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聚焦文博会·大盘点:文化的盛会 财富的盛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07:57 大众网

  历时3天的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6月18日落下帷幕,3天中,达96.5万人次的群众参与了这次盛会,600名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港澳等国内外的500多家客商参展,137个合同类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投融资总额达533亿元。

  本届文博会,是名符其实的文化的盛会,财富的盛宴。

  推动文化产业观念更新

  产业要发展,观念更新须先行。

  文博会筹备和举办的过程,就是一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鼓足干劲的过程。文博会,是山东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

  从筹备开始,省委、省政府就决定走市场化的路子,用全新的理念,办一个全新的文博会。并提出了经营文博会的新理念:把文博会当作一项事业来运做,当作一项产业来经营,将举办文博会与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结合起来,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结合起来,与山东整个文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结合起来,与打造精品力作结合起来,通过举办文博会,在全省涌现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品牌,形成丰富的文化市场资源,形成我省文化发展新优势。

  为此,本届文博会确定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办会原则,除政府给予必要政策支持、配套服务和一定启动资金外,政府不直接办展,由大众报业集团具体实施,形成了企业办展、政府办会的新模式。文博会通过冠名、协作、承办等多种形式,融集了大量所需资金。从筹备到举办,仅80多项文化活动就投入资金达7000多万元,均是市场运作,通过项目开发和形象宣传,增加了效益,实现了双赢。文博会会徽、“吉祥娃”也是市场运作的产物,确定后及时进行工商注册,拍卖其商业使用权,开发出了系列衍生文化产品。

  文博会预热和召开的过程,就是擦亮文化产业金字招牌的过程。目前,一个重视文化产业、千方百计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已经在全省上下形成。

  打造资本和资源对接平台

  文博会开始筹备以来,山东就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征集文化产业项目,梳理出有发展前景的项目1500多个,建立了《山东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在省内各重要新闻网站实现链接,并从数据库中选取273个重点项目,编辑成《山东省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册》。所有征集项目都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项目总额1100多亿元,其中过10亿元的项目30个,1亿元以上的项目260个。同时,济南等市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文化项目数据库。

  与此同时,自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决定筹办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来,短短四个月时间,山东省已注册成立各类文化企业1000多家,许多省外、国外企业及个人,纷纷前来考察了解,在山东投资发展文化产业。

  文博会期间,项目库结出了硕果,在6月17日举办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34个重点项目集体签约,签约总额达176亿元。在这些签约项目上表现出的投资数额大、科技含量高、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使我们有理由对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

  本届文博会上,文化与市场相遇,创意与资本联姻,碰撞出了财富的火花。这火花,将点燃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燎原之火。

  推动文化体制创新

  目前,我省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发展向何方”等诸多改革难题有待破解。但有一条可以肯定,无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市场取向的改革是必由之路。如何使企业、单位和个人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举办文博会,正是一次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大练兵。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敏指出:“要通过举办文博会这一有效手段,努力形成壮大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

  一台演艺节目、一次大型活动可以组建相应的文化公司,一部影视作品、一个卡通形象可以衍生相应的产业链条。本届文博会上,80多项文化活动,上百场的演出,数不清的文化产品,培育了无数商海弄潮的健儿,孕育着无数的市场主体。

  文博会吉祥娃“山东大嫚”的运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融合齐鲁文化元素、美丽大方、活泼灵动的卡通形象,一公布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和喜爱。文博会组委会及时进行工商注册,并公开拍卖其商业使用权,开发衍生文化产品,一个以“山东大嫚”为代表的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在文博会上,规模不等的参展商大多对资本有所期待。但与那种企业发展初级阶段的资金饥渴不同,许多企业对资本有着明确的要求,就是资本的介入必须对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有帮助。山东省艺术公司制作的大型舞剧《聊斋》是本届文博会的一大看点。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聊斋》等一批精品剧目的推出,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逐步整合艺术资源,推动省直乃至全省艺术院团的改革,并最终成立演艺集团。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参展商到文博会来,并不是简单地买卖几样东西那么简单,而是希望借助商业资本的管理能力、资金实力、市场意识、营销能力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水平。

  文博会的成功举办,有赖于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据有关人士透露,文博会举办成功之后,还将在此基础上组建山东文化产业集团,负责经营历届文博会,开发演艺娱乐、影视放映、旅游休闲、广告策划、文化交流等项目。也就是说,今后,要把文博会打造成山东文化的一个品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山东人民的一个盛大文化节日,机制与体制方面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还在继续。

  为期3天的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落幕了,但文博会的官方网站将继续向您推介山东文化建设成就、地方特色、著名品牌以及产业化进程和发展战略;山东省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http://db.Sdici.com.cn)中推介的诸多项目依然期待着您的关注;下一届的文博会还将如期举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博会,以及由它掀起的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并未落幕。

  让我们相约下届文博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