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10:04 河北日报

  新华社济南6月17日专电(记者张晓晶)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招工难,这种尴尬的局面近几年一再上演。教育专家指出,与以前相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矛盾已经从“入口”转移到“出口”,从入学难转移到就业难。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教育专家和大学毕业生,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与当前高等教育模式以及高校扩招等都有关系,
而想最终“解铃”,除了整个社会一起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外,还得靠高校自身:专业设置时戒骄戒躁,培养学生时既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材施销”。

  压力进一步增大:今年413万名学子找工作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以山东为例,今年大学毕业生近27万人,除去专升本和考研学生还剩大约20万人,假如流入山东和流出山东的学生人数相等,至少有20万人需要工作。有关人士分析说,假如把这个总数分散到山东100多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要安排200人左右,这个数字对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但欠发达县无论如何也“消化”不了。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之严峻由此可见一斑。

  四年前,许多学生为考上法律、财会、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欣喜,四年后,由于供求失衡,学习“热门”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成了难题。鲁东大学应届毕业生丁林四年前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当时觉得就业面宽,可谁知近几年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这一专业,毕业时竞争激烈,丁林至今还没找到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应届毕业生王芙蓉对记者说:“我们学院200多名应届毕业生,目前签订就业协议的不到1/4。我们宿舍8个人,只有一人签了协议,3人考研,其他4人到现在都没落实单位。”

  记者在山东几所大学采访发现,毕业的气氛已经很浓,但仍然有很多就业没有着落的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

  高校专业设置:为何急功近利之风劲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对记者说,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的不足恐怕才是更需要引起重视的。

  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新上专业猛增。据业内人士透露,高校争上新专业基本上分几种类型:一是生源捞取型,新上专业就是为了多招学生,结网捕鱼。学校普遍喜欢上投资少、见效快、靠几本书、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应付的“软专业”,而对像工程技术这样投入比较大的“硬专业”一般不感冒。二是分散就业压力型,学生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专业,会人为造成就业压力过大,所以部分学校将专业设置化整为零,目的是自我减压,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三是历史依赖型,主要以原有专业为基础。四是市场导向型,市场上什么专业热门,就上什么专业,而不考虑就业形势的变化。

  “学校的最终目的是多招生,因为连续几年扩招,学校硬件投入较大,很多学校负债严重,从一定程度上说,招生人数就是学校的生命线。”一位高校管理者评论说,“学校发展也要讲究经济规模,一般来说高职院校要达到8000人至1万人的规模,本科学院要达到2万人的规模,综合性大学要达到3万人的规模,才能维持投入产出的平衡。”

  一位大学教授对记者说,当前本科教学基本上是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式的办学模式。过去几个学生进行一组实验,现在一二十个学生一组,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明显减少。“用人单位要求个性化服务,而我们的人才培养流水线只能提供一个模式的产品。”今年毕业的师范生王芙蓉对记者说:“我是本科师范生,大学四年,只开了一两门教学心理之类的课程,上讲台试讲的时间总共只有五六分钟。工作以后,要让我一下子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么多学生,说实话我很心虚。”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鹿立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前文、史、哲、教、法等专业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专业调整不及时有关。她认为,高校是自主办学主体,专业设置应该面向市场,当前专业设置过多、过滥、过于急功近利之风急需刹车。

  回到校园:因材施教,还要“因材施销”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曾宪文认为,当前高等教育的矛盾已经从“入口”转移到“出口”,从入学难转移到就业难。

  鹿立认为,要解决人才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关键是在“入口”时就把好关,以市场为导向“订制”人才。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定时发布产业需求信息;高校应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办学”,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规模大小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协商。

  英国的一次专题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院校中有33%的院校均设置了针对特定企业或企业群体需求的本科生课程,85%的院校建立了企业对课程的反馈机制。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设计上,企业参与决策的程度占80%以上。

  据记者调查,在就业方面,学校一般采取的办法是举办招聘会、提供招聘信息,这种赶大集、放羊式的推介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生隋富贵对记者说:“临到毕业我们才发现,连怎么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在就业市场上感到孤立无援。”据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受正规的就业教育,而大学生急需补充这方面知识,包括社交礼仪、择业技巧、产业前景预期以及心理辅导等。

  曾宪文认为,缩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期,提高就业能力,学校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当前较为迫切的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材施销”。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案指导,由部分老师担任学生就业代表,像推介产品一样推介学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