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名师坐堂问诊 全面分析中考七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3:58 现代快报

  数学:注重基础关注能力

  2006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既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对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状况的考查。试卷难易适中。

  一、注重基础,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

  数学试题遵循“课标”的基本理念,关注“课标”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许多试题源于课本,改编于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和复习题,这类试题所占分值超过三分之一。

  二、关注对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状况的考查,反映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导向

  试卷十分关注对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状况的考查。在运算能力考查方面,突出考查了学生对运算的意义、法则、公式的理解,并尝试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在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考查方面,突出考查了对数学材料的理解、接收及加工处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考查方面,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加强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考查,试卷中设计了停车场收费问题、农作物需水量问题、西瓜销售问题、船舶航行问题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学生感受“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在学生学习能力考查方面,在第25题、27题、28题中,尝试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变式认识能力、在新情境中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利用所得信息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英语:强调语境突出交际

  英语试卷严格按照南京市2006年《中考说明》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同时也从南京市教学实际出发,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求考生能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试题的选材做到了紧扣课本,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素材和试题形式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语言能力。如听力部分采用了学生熟悉的图片,要求学生听后选择。阅读理解部分也采用了形式丰富的与生活相关的语言素材和话题,包括日常的投诉信,学生们喜欢的巧克力等。

  试卷的一个亮点就是重视基础,强调语境,突出交际功能。大部分题目要求考生结合特定的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同时,试卷特别着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考查。

  试题对今后英语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不偏不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基础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的操练,努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要加强阅读训练,强化语篇意识,始终将语篇教学贯穿于平时的课文教学和阅读理解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从篇章整体入手概括语篇意义的能力,培养其预测下文,推断隐含意义,筛选信息等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阅读方法。

  物理:渗透理念推进课改

  物理试卷体现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试题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突出基础知识,强调理解应用

  试题对“双基”的考查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第3题对光的三种现象的了解;第6题对物理学中做功概念的理解;第10题区分不同情况下能量转化等。

  二、突出教育功能,强调人文素养

  第18题以不久前在南京市国展中心展出的可再生能源产品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可再生能源及开发前景的认识;第33题通过乘公交车时的语音提示“车辆启动,请您抓好扶手”,一方面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公民的人文关怀。

  三、突出生活物理,强调联系实际

  试题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如第32题以学生在寒冷的冬天经常在玻璃上观察到的“冰花”为背景,要求学生解释它形成的原因;第19题以大象为背景,考查了固体压强的有关知识。

  四、突出细节处理,强调实验过程

  如第30题通过展现两位学生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过程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细节,而这些细节又是决定实验结果正确与否的重要方面。解答这类试题仅仅靠记住实验结论是远远不够的。

  五、突出研究方法,强调能力培养

  如第20题对实验过程测多组数据目的的理解;第31题对“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分类法”和“转化法”的理解等等,试题中摈弃了对方法名称的机械记忆,而是将这些方法渗透在一定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对方法的理解。

  化学:注重应用突出探究

  试卷题量、总体难度适宜,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都比较好,考生答题有充足的思考时间。

  1.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实验探究

  化学课程的特点要求注重实验和科学探究。要求考生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推测,会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正确的结论。如第27题,以学生建立家庭小实验室为背景,将物质的分类、实验的设计、定量的计算等结合起来,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2.题目新颖,强化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全卷29道试题几乎都是根据教材主干知识原创的新题,这有利于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引导教学重视课本。试卷从整体构思到每一道试题都注意将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进行整合,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及科学探究五个主题进行全面考查。初中化学重点概念和原理、重要物质、化学用语、基本实验和计算技能等核心内容的覆盖率达到100%,并将基础知识的考查整合在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强化对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查。试题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中的单分子自旋态控制、电脑硬盘表面磁性材料、秸秆燃烧问题、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应用、豆腐中的营养物质、课堂演示实验的改进等实际问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特征与类型、重点物质的性质、化学式与化合价、空气的组成及污染防治、燃烧原理、人体健康与元素和营养素的关系、常见酸碱盐的性质以及化学计算等重点知识和技能。

  3.联系学生生活,体现人文性和教育性

  全卷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在90%以上。试卷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热点问题为素材设置问题,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学习化学,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分析、理解和解决生产、生活、科技、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政治:植根生活关注成长

  试题依据学生的实际,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强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归纳运用,尤其是综合运用能力;试题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阅读试卷与解答试题的过程中也接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一、联系生活实践,发挥德育功能

