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访南京政治学院副教授胡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07:04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本报记者左中甫本报通讯员严满伟罗金沐

  胡滨爱笑,没有笑声却很有感染力的那种,微笑挂在嘴角迟迟不去,让人觉得她的整个世界都布满阳光,没有一丝阴霾。她教过的一位学员管这种微笑叫“胡滨式微笑”,从她的笑容里,学生们甚至能读出“简单”和“干净”来。

  2006年6月13日,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今年3月下旬以来已在全军作了20多场报告、场场赢得经久不息掌声的军旅园丁: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南京政治学院副教授胡滨,瘦削的身材,整洁的装扮,敬军礼的时候带着灿灿的笑容,让人很难相信,这个看起来非常乐观、非常健康的人正患着4种重病。

  “这是一个视使命如生命的人。”学院政治部副主任陈乔元说。

  学院领导当面批评她:“你这样教不行!”就为这句话,她成了经常“跳窗”的教员

  中山北路307号,南京政治学院大院。近几年来,这里走出了我军一大批优秀官兵:“独臂英雄”丁晓兵、“见义勇为英雄”徐洪刚、“全军学雷锋标兵”丁红军……走进政院,郁郁葱葱的树丛里藏着一座“四”字形老教学楼。胡滨的学生告诉我们,这就是胡滨一度经常“跳窗”的地方。胡滨“跳窗”,起因于她的“败走麦城”。1992年7月,胡滨作为引进人才从南京炮兵学院调入政治学院。此前,应用物理专业出身的胡滨是一名浑身笼罩荣誉光环的优秀教员,她主讲的《大学物理》、《激光与红外》、《光学技术基础》三门课程被评为优质课程,她也被评为优秀教员。她没有想到,调进政院后,一个全新的挑战悄悄降临到了自己的身上。

  2000年3月的一天,胡滨像往常一样给学生上课,学院领导也例行到教室听她的教学课。课后,院领导把她叫到跟前,脸色凝重地说:“军队院校的三尺讲台,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未来战场。海湾战争都爆发这么多年了,《当代高科技与新军事变革》课这样上怎么行,讲原理太多了,与部队联系得太少。”

  这话像重锤一样敲打在胡滨心上,她当场懵了。教了16年书的她第一次遭遇到了因专业不对口而“败走麦城”的滋味。老办法不行了,重起炉灶谈何容易!

  一连几天,胡滨都不大说话。在基础部的教学形势分析会上,她郑重地说:“任何一名军人都要勇敢地站在军事变革的潮头,作为肩负培养部队军事人才责任的军校教员,更不能只考虑教学专业对口,而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教学转型。”

  知耻而后勇。这以后,她的办公桌上多了阐述新军事变革的有关理论书籍和《外军学术》、《世界军事》等刊物。胡滨在办公室加班的时间也多了起来,节假日、双休日,甚至连自己的生日,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由于加班时间太晚,好几次她被锁在了办公楼里,只得小心翼翼地从大楼门旁的窗台跳到楼下的草地上。一开始她还有些害怕,后来也就“轻车熟路”了。一时间,“跳窗教员”的故事在政院不胫而走。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员们见识本学科最权威的专家,胡滨专门请来了母校国防科技大学的周世光教授来给学员进行专题辅导。对这一举动,同事不大理解,说,你自己的课,请一个比自己强的人来讲,多没面子。胡滨却说,我没想别的,就是想让学员听到最权威的课。什么是教员的面子?把课讲好,学员回部队用得上,在未来战场上打得赢,这才是教员最大的面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战场,胡滨还一次次走进了重点建设的拳头部队、大山深处的二炮基地、技术尖端的科研院所、攻难克险的装备试验现场,掌握了大量高技术装备知识和信息,先后收集军事科技前沿信息1000多万字、图片10000多幅以及200多小时的音像资料。很少有人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她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完成的。

  艰苦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一年后,她讲授的《当代高科技与新军事变革》被评为学院优质课程,荣获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奖。那位批评过她的院领导听了她的课后,也连声夸赞她说:“苦心人,天不负!”

  半年内查出身患4种重病,胡滨对女儿说:“如果不让妈妈教书了,也许妈妈真的就没命了。”

  胡滨是一个看起来很文弱的人,体重不足100斤。2004年5月下旬,胡滨被医院诊断患有甲状腺腺瘤。一个星期后,经复检,她又被查出宫颈癌。祸不单行,随后又接连查出乳腺腺病和脑垂体微腺瘤。短短半年时间里先后查出了4种疾病!

  死神面前,平素爱哭的胡滨哭了。事后,她跟同事说:“那一刻,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癌症,总是会让人联想到死亡。难道年迈的父亲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相约白头的爱人就要愿望成空?才15岁的女儿就要失去母亲?难道从此就要离开热爱的讲台,告别心爱的学员?”经过短暂的悲观后,胡滨告诫自己说:“我不能倒下,我一定要活下去!”

