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送我们去西藏(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09:24 解放日报 | |||||||||||||
“除了天堂,我不知道哪里还有更美的地方?” 昨晚,当一位刚从西藏回来的荷兰朋友激动地形容时,我俩笑了。因为我们已经去过西藏,而且与绝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我们是坐火车去拉萨的。
莽莽苍苍的崇山峻岭,湛蓝湛蓝的高原圣湖,袅袅升起的朵朵白云,还有那呼吸中都带有甘甜的藏北草原。诗人说,关于西藏的一切,你必须亲眼看,用心听。 值得珍藏在记忆中的 5月 15日。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 7月 1日即将开通之前,《解放日报》“天路先睹”报道组背上了厚厚行囊,有幸跟随上海铁路局进藏列车的最后一次试车,启程前往西藏。 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我们见证了一份奇迹,也留住了一段精彩。 抓住机会 对于西藏,对于青藏铁路,我们有自己的骄傲。“明年 7月,上海人坐火车去拉萨”———去年 10月 19日,本报是第一个把这一消息传递到申城大街小巷的媒体。 仅仅过了 7个月,我们坐上了前往拉萨的列车。 4月底的一天,当我们征询有没有可能搭乘试车前往拉萨时,得到的回答令我们感觉与这条“天路”真的有缘。因为上海铁路局一共才开行三趟试车,第一趟已经从拉萨回沪,第二趟也已出发,只剩下最后一趟将在两周后启程。幸亏赶上了这最后一趟试车,否则,我们只能遗憾地与“天路先睹”擦肩而过了。 由于青藏铁路沿途还在建设,试车没有准确班点。经过反反复复,试车启程时间最终确定了: 5月 15日凌晨。 半夜启程 5月 14日晚上,上海铁路局大院热闹异常,原本以为试车不会有太多人去,没想到铁路局各科室、职能部门都挑选了精兵强将,分工明确地参加试车,有的负责监测车辆,有的负责训练列车员,有的管后勤,有的则专门对随车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控”,采集数据。浩浩荡荡两百多人挤满了铁路大院。 “晚饭吃得饱点,等到了高原,想吃也吃不下了。”摄影记者张海峰是我们报道组中唯一去过西藏的人,他说的话你至少不能不听。 接近零点的时候,我们开始分批坐车前往铁路上海站。仅仅只有几分钟的路程,我们就看到了此行的真正主角———特为青藏铁路打造的庞巴迪列车。从外表看,这车并没有什么神奇。我们很纳闷,这样的车能承担高原重负吗?答案是肯定的,而谜底当然是慢慢解开的。 5月 15日凌晨零点 35分,随着一声汽笛,刚刚还充满说笑声的车厢突然安静下来。我们翻开笔记本,看看事先记下的一组数字: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 4000米以上地段达 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 5072米。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 1142公里。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 550公里。 海拔 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海拔 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全长 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海拔 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全长 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铁轮滑动——— 美丽西藏,我们来了! 汽笛长鸣——— 神秘西藏,我们来了!
见习记者 王志彦 本报记者 陆绮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