

  紧张的高考结束后,家长和考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填报志愿的重任随之而来,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在感叹:填报志愿几乎成了一场与命运的赌博!

  填报志愿

  对家长的“考试”才刚开始

  “考试再难,也不过是一道道考试题,报志愿却让人无从下手。”兰州市考生家长曹志安在女儿参加完高考后,这两天正在经历另一场“考试”——给孩子报志愿。坐在家里,一边翻看厚达几十页的《招生通讯》,一边给亲友打电话询问情况、征求意见,他说自己“就像排除地雷一样紧张”。

  6月10日到15日是甘肃高考考生报志愿的时间。对于考生来说,无论考试成绩如何,路才走完了一半,而对考生家长来说,“考试”才刚刚开始。在大多数家长眼里,高考志愿的填报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对填报志愿显得谨慎异常。

  曹志安告诉记者,女儿考后估分530分左右,有人告诉他,在甘肃,像这样的分数完全可以上重点大学,可又有人告诉他,这样的分数仅能上一般大学。这让曹志安全家没了主意。为了给孩子报一个合适的志愿,曹志安几乎动员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曹志安说:“连远在上海的弟弟都被我电话‘遥控’着帮忙打听消息。”曹志安告诉记者,与考试的纯粹性不同,填报志愿需要考虑太多的因素:既要考虑孩子的兴趣,还要考虑学校和专业的情况,更要考虑到孩子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即便这些问题都考虑到了,还要考虑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情况、所报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以及有多少人会报考。”曹志安说,这仅仅是几个大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必须同时考虑。

  获取信息

  家长考生问计于谁?

  6月12日,来自北京和陕西、甘肃三地的30多所高校在兰州召开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前来听讲座的考生家长几乎挤爆了现场。同时,兰州市的媒体连续几天刊载了一些“专家指导”“报考指南”之类的填报志愿信息。兰州市一些重点中学还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帮助学生估分,并向社会公布了学校估的分数线,以供考生家长参考。

  但许多家长还是感到信息不够详尽。为了能让志愿填报得更准确,不少家长“各显神通”,通过各种关系尽量打听教育部门对于考卷的评分把握、分数线的确定情况,一些家长还通过关系、网络等各种方式,了解孩子理想中的高校和专业的相关情况。更有甚者,在兰州大学、兰州商学院等高校,连日来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直接来到学校“现场勘察”。记者在一些中学内看到,一些家长和老师手里的报考信息资料达到几十种。

  曹志安认为,凡此种种行为,都是“病急乱投医”,“考分、分数线、报考人数三个因素中,有一个拿捏不准,报志愿都会失败,但在报志愿中,这些因素恰恰都是估计出来的。”

  专家观点

  关键在提高制度效益

  西北师范大学新闻系讲师陈积银认为,导致报志愿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家长和考生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情况下做判断,这无异于经过十字路口时被蒙上了眼睛。

  一些管理学专家指出,这是当前高考报志愿制度的设置效益太低造成的。他们认为,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报志愿的机会成本成倍提高,一旦志愿没有报好,就可能导致孩子难以入学、难以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甚至给孩子将来的就业等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贾应生认为,目前考生和家长“知彼”的途径正在逐步建立起来,“但教育部门还应该进一步保证让家长和考生能够做到‘知己’。”贾应生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实施先公布成绩,后报志愿的政策,解决填报志愿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考生的报考志愿机会成本。近几年,少数省份实施了在高考成绩公布以后再报志愿的办法,但大多数省区市还在坚持考试完毕以后立即报志愿的政策,这依然是导致报志愿难的主要原因。 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据新华社兰州6月16日专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