  试题选取了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现象,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辩,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例如53题通过一对母女在购买冰箱中出现的矛盾冲突:有氟与无氟、节俭与浪费,引导学生去辩证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因节俭而破坏环境,这有利于青少年明确个人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利益为主,履行环保义务,这既是公民的道德责任,又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二、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是所有教学的宗旨,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意义更为重要。例如54题就教育和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统一,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试题还通过大量的事实材料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如55题通过介绍我国“十五”期间的发展,引导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依据课标教材,注重能力培养

  试题凸显课改理念,立足基础,贴近教材,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感悟、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53题通过设置一对母女在购买冰箱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环境保护和艰苦奋斗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去辨证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57题通过展现数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科教兴国和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思考和认识科教兴国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懂得改革开放与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历史:贴近时代关注人文

  历史中考试卷,学生做下来感觉很轻松,题目难度不大但贴近生活,容易却容易得有意思。充分体现了开卷考查的特色。整张试卷联系生活,贴近时代,关注人文。试卷主要考查了初三学生当年所学习的世界历史内容,世界现代史占的分值超过一半,体现了“厚今薄古”、注重现实的特点。

  在有限的试题和分值内,关注主干知识和重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卷所涉及到的重大现实问题有: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兴技术的兴起及其对我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苏联的解体与冷战的结束、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欧洲联盟的成立、中东问题与巴以冲突、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对这些知识的考查形式活泼,图文并茂,文字浅显而生活化。这样的考查不需要学生机械记忆大量的枯燥的知识点,在不加重学生记忆负担的情况下达到历史考查的目的。

  2006年中考历史试题对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以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规范教学;2、运用联系和比较等方法,对知识进行专题综合,形成结构化和程序化的知识网络。历史知识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知识体系。不能把知识看作是散落一地的零散的珠子,而要用一根根红线把它们串起来,形成知识链,再织成知识网,这就是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运用联系的观点,把历史知识程序化、结构化、专题化、主题化。

  3、关注社会现实,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历史考查采用开卷形式,会更贴近时代和生活,因此我们要关注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把历史学活。

  语文:书香满卷意味悠长

  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既吸收了南京市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又兼顾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试卷文化气息浓厚,意味悠长,体现出一个文化古都的深厚底蕴。

  一、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可读性。

  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既紧扣教材要求,又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读来十分亲切。例如,“爱我南京”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把语文与生活变成水乳交融的关系。试题巧妙地设置了生活情境,以“魅力南京”、“人文南京”、“青春南京”和“书香南京”组成四个专题,要求以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共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选材意蕴丰富,具有人文性。

  今年的语文卷不仅可读,而且耐读。陶渊明《饮酒》的初步鉴赏,《岳阳楼记》《资治通鉴》选段的比较阅读,选择的都是经典名篇名段,《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它从我国浩瀚的诗歌海洋中选择了记载春天信息的优美诗句,探索我国春天气候的特征,将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融为一炉。《宛如英雄》则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为情感触发点,截取课堂中一个小小的片段,描写了一位平凡的音乐老师令人难忘的形象,音乐与人物命运的交织,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三、注重能力发展,具有层次性。

  试卷第一题考查考生的古诗词积累,考查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篇目中的一些常见常用的古诗文名句,而考查的方式有记忆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和运用性默写这三个层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更是把语文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结合起来,使考生在生动活泼中循序渐进。文言文阅读使考生能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课外问题。说明文的阅读,从内容的理解、语言的分析、写法的揣摩,延伸到古诗的探究,能力层次十分清晰。记叙文的阅读,从老师形象和音乐形象的把握、语言的品味、写作特色的赏析,延伸到与课内联系、与生活联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今年的作文题是命题作文《其实很简单》。这一题目,通俗易懂,没有审题障碍,考生可以从不同方面思考,用不同文体写作,容易入手,能更好地发挥考生的写作水平。

  四、稳中有变,具有导向性。

  在阅读板块,试题在总分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课内古诗鉴赏,减少了一篇课外现代文阅读。这样调整的好处有三:一是相对减少了试题的阅读量,使考生能够有较多时间用于写作;二是有利于考生发挥,初中课本中有大量的古诗词,学生反复诵读,下了很多功夫;三是有利于初高中教学衔接,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在题目的设置上,更多地考虑读懂文章,读透文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