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海盐湖:百万吨钾肥的创新旋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06:02 光明网

  

青海盐湖:百万吨钾肥的创新旋律
在享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是举世闻名的察尔汗盐湖。盐湖东西长167公里,南北宽20至40公里,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大盐湖。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氯化钾表内储量1.45亿吨,占我国已探明储量的97%。而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首批十大重点工程之一——青海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项目便坐落于此。

  高位布置的钾肥生产线

  在钾肥生产车间30多米高的钢结构厂房里,记者看到39台复选设备并没有安装在同一个平面,而是按生产流程从高到低巧妙地形成梯形生产线,白色的氯化钾如鹅毛大雪般落下,不一会就堆满了整条皮带,被送入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为何要把生产工艺设备布置得这么高呢?青海盐湖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小松说出了其中的奥妙——这是百万吨钾肥项目的一个创新!

  最初,在讨论百万吨钾肥车间生产工艺设备的布置方案时,部分技术人员建议只对局部做一些改进,其余沿用年产10万吨加工车间的布置方案,这样做既无风险又稳妥可靠。

  如果只是为了减少风险,新工艺可以进行简单地“克隆”原有工艺。但是,李小松提出把加工厂的生产工艺设备,整体抬高,实行高位布置。按照这个思路,设计建造的生产工艺系统,优化解决了三大技术难题:一是输送矿料过程中,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的泵类输送;二是自上而下,大部分物料实现自流;三是减少了跑冒滴漏和事故环节以及操作人数。同时也为车间管理上台阶奠定了基础。

  这个创新,能降低多少生产成本?参与此项目设计建造的高级工程师王骏说,“每吨钾肥至少能降低40元,一年就按100万吨生产能力算,能减少400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

  李小松在车间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如果按照先前的钾肥生产工艺对车间进行布局,你看到的厂房面积将会比现在大上5倍,“这个车间每天可处理4万吨光卤石原矿,生产出5000吨左右的氯化钾,而且品位都在95%以上,完全可以与国外进口的氯化钾肥料一比高下”。

  用履带在水中“走路”的水采船

  在十四个光卤石池连成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八艘巨大的水采船正在缓慢地作业。与一般意义上的船不同的是,水采船是一个含有液压驱动、自动化控制、微波导航的高科技产品,是用四条履带在水中“行走”的。

  水采船,简单地说就是采矿船。在钾肥工业领域,水采船决定着钾肥的开采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上世纪90年代末,只有美国才掌握制造技术。

  1989年,为配套年产20万吨钾肥工程,青海钾肥厂(青海盐湖集团前身)耗资一亿多元,从美国汉森公司引进了两条水采船。在不到两年的试运行中,由于水采船故障频繁、加之生产技术工艺落后等原因,生产一直不达产不达标,效益下滑,企业困难重重。为了让水采船正常运行,厂里许多技术人员不断调试和维修,还多次聘请北京、上海等设计院的技术专家来厂维修,一年仅维修费就需数百万元。

  面对美国人“你们中国人不行,玩不转它”的断言,盐湖人决定自主设计制造水采船。1999年4月2日——对中国钾肥工业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盐湖3号水采船横空出世了!一举打破了美国人宣称的“世界上只有我们一家才能造出水采船”的神话。

  到了建设百万吨钾肥项目,盐湖集团决定自制6条水采船。要在2001年至2004年短短三年间,设计建造出比盐湖3号性能更先进、世界领先的水采船,难度相当大。

  这一次,盐湖人还是没有退缩。科技人员对盐湖3号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对新船制造的4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技术创新,其中光是加压泵站的一项技术创新,就可降低输送每吨光卤石矿20%的电耗。主持技术攻关的盐湖国家级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浩放告诉记者:“这些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使我国水采船制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质的飞跃。”

  钾肥生产工艺就如体操比赛

  在设计建设世人瞩目的青海百万吨钾肥项目时,青海盐湖人既要借鉴原一期20万吨钾肥项目改造时成功的经验,又要借鉴国际同行业先进的钾肥生产技术,力争达到或赶超国际同行业的钾肥生产技术水准。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盐湖人只能是技术创新。

  百万吨钾肥项目从2000年5月开工建设,于2003年8月正式建成投产,整个项目由采输卤系统、盐田系统、光卤石采输系统、加工厂工程、老卤排放工程和公用工程六部分组成。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盐湖集团的科技人员先后攻克了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技术、水采船技术、结晶器制造技术、浮选药剂等多项世界性尖端技术难题。

  在百万吨钾肥项目生产车间的东侧,一个个直径达12米、高十几米的结晶器管,是生产工艺系统中最关键的核心设备之一。此前,结晶器设备在国内尚无成功制造的先例,而在国外又是一个严格保密的技术。当时,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盐湖集团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智慧,把一万吨工艺试验用的小结晶器成功地放大了20倍,并委托国内某厂家加工出了结晶器的关键部件——搅拌器,终于制造出了我们自己的结晶器,填补了国内钾肥工业生产大型设备制造方面的一个空白。

  “正是盐湖集团几十年来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才建成了百万吨钾肥项目。”李小松说:“就像体操比赛一样,运动员只有完成了一整套动作,才能拿到冠军。钾肥百万吨项目也是如此,也是在众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才实现这个项目的成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