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横沥镇政府奖励考上清华北大者50万引争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0:57 信息时报 | |||||||||
广东东莞“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奖50万”惹强烈争议 有人认为能给考生更大的动力,也有人认为用奖金来鼓励考生考出好成绩有违教育目的 时报记者 徐超萍
日前,东莞市横沥镇政府出台“奖教奖学”方案,对在高考、中考及小学毕业会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重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横沥中学就读并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将获得50万元重奖,这个“重奖”一出就引起了各方不同言论。 镇政府初衷 为营造“尊师重教”风气 根据该镇的“奖教奖学”方案,将对该镇户籍并在当地中学就读参加高考的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奖50万;被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录取的每人奖5万;获东莞市单科状元每人奖3万;获市总分状元每人奖10万;被其它重点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分别奖1万元和3000元。 据该镇镇政府副书记陈细钿介绍,这个奖励措施是今年才开始实施的,在2003年曾有该镇考生考上北大,只是那时是在东莞某中学参加高考考取的。今年设置的这个奖励,是针对该镇户籍且在当地中学的考生而设的,今年该镇户籍并在当地中学就读的高三考生有85名。 对于网友对奖励费用提出的疑问,横沥镇政府分管教育的何善通说,奖励的费用是由政府和镇属企业共同承担,其中企业负责大部分,这个奖励政策是经过镇人大讨论批准通过的,目的是为了在该镇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崇尚文明”的风气。 观点交锋 赞成 对学生有一定激励作用 东莞市理工学院宣传部副部长肖锦全认为:这对促进当地学生更努力学习有一定“诱惑力”,但不会影响学生填报志愿,因为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都是根据自己实力,理性对待,因此也就不存在“误导”一说。他同时指出,这个“诱惑”的范围是有限的,实际上仅对平时成绩优秀的考生而言。 对于一些网友提到的“用50万的钱砸在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身上不值得”,质疑“受重奖大学生就一定能顺利毕业?毕业后不回家乡或者出国了呢?”他认为那是另外的问题了,不能放在一起讨论,奖励是对好成绩的肯定、奖赏,而能否顺利毕业或学成不回家乡那则是培育后的事情了。 可以留住优质生源 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校长俞宗友认为,该奖励政策的出台估计能为当地留住更多优质的本地生源,因为各镇区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都会为更好的环境而转学到城区的中学读书。另外,在奖励措施中,还有“横沥户籍并在小学毕业会考中总分在280分以上、愿意入读横沥中学的学生奖励2000元,总分在270分~280分之间入读横沥中学的学生奖励1000元”这些说明该镇的奖励政策也有从留住优质生源方面考虑。 能引起人们对教育的重视 东莞市育华职业培训学校副校长曹瑞华认为,这个奖励可以鼓励学生更努力地读书,并也能促进教育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俞宗友也指出,珠三角经济发达,市场经济导致人们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更为重视经商,因此也更注重短期、实用的东西,因而忽略了教育,而此次的重金奖励,至少能引起当地人们对教育的重视。 反对 对素质教育培养没好处 对于50万元的重奖,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刘善仕教授认为,这只是地方政府行为,只是个别现象,没有代表性,而且是不明智的做法。 他指出,学生选择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再根据所选择的专业来选择学校,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政府重奖考生,考取某某重点大学奖励多少万元等,也会对学生有一个误导作用,况且并不是每个专业都是清华、北大的最好,也并不是每一个考生都适合读清华、北大。 另外,“惟分数论、惟名校论”对学生素质教育没有好处。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趋势:只看到分数,只认名校。如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境外学生时,分数就不是唯一录取标准,还有如世界著名大学哈佛大学也曾拒绝过考满分的学生,因为那个学生除分数之外拿不出自己其他方面也同样优秀的任何证明。 刘善仕认为,社会更需要有用的人才,而高分名校论这个社会指挥棒的单一也是与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但他相信这种现象不会蔓延,因为现在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对价值的取舍都越来越全面、科学,目光也更为长远,在教育的发展路子上,他相信人们会更重视全面的素质,而非简单的阿拉伯数字所代表的东西。 