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就业假接收”形成利益怪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6:40 扬子晚报

  6月底,是各高校给应届毕业生定下的一道死限。此后,仍未签约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将被视为“未就业”,档案将由学校转至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保管。因为档案事关“宝贵的干部身份”,又关乎“医疗、失业、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障,一些实在找不到单位的毕业生只好抓紧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找挂靠单位做假接收,于是就形成假接受的利益怪圈。

  现状 班主任动员假接收 半数同窗集体就业

  挤上汽车,柳冬前往北京宣武区槐柏树街的北京电子信息人才服务中心,每年6月他都要去那里交存档费。每个月他还要去北京银行存入300元上三险的钱,对于这个失业已半年的年轻人来说,300元几乎是他大半个月的生活开销。

  “我怎么也搞不明白,我没有工作,为什么还要交失业保险的钱。”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要档案离开学校,存进人才中心,“那么国家就认为你就业了”。

  柳冬的蹊跷故事还得从两年前那个春天讲起。“找到工作但工作单位不签三方协议的同学,学校可以帮助找挂靠单位;没找到工作的,学校也可以帮忙做假接收”,班主任杨老师在班会上对全班同学说。

  6月18日上午9点,是自动化学院的挂靠专场,仍没找到签约单位的柳冬来到学校,毕分办已经排起了长龙,办手续的过程很简单,盖个章就行。柳冬发现,全班30个同学,近一半到学校办理了挂靠。就这样,一天时间内,他们学院没有就业的学生在学校的“帮助”下非常整齐地实现了一次“集体就业”。

  在柳冬的三方协议书上,用人单位一栏填写的是:北京瑞普电子集团。上网一查,“北京瑞普电子集团是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控股公司直属企业。与北京瑞普电子集团签订三方协议,但档案却放在北京电子信息人才服务中心,柳冬随后发现,所挂靠的这家公司与人才中心都隶属于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控股公司。

  探究 办挂靠:政策性的“闷声”大发财

  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假接收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在北京,国家对很多高新科技企业在政策上进行扶持,这些企业向人事局申请进京指标也相对容易些,其中就有些“管理灵活”的企业利用这种优势办理假接收,为应届毕业生解决户口。为一个毕业生解决北京户口收费在3万至5万元不等,少数企业每年仅以此就可入账近百万元。而挂靠在企业里的毕业生只是个空名。北京市一些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主要是一些研究所,也有卖掉进京指标的情况,但这类单位管理相对严格,所谓办挂靠“卖户口”的规模不大,价格也相对低些,约在5000到10000元。

  存档费:流水小财积少成多

  用人单位与人才中心进行合作,积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挂靠,条件是这些学生的档案必须存在指定的人才中心。按一个学生一年收240元存档费计算,柳冬他们学校每年应届毕业生有9000人左右,只要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在类似人才中心办理手续交费,则能为这些人才中心每年带来40多万元的收入。记者上周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打电话到柳冬存档的人才中心,问能否将档案存到这里,接电话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说“你只要来就行了,挂靠单位都是我们集团的下属单位,绝对没问题。”

  病根 干部身份:花钱保住“金字招牌”

  “其实我办假接收主要为了干部身份”,柳冬一语道破。

  国家规定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必须在同一地点存放一年后,确认了干部身份,然后才能自由调动,这就给了人才公司盈利的机会。“北京生源如果不签三方协议,毕业后档案就会转到北京市高校就业中心,档案在那里存两年后,就会打回街道或原籍,干部身份就变成了工人身份。”对于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的区别,北京市人事局的工作人员说:“主要看毕业生在什么性质单位就业,如果是在私企工作,那影响就很小。但如果是在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影响就会比较大,比如工资的结构等,区别比较大。而且,大学生毕业以后如果换工作,没有干部身份,对工作单位之间的衔接也会有影响。”

  就业率:高校的生存指数

  “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97%,2004年是98%,2005年是97%”,打开柳冬所在高校自动化学院的网页,就业率如一面旗帜摆在醒目位置。

  当记者向学院就业负责人杨老师质疑数据的真实性时,杨称:就业率高是因为学院工作做得扎实,所公布的就业率都是实实在在的。

  而柳冬的同学对此却是另一种看法:“我们班当时只要是没签三方协议的同学都到校办了挂靠手续。据我所知,有几个同学半年之后还在家呆着呢,但从协议书上看,全班同学都找到了正式工作,我们班的就业率报上去是100%。”

  就业率关系重大,不仅影响到新生的招收规模、重点学科的建设,还关乎学校的声誉。

  在《教育部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

  要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议高校设置的主要依据和参数;

  凡就业率低的学校,一般不得评为优秀;

  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得好的学校,适当核拨经费等。

  柳冬就读过的大学头顶“高就业率”的光环,欢天喜地地去迎接新生入校;用人单位享受着“假接收”的免费午餐;人才中心靠那“存档费”的散碎银两过着心态平和的好日子;而柳冬一直在为这个“干部身份”买单,至今这个“金字招牌”还没给他带来一点实惠。

  “毕业两年了,还不知道,真接收我的单位在哪里?”柳冬展望未来,一脸忧郁。

  (柳冬为受访者化名)(据北京晚报)

  

“就业假接收”形成利益怪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