  有人说,病痛是性格的试金石。有时候,哪怕一个铮铮男儿也会被病魔击倒、打垮。谁也没有想到,身患4种重病的胡滨在病痛面前竟然会表现得如此坚忍。

  对她的甲状腺腺瘤,医生当时建议了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药物治疗,但疗程长,效果慢;另一种是手术治疗,疗程短,效果快,但声音有可能出现嘶哑。胡滨感到自己是做教师工作的,失去了声音等于失去了教书的本钱。她没有多想就选择了药物治疗。

  在胡滨的要求下,宫颈癌术后一周,她揣着“全休三个月”的医嘱出了院。学院各级领导和同事们一再劝她少担任一些课时,可她说什么也不同意。她说:“疾病不会因为我不上讲台而痊愈,如果我真的没命了,我更愿意让生命的最后时光在讲台上度过,一个教员不上讲台不就像战士不上训练场一样吗!”

  因惦记着住院前没有来得及批改的147篇研究生论文,出院当天,她就一步一挪地从办公室取回那厚厚的一摞论文。从家里到办公楼也就300米距离,由于身子虚弱,她竟然走了近20分钟,平日里从不在意的34级台阶,此刻每迈一级都像攀岩一样艰难。一进教研室,胡滨再也忍不住夺眶的泪水——承受过生与死的磨难,她感到真的又见到阳光了!

  那是一段与病痛拔河的时光。白天,胡滨半躺着逐篇逐句地批阅。晚上,让女儿帮着登记分数,终于赶在暑假前将论文批改完了。看着胡滨累得直不起腰,女儿心疼地说:“妈妈,你还要不要命了?”胡滨笑了笑,说:“如果不让妈妈教书了,也许妈妈真的就没命了。”

  2005年6月的一天早上,胡滨正准备去上课,由于药物反应,猛然间脑袋像炸开了一样,锥心般的痛。这时离上课不到半个小时,临时找人代课又来不及,只好强撑着走进教室。课上到一半,一阵眩晕,胡滨差点跌倒在讲台上,学员们赶紧把她送回家里。这是胡滨从教21年来,第一次从课堂上中途退出。

  这一切都被学员们记在心里。几天后,胡滨又给这个学员队上课。当她提前走进课堂时,投影仪里意外地播放起一段录像。细一看,全是胡滨平时上课的镜头。就在这时,伴着优美的旋律,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更多的人随即加入合唱。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响,137名学员的歌声和着泪光汇成了一片发自心底的呼唤。胡滨说:“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只有和学员们在一起,我才能真正忘掉身上的疾病,只有站在三尺讲台上,我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班主任质问她:“你教了10年大学物理,怎么连自己孩子的物理都辅导不好?”

  “人有家财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胡滨最爱引用的一句话。为了这个朴素的理想,每次上讲台前,她总是把自己装扮得干净利落,满面微笑地上完每堂课。同事於星星告诉记者,即便在生病期间,胡滨也坚持练瑜珈、做美容,原来是每周一次,生病后增加到每周两次,因为她始终是一个追求完美、达观向上的人,她要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大病之后有大悟。患病后的胡滨感悟最多的是对女儿欠债太多。女儿的学习成绩过去在班里一直排在前列,对她的学习,胡滨也没少操心。自己教学转型这几年,因为太忙,没有更多的精力照看女儿,女儿成绩下滑得很厉害,其中,物理课学得最差。有一次胡滨去学校看女儿,班主任毫不客气地批评她说:“你教了10年大学物理,怎么连自己的孩子都辅导不好?”听了这话,胡滨难过得什么话也没说。

  令胡滨欣慰的是,今年“三八”节的时候,上高二的女儿意外地送给她一支蜡烛和一张贺卡,贺卡里写着:“妈妈,祝贺您成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感谢您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尽管有许多是我不曾察觉的。妈妈,请相信,我会让您放心的。”读着女儿的话,胡滨的心宽慰了许多。

  胡滨爱人也在南京一所军校工作,平时也很忙。一家人虽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却难得聚在一起。胡滨两口子都是对生活要求极简单的人,现在住的是10年前搬进来的旧房子,面积也就50多平方米;家具还是成家那阵子置办的,一台彩电也已看了20年。地方上的同学看了这个简陋的家直摇头:“胡滨啊,你的安乐窝简单得能让人掉泪。”她把这话学给爱人听,爱人笑笑说:“比比驻高山、海岛、荒原、戈壁的战友,我们生活在大都市,吃住都方便,知足啦。”

  “爱人和我都是入党多年的人,在得与失问题上,我们很少想。”胡滨说:“反正有一个道理是我们共同遵循的,那就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对得起党员的称号,不管什么时候重读入党志愿书,只要不感到心虚脸红,就是最大的获得。”

  本色、达观、坚强,这是南京政治学院副政委王秉山对胡滨的评价,说她“因为忠于使命,她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因为热爱生活,她具有战胜困难、自强不息的无畏勇气。”

  从今年3月下旬到6月上旬,胡滨先进事迹报告团先后在全军部队、机关作了20多场报告。从总政首长机关,到全军的最高艺术殿堂,从将校军官到年轻士兵,从离休干部到家属职工,多少人为她的朴实、坚忍和激情而洒下热泪。4月26日,报告团来到解放军歌剧院,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场内爆发出33次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最长的一次达到了32秒。舞蹈系一位女老师等报告会一结束就冲进休息室,紧紧抱住胡滨激动地哭泣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