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记者冯导难掩尴尬 走红毯李安催人泪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09:55 新闻晨报 | |||||||||
上回说到那吕克·贝松、安迪·麦克道威尔等一干洋将杀到上海滩,纷纷安营扎寨,呼啦啦摆开大战架势。 乱军中,但见一拨人马杀出,定睛一看,为首大将乃是冯小刚导演,600多中外记者伏兵已久,问题一齐射出,冯导不愧名将,左拆右挡,正匆忙间,一暗箭直奔面额而来———“既为电影节副主席,为何自家作品竟从来无缘电影节?”且看冯导如何抵挡。
战事已开,不觉夜暮。一班人马又赶到红地毯上“挑灯夜战”。中有一圆脸儒将分外夺目。自报家门,原来那儒将唤做李安,也是我华夏电影渊源血脉之子孙,只是长年戎马西征,近日因拍摄一“断袖分桃”之故事,于彼西洋国折得一“奥斯卡”,声名大振。昨日衣锦还乡,自然于阵前一番动情之言,虽非号角,竟也让无数听众为之击节。 这里有一首西江月,单道得昨日“电影节开幕”一役之好处:小刚脾气依旧,李安儒雅善言,群星齐聚红地毯,招来闪光一片;无数中外记者,上百过瘾影片,最是海上消魂夜,明星纷纷放电。 惊艳一枪 李安:我曾给谢晋“跑龙套” □晨报记者袁媛 昨晚,上海国际电影节在第九次召开时迎来了最璀灿的星光。谢晋导演亲手为李安导演授予了“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李安的答谢词很精妙,他透露说曾在谢晋导演的影片中当过临时演员,并真挚地表示:“谢谢你们把我当成中国电影的一份子。” 继张艺谋、成龙去年获得此项殊荣后,这个去年才设立的“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今年众望所归地授予了李安导演。 李安从年过八旬的谢晋手中接过奖杯,以一贯的儒雅风范开始了一段语“惊”四座的答谢辞,他说:“从谢晋导演手上接过这个奖杯,我感到无限光荣和万分惶恐。因为你们不知道,我80年代从学校刚毕业时,做过谢导的临时演员。”台下配合以掌声和笑声,估计那是谢晋在美国拍摄《最后的贵族》的事了,没想到李安话锋一转,“不过,后来我的那部分被剪掉了。当然,主要是因为我演得不好。”台下哄笑。 接着,李安的话锋转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电影的深情,“我生在台湾,父母一个是江西人,一个是北京人,我是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熏陶长大的,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从小看中国的电影,香港的是李翰祥、胡金铨,台湾是李行。后来直到我去美国留学,才开始接触中国大陆的电影。而这,正是从谢晋导演的片子开始的,从他的《牧马人》、《芙蓉镇》到《高山下的花环》,我一路看下来,学到很多东西,并且一路追根溯源,追溯到中国电影的摇篮,曾有中国的好莱坞之称的上海。”李安流畅地又过渡到他目前正在筹备的新片《色·戒》,“所以,这次我有幸来到了上海,有幸拍张爱玲的作品,拍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我也要感谢上海市政府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谢谢你们,我会更加努力,拍出更好的影片。” 最后,李安再次表达“中国情结”,“谢谢你们把我当成中国电影的一份子。”全场被他这段答谢辞所折服,掌声雷动。 温柔一刀 冯小刚:上海电影节影响力不够 □朱美虹 昨天下午,由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副主席冯小刚领队,金爵奖9名国际评委首度公开亮相。有记者询问从未送片到上海电影节的冯小刚以后会否选择参赛,冯小刚终于还是忍不住“大嘴”了一记。 “我已经连续3年报道上海电影节了,但为什么直到现在前来采访的境外记者依然这么少?”见面会进行到一半,一名外国记者的提问打破了原先四平八稳的问答,对于这名外国记者的提问,上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代评委会成员解释道:“很多西方通讯社在上海都有办事处,很多聘用的都是中国人,有些境外的通讯社就有50多名记者。” 之后的问题更加尖锐,有记者问评委会副主席冯小刚,为什么他的作品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上海国际电影节,对此冯小刚回答说:“来不来这里参赛取决于电影节的影响力。上海电影节是一个年轻的电影节,现在正在逐渐壮大。刚才那位外国记者的提问,我很有同感,我也注意到在电影节上看不到多少外国记者,说实话,上海电影节的影响力还是有点不够。”不过说到这里,他转折了一下,“不过,如果因为这样我们就都疏远它的话,还不如我们一起来帮帮它,这就取决于我们评委了———如果我们能公平、公正、令人服气地评出奖项,上海电影节的影响力自然会扩大,到时候不止我,其他大导演自然也会把电影送来参赛。今年我们投了很多钱来办《夜宴》的宣传活动,这正说明了我们很重视上海电影节。” 作为评委会主席,又是外国人,吕克·贝松倒是对主人颇为客气,他说:“中国电影的质量每年都在提高。10年前,你还可以明显感受到美国和欧洲电影的影响,而如今有了革命性变化,在世界各地电影节中参展的中国电影也越来越多,取得的进步之大令我感到惊讶。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作为此次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他表示将以影片的艺术标准与真情实感来作出公正的评价,并平衡好每位评委的意见。 八卦一掌 娜塔莎难辨戏里戏外两个老公? □晨报记者袁媛朱美虹 拉尔夫·费因斯和利亚姆·尼尔森,一个是“英国病人”,一个是“辛德勒”;一个是“伯爵夫人”娜塔莎·理查德森戏里的丈夫,一个则是生活中的亲密爱人。这两位娜塔莎身边的英俊男人,不止都跟她关系特殊,更要命的是———他俩长得非常相像。不但观众和老记们经常分不清谁是谁,就连娜塔莎自己也承认:“他俩长得的确是很像,他们的侧面,简直一模一样。”谈到这个问题时,娜塔莎乐不可支,“经常有人冲上来请我丈夫利亚姆签名,大赞:你在《英国病人》中的表演真是太好了。”当然,她声明,她绝无可能搞混两个“丈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