另外他又认为政府要是把奖励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教育,会更有意义,如扶持中专、职业教育等,这才是对教育长期性地投资,而不只是短期的政绩。 会产生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东莞市理工学院宣传部副部长肖锦全认为,这会产生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因为重奖只是集中在少数的优秀学生身上。不过辨证的观点也告诉我们,要完全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地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必然会影响对教育投入的分配,经济发达一点的地区,加大对高考成绩优秀考生的奖励是无可厚非的。 业界建议 重奖学生不如重奖老师 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校长俞宗友对记者说:“很遗憾我只看到政策对学生的奖励,而却没有提及对老师的奖励。” 拥有多年教育经验的他认为,教育质量要上去,靠一两个尖子生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关注更多的学生群体,这就要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清华、北大生。没有教师队伍这个强大后盾,是很难达成目标的。当前的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大批能发展当地经济的人才,而非只是一两个高才生。如果让他这个民办校长来做决策,他认为只奖给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4年的教育费用也就足够了,但他却会重奖教育团队、奖励学校。如东方明珠学校在2003年给考取北大的学生只奖励了3万元,而同样也会奖励高三毕业班的老师,如今年就拨出10万奖励给毕业班老师,这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考取更多更好的大学。 网友酷评 正方 ylg111:我绝对支持该镇的做法!!有人认为这做法是把教育商业化,还反驳该镇“你把教育当成什么了……是一种愚蠢的做法”等等。其实,这些人应该转变转变观念,要知道,古往今来,只要竞争才有发展,只有鼓励才有进步,是一个很简单道理。当今世界哪个领域没有“重奖能人”?获得国家科技奖,国家不也是重奖吗? 该镇的做法并没有因为“重奖”而忽略了“提高师资素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办学水平”,而只是把“重奖”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已。为何不行? 从实际出发,重奖必出成效!!! 熊猫贝贝:重视教育和人才,没有什么不对的。 人民网观点频道网友徐林林:平心而论,考上北大清华也好,其他高等院校也罢,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毕竟能够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于国于民于己都大有好处。因此,地方政府对高考中的胜出者给予适当的鼓励是完全应该的。 远洋:这实际上就是搞政绩工程。但如果这样的政绩工程切切实实落到实处,也无可厚非!试想,镇财政的钱奖励到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是某种形式的还利于民,总比挥霍在其它地方好吧! 反方 221.203.152.:教育的耻辱!现在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清风: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人们越来越少关心教育对一个学生应有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一味只看重升学率,最终肯定会加剧了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 狐思难想:典型的爆发户形象,钱没地方去了,就不能用其它方式来奖励吗? 无名:考取清华北大就一定能顺利毕业了?清华北大毕业后就一定是有用人才了?学成后要是出国或根本就不回家乡为家乡经济做贡献了呢? linw:不如将这些钱资助镇里贫困的学生,或者成立镇助学基金会。基层的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基础教育的普及而非几个尖子生。 观点频道网友xin:按理,动用这么大一笔公共资金,事先应该编制财政预算交当地人大审议通过,否则,镇政府就有违规行政之嫌。就算在资金使用程序上不存在问题,如此“重奖”在公平性上也令人生疑。众所周知,政府钱袋里的每一个子儿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 凭什么没考上大学的纳税人的子女就得不到政府的所谓奖励?这不仅违反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必须恪守的平等、公正原则,同时也是对高考落榜生的一种公开的歧视。 实心水萝卜:俺是这么看的,他们镇里没有贫困学生了吗?没有更需要这笔钱的人了吗?镇政府对所有的弱势群体都这么热心关注吗?有这笔钱做动力就真能多出几个名牌大学生吗?如果以上问题都是否定的,那俺很难将镇政府的这种做法和做秀、出风头捞政绩分开来。 (注:网友评论不代表本报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