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安出任复旦名誉教授 为学生传授“成功秘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04:00 国际在线

  

李安出任复旦名誉教授为学生传授“成功秘诀”

  李安和复旦学生合影

  李安出任复旦“名誉教授”昨为200多学生传授“成功秘诀”

  “艺术家不是教育出来的”

  昨天(18日)下午3:30分,正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担任嘉宾的国际著名导演李安,来到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内的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接受了该学院授予的“名誉教授”称号,并以教授身份为学院的200多名学生讲了第一堂课《李安对你说》。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李安围绕自己的成功背后的故事展开,受到现场学生极其热烈的欢迎。据悉,这是该学院继电影人韩三平、艺术家朱德群之后又一位受聘的“名誉教授”。

  现场目击

  有天分有追求才能触动灵感

  “李安老师,您觉得您电影的风格是怎样的?”

  “我觉得一个有风格的人是不谈什么风格的,如果太在意风格就会没有什么风格……“

  ”您觉得您到这里来教我们什么?“

  “我觉得一个艺术家不是教育出来的,是你本生有这个天分,然后一直有追求,遇到一些启发就触动灵感的……”

  ”您的新片是一部成功的艺术片但是在商业上很成功,为什么?”

  ”其实我早期在台湾拍片是民众电影,很多票房的,后来翻译到国外因为要打字幕所以就送到艺术院线放,后来我发现只有这个市场了,才觉得一些很低级的东西我不要再拍了……“

  在同学们热烈的举手提问和李安温文尔雅的细密回答中,李安以个人成功背后故事为主题的第一堂课很快使整个会场热烈起来。10分钟的演讲李安谈到了自己所以成功的人生经历,从台湾一个开始尝试编剧的年轻人到奥斯卡导演,李安的经历立即“抓住”了同学们。很快,激烈的问答就展开了,同学们非常熟悉李安的电影和他的叙事风格。当谈到李安和唐季礼的电影比较的时候,李安一方面肯定了“功夫电影”在香港电影和世界电影历程上的开拓地位后,也表达了对电脑特效成熟的担忧,他觉得如果没有文化思考的东西融入,功夫特技越来越容易被电脑特效渐渐取代。

  在回答学生提出的“喜欢看哪些书”和“创作源泉”时,李安坦然回答说青年时期看了很多西方文学和哲学著作,这些广泛的涉猎和思考对于自己是有帮助的。但是他同样肯定了生活的价值,面对”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的拍摄,他说:“我后来想到这竟然是一个系列之后,在《饮食男女》中我终于给“父亲”安排了一个第二春的美好结局,这是我对青年岁月我和父亲冲突矛盾的一个释放,到今天我也有了两个儿子,我突然感到这种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冲突是始终粗暴地存在的,所以我喜欢拍这样的片子。相对而言我的妈妈对我从小就是爱,对丈夫很顺从是一个典型的台湾女人,相对而言没有冲突,所以反而我对母爱题材的作品兴趣就淡一些。”这一席关于自己创作灵感的切身体会让现场所有同学都觉得很“真实”很“切近”,是难以在创作学术书里看到的内容。

  有学生问:“如何解释作品中充满人性却少见政治和时代对人的影响”,李安最终将所有故事决定于’人性‘,他说:“很多导演都会考虑到时代和政治背景对于人和故事发展的影响,但我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人和故事常常会深入一步去看,其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和故事的发展最终的原因都是人性的,是人们心底里的基本需求制造了命运和故事。”

  语速不快,态度非常儒雅,李安精彩的回答和演讲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很多学生们甚至还用MP3、照相机和摄像机将李教授的整堂”课程“全部纪录下来。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条件和硬件环境,李安非常肯定,他说:“比起我先前在台湾大学做的演讲,你们的各方面都很幸福,比起我从前到美国去学习导演,你们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最新的西方思潮,更加幸福。”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学生们分成两批和“名人教授”合影,还有不少学生拿着签名本等着让李安签名,如此“热烈”的场面让校方始料未及,最后只能安排保安将“李教授”“救”出了会场。

  学生反应

  胜过在课堂上读的书

  记者采访了现场听讲的学生,他们主要都是中低年级的本科生,除了“对口”的编导等专业之外,还吸引了“设计”、“美术”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表示:一方面,由于奥斯卡所带来的“李安热”让校园的同学们越来越熟悉这位幕后多年的大导演;另一方面,李安带来的新思路与新启发,也让这些从事艺术学习的学生们获益匪浅。

  编导系的沈同学表示,李安是她最钦佩的“大导演”,能面对面听他讲课她觉得很荣幸也很开心。她最希望了解李安看什么书,他是如何成功,怎么当上导演、如何打动制片人的。李安的回答让她很满意,她说:“我觉得选择做导演最重要是不要留退路,选择了就要在生活中收集素材,激发灵感,才能最后成功,必须能够‘沉下来’。”

  美术系的一位男同学也获得了提问李安的机会,他表示:“李安用西方人的电影语言,西方人的叙事方式悄然表达东方的思考与理想,我觉得启发很多,事实上在美术方面这些尝试也很多,但是李安是身在冲突中,却能够水乳交融,是融合得最为出色得一个。”

  编导系的一位男同学始终拿着一台“数码摄像机”高接低挡地拍摄现场录像,他的回答更加有趣:“我把这场讲座拍下来,就是我的一个‘作品’,我觉得李安作为‘男主角’和各位同学之间的交流,本身就是一部有冲突、有内容的电影。”他对李安温文尔雅的说话方式的评价是:“典型的东方人的说话方式,但是每一个回答都很针对重点。”

  学生们普遍反映,很多理论知识可以在课本上学到,也能在看片中收获,然而对于如何去寻找创作中的灵感,他们说:“在李安亲身的讲授中,我们知道了一个成功导演成功的种种轨迹,胜过在课堂上读的书。”

  相关链接

  复旦已聘多名“名人教授”

  记者昨天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获悉,李安并不是该校首个被聘的名誉教授。之前,已有著名美术大师、华裔法国画家朱德群和中国电影集团总经理、以出品人身份组织创作了《孔繁森》、《赢家》、《不见不散》、《春天的狂想》、《荆轲刺秦王》等电影的国家一级导演韩三平等人受聘成为该校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下周,著名导演徐克也将做客视觉艺术学院并受聘为该校名誉教授。

  据介绍,这些名人客席教授不会经常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但如果有机会的话会来学校给学生们开讲座或参加交流活动。

  记者从复旦大学了解到,今年5月,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已聘请了执导《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的著名艺术家吴贻弓为兼职教授和中心顾问;2003年,前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也已受聘出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面对众多“名人”出任“客座教授”和“名誉顾问”,视觉艺术学院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其实在各大高校都有类似的尝试,一方面这是名人将自己成功的因素和学识传播给学生的一个途径,另一个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校的知名度都很有利。”他表示:“如果李安来上海拍戏,随时都可以再来学校开讲座。”(上海《青年报》 记者李硕君刘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