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无声世界”无声的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10:02 温州都市报

  ■本报通讯员 吴树敬

  有言道:“人间至苦,莫若聋哑,五官损其二,有口不能言,有耳不能闻,毕生毕世,沉沦于痛苦愚昧之域……”六十年前,一位温州聋哑姑娘创办了浙南地区最早的聋哑学校。如今,这所学校已成浙江省惟一的特殊教育的先进集体———

  

“无声世界”无声的爱

  聋校的老师在教孩子跳舞。郑鹏摄

  

“无声世界”无声的爱

  聋校创始人陈希聪与第一名聋哑学生池曼青

  哑女曲折求学路

  1929年春日的清晨,一艘从温州驶往上海的客轮正在乘风破浪,船头犁开朵朵浪花。甲板上站着一位三十开外的青年男子,他身边带着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约10岁左右。大人指着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小女孩手舞足蹈,用手比比划划、却无法用言语表达。这女孩叫陈希聪,当她还在襁褓中时,得了一场重病,虽然靠打针吃药幸存下来,但却从此失去声音。为了医好小希聪的病,父母筹集了一笔钱,带她到上海大医院就诊治疗。

  小希聪在知名的上海富隆医院整整住了一年,但疗效甚微,父亲又带她到上海西郊康家桥福哑学校去参观。在这里,她见到一群聋哑儿童在学文化,做手工……呆呆地看得入神。

  从此,小希聪就在这所学校里学习了四年。当时与她在一起的还有一位温藉男哑生叫张忠铭,比她晚来二年。后来,父亲工作变动赴京任职,她又转学进入原北平市公立聋哑学校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失业,学校关闭。陈希聪只好随父返温,在家拜一位叫施公敏的老人学画画。

  转眼间,当年不到饭桌高的小女孩变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作为一位残疾女性,尽管她聪慧美丽,有文化、有专业技能,但想找一门称心的工作却难上加难。

  共同创业结良缘

  当陈希聪为自己的前途与命运焦虑不安时,突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自己出身殷实的家庭,双亲都是知识分子,有较稳定的经济收入……可天底下还有多少聋哑儿童比自己更不幸、更痛苦,更值得同情。于是,二十多岁的陈希聪萌发了担负教育聋哑儿童责任的念头。

  她的想法得到全家的支持。可去哪儿找学生呢?娘舅邵衡先生自告奋勇地帮她在当地报刊上,登载了一则教育聋哑儿童的启事。不久就有一位名叫池曼青的哑童前来求学,成了她的第一名女生。接着,通过池曼青家长及其他热心人的“宣传”,又陆续增加了五、六个聋哑学生,于是浙南地区首所聋哑学校初具雏型。

  听说陈希聪创办聋校,曾在上海福哑学校一起读书的学友张忠铭,闻讯后就赶到陈希聪处协商,两位年轻人一起为聋校的正式挂牌而奔波。

  办学绝非易事,两位聋哑人既无经验,又无经费,全凭一股热情和亲友的支持。此时,他俩又想到一位老同学,叫蔡润祥,虽然10多年未谋面:但听说他曾在广州协助他人创办广州哑校,很有成就。于是,就写信给蔡润祥先生,请他传授办学经验。蔡先生为广东中山市人,为人正直热情。他回信鼓励陈希聪、张忠铭努力办好聋校,还表示愿意到温州协助办学。

  聋哑人办聋校,这对当时的温州来说,社会反响较大,不少社会名流和有识之士纷纷伸出热情之手,如温州产科医院院长蔡玉辉女士、救济院院长杨雨农、百好乳品厂老板吴百亨以及陈宾石等,都乐意担任聋校的校董,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于是温州私立聋哑学校经政府部门立案,正式宣告成立。

  聋校始创之前,救济院院长杨雨农曾答应拨出华盖山“贫民习艺所”为校址,可聋校开学时,该处已被国民党军队所占用,于是不得借用北大街(现解放北路)87号陈希聪家的老宅院,校长为蔡润祥,教师有陈希聪、张忠铭等,共招收16名学生(老生7名)分二个班级,因无专用课本,只好暂以普通小学课本代替,图画、劳作,体育、写字等均并在一起上课,学生年幼,手语不大会打,学校只要求弄懂所教内容,未提过高的要求。

  张忠铭教师回忆创办聋校的情景时说:“开始时仅筹募到少许经费与10多副课桌凳、一张木床、一个时钟、一个皮球与几条跳绳……而老师又是聋哑人,对外联系工作,语言不通,特聘请黄灿霞女士,由她全权代表校方负责对外联络……学校经费唯一来源就是向学生收取学米来维持。每名学生交大米120斤(因物价飞涨,纸币天天在跌,故收实物)但仍入不敷出。除因蔡润祥是外地人,且家中老母赖他赡养,发给他一份工资,而我与陈希聪二人共拿一份工资,黄灿霞教师则尽义务,分文未取。”

  在共同创建聋校过程中,陈希聪与蔡润祥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喜结良缘,1948年10月10日结婚时,当地报纸还发表了“祝陈希聪、蔡润祥结婚,兼为温州聋哑学校呼吁”的社论。一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教学艰难也快乐

  说起温州聋校的诞生,池曼青无疑是历史见证人,她不仅是聋校创始时的第一位学生,且又是该校培育出来的全市第一位聋哑教师。

  1946年秋,当陈希聪刊出聋哑教育启事后,池曼青在他父亲陪同下,第一个到陈老师家报到。

  池曼青挺聪明,进入聋校后,她进步很快,不久就识得很多字。如今,她回首往事时说,“尽管当时聋校的设备很差,道坦当操场,两张凳子上横一条竹竿,就算是跳高的体育器材,房梁挂上绳子给我们荡秋千,想踢小皮球、跑步,老师就带我们到野外,或借用正规学校操场,但是学校生活挺愉快、充实。尤其是文化知识课的内容切合实际,可以说真正学到了做人的本领。”从聋校毕业后,池曼青就留校成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

  像池曼青一样,从聋校学生成为聋哑老师也决非个例,如温州聋校毕业生缪志强回乡后,在苍南县创办了私立聋哑学校,办学8年,在校生达173人,其事迹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还收入《浙江教育史》。温州聋校女毕业生赵玉珍回到文成后,也于1988年创办了文成聋校,首批就招收全县41名聋哑学生,现已增至5个班级。

  据了解,我市目前各县(市)均成立有聋哑学校(或聋哑班级)其中聋哑人教师10多人,均毕业于温州聋校。

  特殊教育结硕果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少年儿童的成长,尤其对残疾少年更是关爱备至。

  1952年,温州市政府在资金十分匮缺的经济恢复时期,毅然接收私立聋哑学校,易名为“温州市聋哑学校”,校址从北大街民宅中迁移至市区周宅祠巷(原“接岚小学”)。是年冬,又拨出专款2800万元(旧币),在市区木杓巷购置一幢民房与一片空地,作为聋校新校址。

  1956年,市教育局又将市区原信河小学一部分校舍划归该校使用,并从师范学校毕业生和全市小中学教师队伍中抽调优秀人才,充实聋校师资力量,实施口语教育,开设职业劳动课。此时学校归属于温州地区教育局直接管辖,成为全省唯一的地区级特殊教育学校。

  “十年文革”,温州聋校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在上级部门支持下,聋校收回了被工厂侵占的校园,盖起四层教学大楼及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等,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施日新月异。1994年金秋时节,全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在市委、市府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温州市聋校,观看了聋哑学生们的书法、文艺表演,并为该校题写了“爱心一片”四字,给全校师生莫大的鞭策与鼓舞。1995年温州聋校被浙江省教委、省残联、省民政厅联合命名为全省唯一的“浙江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

  相关链接:

  温州市聋校,是一所对听力障碍少年儿童实施9年义务教育的学校,该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办学宗旨,坚持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了一批批有志人才,学校现开设缝纫、纸艺、理发、计算机、美工等职业特色课程,近年来,已有100多名毕业生考入南京高级聋人学校,浙江华强学校等特殊教育院校继续深造,中专升学率达100%,还有不少考上大学,其中3名毕业生以全国聋哑考生前十名的优异成绩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在省首届聋人运动会中共获4金6银2铜的优异成绩,去年黄喜宝同学还荣获全国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第6名,并有多位学生被中残联,省残联艺术团选中,多次出国访问演出,其中有“千手观音”曾经的领舞者林玲与现国家残疾人艺术团主要演员杨普岳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